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57140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17819.4
申请日:2024-12-24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15/0205 , G01N15/02 ,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壤粒度检测工艺,步骤包括:将风干土样倒在载具上,用木棒捻碎后过筛,过筛孔径为2mm,得过筛土样;将过筛土样装入土粒分散装置使其物理分散成颗粒状,得到土粒湿样;将所得土粒湿样中的水分蒸干,得土粒干样;取所得土粒干样加入激光粒度仪的样品池,设置激光粒度仪参数,测定样品中的土壤粒度。本发明不仅具有处理工序简单、方便操作的优势,而且检测效率高,整个测量过程耗时不到四小时,更关键的是能够准确测定土壤粒度,即使是酸性土壤也能够很顺利的进行粒度检测;本发明在不使用任何化学试剂的情况下,以极其简单的方案实现了土壤颗粒之间粘结力的有效破坏,保证了土壤粒度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506466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731499.6
申请日:2019-08-08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地治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地埂和植物篱的面源污染防控系统及方法,所述基于地埂和植物篱的面源污染防控方法包括:乔木和灌木通过平茬修剪;选择当地本土种的苗木、种子或移栽苗;栽后一周内,在没有降水的条件下,根据灌木和草本的种子萌发和栽植苗木情况,适时浇水;待全部成活后,根据土壤水分状况进行浇水。本发明提出的基于地埂和植物篱的优化构建模式可提高土地生产力50%以上,减少坡耕地土壤流失量50%以上,提高坡耕地降水利用率20%以上,减少面源污染量约30%,有效地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而且还可带来改良土壤和固土保肥的生态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533585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665995.7
申请日:2024-05-27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树芯样本制作工艺,步骤包括:取样,得树芯毛坯,清洗树芯毛坯,将清洗后的树芯毛坯安装在打磨装置上,并打磨树芯直到形成检测面,得到树芯初样;将所得树芯初样放置于样筒内,待树芯初样风干或烘干后得到树芯样本。本发明显著降低了制备过程中的树芯样本断裂占比,而且能够有效防止打磨过程中产生的细微颗粒到处飘散,能够有效防止树芯样本发生弯曲,还能够在不影响树芯样本检测结果的情况下更好地降低制备过程中的树芯样本断裂占比,且具有打磨过程平稳和树芯样本制备效率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18397624U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22828921.X
申请日:2022-10-26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树木处理工具领域的一种树芯样本打磨固定装置,包括底座、嵌入型隔板、固定装置和提取架,嵌入型隔板与底座可拆卸连接,固定装置与底座可拆卸连接,提取架位于固定装置上且与固定装置可拆卸连接;提取架两侧壁均设置有提取片,提取片均与提取架固定连接;嵌入型隔板上设置有若干栓孔,栓孔上均设置有螺栓,栓孔与螺栓螺纹连接;底座上设置有胶固形隔板,胶固形隔板与底座粘接;底座上还设置有若干固定凹槽;由于对树芯样本进行打磨后可能会卡合在胶固型隔板和嵌入型隔板之间,不便于取出,此时,向上抬起提取片,将提取架脱离胶固型隔板和嵌入型隔板,然后将树芯样本从矩形槽内取出即可。
-
公开(公告)号:CN209264481U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822123110.3
申请日:2018-12-17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5/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枯落物持水测定装置及测定系统,涉及枯落物持水能力测定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操作过程环节冗杂测定速度慢的技术问题。本申请的枯落物持水测定装置,包括:测试组件、支撑架、盛水盒和操作台;测试组件悬挂在盛水盒的上方,操作台上设置有盛水盒,操作台的一端设置有支撑架,测试组件设置在支撑架上。本申请能够直接通过调节支撑组件的高度实现由浸水到沥水过程的转换;测试装置包括电子秤,将悬挂式电子秤直接设置在枯落物持水测定装置中,节省了另行称重的步骤;浸泡枯落物和收集沥出水均通过盛水盒完成,减少了多余组件的设置。
-
公开(公告)号:CN210900272U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1921279724.9
申请日:2019-08-08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地治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地埂和植物篱的面源污染防控装置,地埂修建在坡地上,地埂上端开设有苗木种植区,苗木种植区栽植有乔木、灌木或草本植物组成的植物篱;地埂为土埂或石埂,土埂上部为土质地埂,下部为土质田坎,石埂上部为土质地埂,下部为干砌石质田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基于地埂和植物篱的优化构建模式可提高土地生产力50%以上,减少坡耕地土壤流失量50%以上,提高坡耕地降水利用率20%以上,减少面源污染量约30%,有效地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而且还可带来改良土壤和固土保肥的生态功能。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