-
公开(公告)号:CN115992280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210935487.7
申请日:2022-08-04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 山东省林草种质资源中心(山东省药乡林场)
IPC: C12Q1/6895 , C12Q1/686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林木分子辅助育种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杨属间不同派系关系辅助鉴定方法及可使用的鉴定试剂盒,可对不同杨属派系种间与进化过程中相对保守性基因EXPA1的克隆,比对分析派系间的序列变异规律,并通过派系间的序列特征分析,筛选得到白杨派特异分子标记,以及用于区分杨属五大派系间的特异引物对PtA2F/PtA2R,研发出能够鉴别白杨派杨树的方法及鉴定试剂盒,利用试剂盒及鉴别方法,能鉴定白杨派杨树树种(特异扩增条带为368bp),能用于杨属间派系的鉴定、亲缘关系分析及进化路程分析等,并为杨树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品种遗传改良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有效鉴定五莲杨属于白杨派的分类地位,具有高灵敏性、特异性以及直观、简洁、准确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976248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210935916.0
申请日:2022-08-04
Applicant: 山东省林草种质资源中心(山东省药乡林场) ,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06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林木分子辅助育种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特有鉴别胡杨派植物方法及使用试剂盒,可对不同杨属派系种间与进化过程中相对保守性基因EXPA1的克隆,比对分析派系间的序列变异规律,并通过派系间的序列特征分析,筛选得到胡杨派特异分子标记,以及用于区分杨属五大派系树种间的特有鉴别胡杨派树种的方法及鉴定试剂盒,利用本方案试剂盒及鉴别方法,可以鉴定胡杨派树种(特异扩增条带为456bp),可以用于杨属间派系的鉴定、亲缘关系分析及进化路程分析等,并为杨树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品种遗传改良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还可有效鉴定五莲杨不属于胡杨派树种,具有高灵敏性、特异性以及直观、简洁、准确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992280A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210935487.7
申请日:2022-08-04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 山东省林草种质资源中心(山东省药乡林场)
IPC: C12Q1/6895 , C12Q1/686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林木分子辅助育种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杨属间不同派系关系辅助鉴定方法及可使用的鉴定试剂盒,可对不同杨属派系种间与进化过程中相对保守性基因EXPA1的克隆,比对分析派系间的序列变异规律,并通过派系间的序列特征分析,筛选得到白杨派特异分子标记,以及用于区分杨属五大派系间的特异引物对PtA2F/PtA2R,研发出能够鉴别白杨派杨树的方法及鉴定试剂盒,利用试剂盒及鉴别方法,能鉴定白杨派杨树树种(特异扩增条带为368bp),能用于杨属间派系的鉴定、亲缘关系分析及进化路程分析等,并为杨树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品种遗传改良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有效鉴定五莲杨属于白杨派的分类地位,具有高灵敏性、特异性以及直观、简洁、准确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976248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0935916.0
申请日:2022-08-04
Applicant: 山东省林草种质资源中心(山东省药乡林场) ,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06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林木分子辅助育种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特有鉴别胡杨派植物方法及使用试剂盒,可对不同杨属派系种间与进化过程中相对保守性基因EXPA1的克隆,比对分析派系间的序列变异规律,并通过派系间的序列特征分析,筛选得到胡杨派特异分子标记,以及用于区分杨属五大派系树种间的特有鉴别胡杨派树种的方法及鉴定试剂盒,利用本方案试剂盒及鉴别方法,可以鉴定胡杨派树种(特异扩增条带为456bp),可以用于杨属间派系的鉴定、亲缘关系分析及进化路程分析等,并为杨树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品种遗传改良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还可有效鉴定五莲杨不属于胡杨派树种,具有高灵敏性、特异性以及直观、简洁、准确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790444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974244.9
申请日:2023-08-04
Applicant: 山东省林草种质资源中心(山东省药乡林场) , 鲁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玉米根瘤菌NF11及其应用,其分类命名为玉米根瘤菌Rhizobium zeae,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7776,保藏时间为2023年07月03日,保藏地址为中国北京。本发明所提供的根瘤菌NF11为分离自楸树组培苗的内生细菌,对楸树组培苗及楸树盆栽实生苗具有促生的积极效果,可作为专用活菌制剂用于楸树幼苗扩培。
-
公开(公告)号:CN115096405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628108.X
申请日:2022-06-06
Applicant: 山东省林草种质资源中心(山东省药乡林场)
IPC: G01F23/29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库圃生态环境终端监测系统,包括雨量监测装置、发电系统、蓄电池和无线通讯模块,所述发电系统包括太阳能板和雨水发电机构,所述雨量监测装置包括两端开口的测量管以及位于测量管上方的集水罩,所述集水罩的下端竖向滑接有连通管,所述测量管的中部设有将测量管分隔成上下两个测量腔的隔板,所述集水罩下端固接有朝向测量腔的超声波液位计,本发明测量腔中雨水集满后使测量管翻转,从而实现测量腔内雨水的自动倒出,并通过测量腔翻转时雨水的大量冲击实现雨水发电,并配合太阳能板实现各种天气的发电操作,从而实现各用电部件的供电,本发明可以实现终端检测系统的全天候无人值守。
-
公开(公告)号:CN11969919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164240.3
申请日:2025-02-14
Applicant: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 山东科力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山东省林草种质资源中心(山东省药乡林场) , 青州市人民政府益都街道办事处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北美鹅掌楸离体诱导丛生芽及再生苗的方法。本发明首先将鹅掌楸嫩枝切取3‑4cm包含顶芽或腋芽的植物材料,消毒并去除植物内生菌,再将顶芽或腋芽部分切取0.5‑1cm作为外植体,然后置于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上诱导培养30天左右,再将诱导出的丛生芽切下置于伸长培养基上培养;当芽伸长为2‑3cm的无根苗时,将其转移至生根培养基上进行生根诱导,在生根培养基中培养至40天左右可以生根。本发明利用顶芽和腋芽作为外植体,并有效控制内生菌生长,筛选出丛生芽诱导培养基、芽伸长培养基以及生根培养基,建立离体再生体系,为鹅掌楸类植物的繁殖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4563545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210196363.1
申请日:2022-03-01
Applicant: 山东省林草种质资源中心(山东省药乡林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库圃生态环境监测装置及系统,包括检测仪,检测仪上设置有电缆,电缆的一端连接有探头,探头的壳体两侧对称开设有滑槽,且探头的内部设置有螺纹杆,螺纹杆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限位块,且螺纹杆的外表面位于限位块的一侧螺纹套接有移动块,移动块的外表面两侧分别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一端均活动连接有桨杆,桨杆与限位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弹性杆,检测仪的壳体内部设置有气囊,当检测仪失误落水时,保护模块通过相应的弹射机构和充气机构将气囊弹出并迅速充气,使得气囊可以将检测仪漂浮在水面上,方便工作人员及时打捞,进而降低了检测仪损坏的可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83810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634558.5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山东省林草种质资源中心(山东省药乡林场)
IPC: A01G2/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葛枣猕猴桃硬枝扦插繁育方法,涉及无性繁殖育苗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1)采集1~2年生枝条,修剪枝梢;(2)剪成10cm、具有2个以上芽点的插穗,插穗上口平下口斜,浸泡于多菌灵中杀菌处理;(3)选择草炭混合珍珠岩作为扦插基质,装入穴盘后消毒;(4)制备生根剂,处理步骤(2)的插穗,插入穴盘基质中,固定后使用多菌灵浇透,加盖透明盖;(5)扦插后置于70%遮光度条件下,新叶展出后,增加20%光照,控制温度10℃~30℃,扦插后及时补水,并结合多菌灵杀菌,扦插40d逐步打开透明盖,视情况浇水,每10d喷施叶面肥;(6)扦插60d后,移栽定植。本发明具有简化葛枣猕猴桃硬枝扦插步骤,缩短扦插繁育周期的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844850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780446.6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山东省林草种质资源中心(山东省药乡林场)
IPC: C12N15/82 , C12N15/29 , A01H5/00 , A01H6/00 , C12Q1/689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农杆菌介导的五莲杨遗传转化方法及其检测方法,所述遗传转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以成熟叶片中间部分为外植体,置于添加乙酰丁香酮的农杆菌重悬液中侵染,得到侵染样本;(2)侵染后的叶片放入共培养基中进行暗培养,共培养结束后按照“3‑3‑7‑3”方式进行不定芽筛选培养;4)将步骤(3)得到的筛选抗性芽转入生根筛选固体培养基中继续培养35d。检测方法为双筛法,抗性生根苗炼苗移栽自然光下培养30d后,分别进行DNA和RNA水平检验,确定基因的稳定性转化。本发明首次以五莲杨叶片中间部位为外植体进行农杆菌侵染的直接器官发生方式建立高效遗传转化体系,诱导五莲杨叶片产生较多数量的不定芽,提高阳性转化率和阳性植株鉴定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