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17839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608081.8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G06F30/28 , G06Q50/26 , C02F3/32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河岸带植被配置模式的确定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通过本申请所提供的方法,可以筛选出的先锋植物种和生态护岸形式,同时结合低阻流植被复合配置技术,修复沙质河岸生态环境,以岸坡为依托,建造生态护岸,在护岸上下栽植植物种形成生态河岸带构建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06869075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117360.3
申请日:2017-03-01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E02B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B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确定带植被河岸稳定性的模拟装置及方法,所述的模拟装置包括水箱、入水口和出水口,在所述水箱中铺入土壤形成带坡度的河岸,在所述带坡度的河岸上种植植被,在所述水箱侧面的顶部设置有入水口,入水管通过所述入水口接入所述水箱,在所述入水管上接有流量计,在所述水箱的底部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上设置有对应的阀门。本发明通过建立模拟装置,用来模拟随着水位上涨和下降,带植被河岸的崩塌过程,来研究水位上涨速率、水位下降速率和带植被河岸崩塌的规模和时间之间的关系,为水利研究领域提供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3674821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574289.3
申请日:2013-11-18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1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壤溅蚀测定仪器,由溅蚀环和遮挡装置组成,所述的遮挡装置安装于溅蚀环的正上方,其中:所述的溅蚀环由四个相同的直角扇环形溅蚀盘拼接而成,每个直角扇环形溅蚀盘的内径为100cm、外径为300cm,溅蚀盘上部每隔5cm的宽度设置2cm高的同心圆封闭隔断;所述的遮挡装置由四根铁丝立柱外围包裹塑料布构成,铁丝立柱上端为直径2cm的圆环,上部固定开口处的圆形铁丝圈穿过四根铁丝立柱顶端的圆环,使其成为上小下大的圆台锥体。本发明还涉及使用该土壤溅蚀测定仪器对土壤溅蚀量进行测定的方法,使用该土壤溅蚀测定仪器可以测定不同方位和溅蚀距离范围内的溅蚀量,为土壤溅蚀的方位和距离分布规律提供较为准确的实验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4662896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265047.5
申请日:2022-03-17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G06Q10/06 , G06Q50/26 , G06F16/9035 , G06F16/90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植物种筛选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通过本申请所提供的方法,首先获取各类型植物种在各实验参数下的植物参数,并根据植物参数进行综合评价,对综合评价参数进行聚类处理,将相关性的参数进行聚类,从而准确的确定出相关性的植物种作为抗旱耐涝植物种,很明显,通过该方法可以结合多种实验参数对植物种进行准确的筛选,并且筛选出的植物种具有更强的相关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342596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210075895.X
申请日:2022-01-23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壤改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河岸道砂质土壤改良的方法及应用,包括:于沙化河滩地上分别施用1kg/m2、5kg/m2、10kg/m2、15kg/m2的热水解消化污泥;采用撒施结合翻耕的方式将污泥与土壤充分混合;栽植灌木及灌草,并向灌木施用保水剂。本发明使用污泥撒施翻耕后,能够有效提高土壤含水量,土壤的持水性得到增强,同时对土壤起到了缓渗的作用。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得到了提高,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钾等的含量均有提高,提升了土壤肥力,于此同时,产生的径流水,并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污染。污泥改良有利于提升土壤的微生物多样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810105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151418.1
申请日:2019-11-21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滨海盐碱地下沉式梯级绿化带及其构建方法,包括卵石过滤区、草本植被区和木本植被区,所述的卵石过滤区、草本植被区和木本植被区依次从高至低梯级设置,所述的卵石过滤区由卵石构成,所述草本植被区由底部的第一滤层和上部的原土构成,所述木本植被区从低至高由大粒石子、双漏斗混凝土构件和第二滤层构成,所述第二滤层上铺设有原土。本发明利用下沉式绿地对雨水的汇流集中和渗透蓄积效应对盐碱地进行改良,通过滤层的双漏斗结构,有效阻缓了土壤返盐,同时保证了水分的顺利下渗和外排。在进行盐碱地改良的同时符合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506466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731499.6
申请日:2019-08-08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地治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地埂和植物篱的面源污染防控系统及方法,所述基于地埂和植物篱的面源污染防控方法包括:乔木和灌木通过平茬修剪;选择当地本土种的苗木、种子或移栽苗;栽后一周内,在没有降水的条件下,根据灌木和草本的种子萌发和栽植苗木情况,适时浇水;待全部成活后,根据土壤水分状况进行浇水。本发明提出的基于地埂和植物篱的优化构建模式可提高土地生产力50%以上,减少坡耕地土壤流失量50%以上,提高坡耕地降水利用率20%以上,减少面源污染量约30%,有效地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而且还可带来改良土壤和固土保肥的生态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638409B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210206898.2
申请日:2022-03-03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G06Q10/04 , G06Q10/0635 , G06F9/451 , G06F3/048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水土保持措施组合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通过该方法可以根据用户输入措施参数、水土保持措施以及风险参数对水土保持措施进行多项组合,并采用数学平均方法计算不同坡度、不同土壤类型、不同土地利用条件、不同水土保持措施组合模式下的减沙减洪率、植被覆盖恢复率,最终将达到目标的水土保持措施优化配置参数展示,不仅提升了输出水土保持措施优化配置参数的效率,并且也提升了水土保持措施优化配置参数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932368B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1910261790.1
申请日:2019-04-02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21/8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植被群拖曳力系数的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观察沿程水面线变化情况,确保水流平稳流经植被区;步骤2:通过高精度相机侧面拍摄获得水面线变化图像,从而确定水面线上沿程各点的水深值H(x);步骤3:根据实测水深值运用多项式函数进行拟合获取H(x);步骤4:利用所述多项式函数求解水流能坡,结合圣维南方程和柔性植被阻力计算公式,对植被水流进行受力分析,从而解出非均匀流柔性植被拖曳力系数公式。本发明通过相机拍摄水面线可以实现对沿程水面线连续变化的精确刻画,摆脱了阻力测定仪器和水位测量仪表定点测量的局限性,对变化过程描述更准确,非均匀流与均匀流条件均可描述,适用范围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09932368A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910261790.1
申请日:2019-04-02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21/8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植被群拖曳力系数的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观察沿程水面线变化情况,确保水流平稳流经植被区;步骤2:通过高精度相机侧面拍摄获得水面线变化图像,从而确定水面线上沿程各点的水深值H(x);步骤3:根据实测水深值运用多项式函数进行拟合获取H(x);步骤4:利用所述多项式函数求解水流能坡,结合圣维南方程和柔性植被阻力计算公式,对植被水流进行受力分析,从而解出非均匀流柔性植被拖曳力系数公式。本发明通过相机拍摄水面线可以实现对沿程水面线连续变化的精确刻画,摆脱了阻力测定仪器和水位测量仪表定点测量的局限性,对变化过程描述更准确,非均匀流与均匀流条件均可描述,适用范围更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