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16358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710353.X
申请日:2023-06-15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泥处理与资源化技术领域,将剩余污泥用于厌氧发酵产酸是实现污泥资源化利用、废水处理过程中碳的固定和减排的重要手段。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提升高有机质污泥厌氧发酵产酸效率的导电聚苯胺基功能填料,该填料制备原料为Fe3O4和PANI,采用模板法将Fe3O4/PANI材料包覆在环氧树脂模板上,进行热压负载成型。投加Fe3O4/PANI填料可实现污泥厌氧发酵产酸过程效率的提升,利于厌氧发酵产酸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有效提升污泥中有机碳资源化利用效率,增加了污泥厌氧发酵产酸的潜在效益。该聚苯胺基填料廉价易得,提高了剩余污泥发酵产酸的潜在应用价值,使得该技术进一步推广应用成为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573757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083090.4
申请日:2023-01-11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 北控水务(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IPC: C02F3/28 , C02F11/00 , C01B25/37 , C02F101/10 , C02F1/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废水生物处理系统中磷酸盐回收及提取产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测定待处理污废水中P的浓度;S2:向处理污废水的活性污泥生物反应系统投加Fe盐,在厌氧环境条件下所生成的FeII离子与污废水中的磷酸根离子反应,生成蓝铁石晶体;S3:从活性污泥系统底部将含蓝铁石污泥取出,按比例与重液混合均匀后离心,在底层获得分离的蓝铁石颗粒。本发明可在中性条件下,通过FeII离子与污废水中的磷酸根离子反应在污水处理的活性污泥体系原位生成蓝铁石,避免了二次污染,降低了处理成本,通过控制离心力和重液密度经重液分离可得到高纯度的蓝铁石晶体,实现了磷的高效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10902948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1911198427.6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02F9/14 , C02F101/10
Abstract: 一种强化磷去除和回收的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及处理系统,该处理工艺包括步骤:(1)生活污水首先通过格栅过滤后进入调节池;(2)然后进入反应池处理,污水依次通过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污水在反应池中流经长有丰富生物膜的固定床填料,通过微生物的吸附降解作用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通过在厌氧区加入三价铁改性的生物炭材料,在微生物作用下还原为二价铁,并与污水中磷酸盐结合形成蓝铁石结晶实现污水中P的去除和回收;(3)然后出水经过砂滤装置后外排。本发明的污水处理工艺及处理系统简化了污水处理流程,运行管理方便,降低了污水处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7325282A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710025428.5
申请日:2017-01-13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08G73/02 , C08L79/02 , C08L89/00 , C02F3/28 , C02F10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343 , C02F3/28 , C02F2101/30 , C08G73/0266 , C08L79/02 , C08L89/00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用于废水厌氧处理中促进生物产甲烷性能的材料》属于环境能源回收的应用。快速且高效地使废水中的含碳有机物通过微生物厌氧过程产生具有较高能源价值的甲烷气体是微生物厌氧处理废水技术进步的目标之一,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指向上述目标的途径。本案要点是通过分子设计的方法合成具有较高导电性、稳定性及生物亲和性的聚苯胺基导电材料并将其投加到厌氧生物处理系统中。与传统的厌氧生物处理系统相比,投加聚苯氨基导电材料的厌氧生物处理系统具有更加快速的产CH4速率且更短的水力停留时间。同时,聚苯氨基导电材料具有成本低廉,易于制备,稳定性高的优点。聚苯氨基导电材料的新功能的发现将在污水处理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037068B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310097687.4
申请日:2023-01-19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吸附CO2的富胺基生物炭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富碳生物质原料与硫酸混合进行水解反应,然后加水稀释并抽滤,得到水解糖滤液;2)将所述水解糖滤液与微藻悬浊液混合,在高压反应釜中进行水热炭化,得到水热炭;其中,所述微藻悬浊液通过微藻粉末与柠檬酸溶液混合得到;3)将所述水热炭与活化剂进行混合,然后超声活化,即得到用于吸附CO2的富胺基生物炭。本发明用于吸附CO2的富胺基生物炭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及丰富的表面含氮官能团,其原料可为不同富碳/富氮生物质,无需传统方法中复杂的高温化学处理过程,是一种环境友好的CO2吸附材料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6253433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310083303.3
申请日:2023-01-11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02F3/30 , C02F3/34 , C02F101/10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铁生物化学转化的污水高效脱氮除磷工艺及系统,包括如下步骤:S1:将FeII投入好氧MBR池;S2:将好氧MBR池反应生成的含FeIII混合液分别输入厌氧池I和厌氧池II;S3:通过进水口持续向厌氧池I通入污水与自好氧MBR池回流的含FeIII混合液混合反应形成蓝铁石结晶;S4:厌氧池I反应后的污水通入厌氧池II,与自好氧MBR池回流的含FeIII、NO2‑、NO3‑混合液反应进一步降低污水中的氮浓度并形成蓝铁石结晶;S5:将厌氧池II的出水通入好氧MBR池进一步脱氮除磷,处理后的污水经膜组件进行泥水分离后由出水口排出。该污水高效脱氮除磷系统包括厌氧池I、厌氧池II、好氧MBR池和加铁装置。本发明系统运行能耗低,具有高效稳定的脱氮除磷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142208B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011011985.X
申请日:2020-09-23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脱氮除磷活性生物载体及其应用。所述脱氮除磷活性生物载体由磁铁矿粉、硫磺粉和菱铁矿粉经成型造粒得到;科将磁铁矿粉、硫磺粉、菱铁矿粉、粘结剂和致孔剂混合,然后加入水搅拌均匀,进行成型;或者将磁铁矿粉、硫磺粉、菱铁矿粉和粘结剂混合,然后依次加入发泡剂和水,搅拌均匀,进行成型。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磁铁矿、硫磺和菱铁矿组合的同步脱氮除磷材料,所述颗粒物既作为微生物载体,又作为微生物电子供体和除磷材料,应用于微污染水的深度处理,能够强化污水厂二级处理出水深度脱氮除磷处理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142208A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11011985.X
申请日:2020-09-23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脱氮除磷活性生物载体及其应用。所述脱氮除磷活性生物载体由磁铁矿粉、硫磺粉和菱铁矿粉经成型造粒得到;科将磁铁矿粉、硫磺粉、菱铁矿粉、粘结剂和致孔剂混合,然后加入水搅拌均匀,进行成型;或者将磁铁矿粉、硫磺粉、菱铁矿粉和粘结剂混合,然后依次加入发泡剂和水,搅拌均匀,进行成型。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磁铁矿、硫磺和菱铁矿组合的同步脱氮除磷材料,所述颗粒物既作为微生物载体,又作为微生物电子供体和除磷材料,应用于微污染水的深度处理,能够强化污水厂二级处理出水深度脱氮除磷处理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7245143A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710026980.6
申请日:2017-01-15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73/0266 , B01J20/268 , C02F1/285 , C02F2101/22 , C08J9/00 , C08J237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多孔导电性聚苯胺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于废水中Cr(VI)的还原和去除,属于工业废水处理及环境功能材料领域。本发明利用细菌菌体具有一定外形、但干燥时易失水的特征,采用化学氧化方法将聚苯胺在水溶液中生长在细菌菌体表面后,在80℃条件下干燥,使得细菌菌体失水破裂形成孔隙,制备得到多孔性聚苯胺材料。该模板只释放出水来,无二次污染产生,为一种绿色模板。采用细菌为模板该材料导电性可比达到10S/cm,该材料等电点降低至pH=4.5,可同时实现对废水中Cr(VI)的还原和还原后Cr(III)的吸附。
-
公开(公告)号:CN110143667A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910293538.9
申请日:2019-04-12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02F3/28 , C02F3/32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强化低C/N河湖水体硝酸盐氮去除的生态净化系统,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连通的水量调节塘,拦污装置、释碳塘、潜流人工湿地和沉水植物塘,释碳塘内设置有可移出的释碳装置。在潜流人工湿地前设置释碳塘,充分利用农林废弃物释放碳源,可补充后续人工湿地系统异养反硝化所需的碳源,提高湿地系统对硝酸盐氮的去除效能。当碳源释放率低或停止释放时,释碳床可随时更换,并可根据来水水质进行优化设计,操作更加灵活。潜流人工湿地后面设置沉水植物塘,可进一步削减残余碳源及营养盐浓度,避免了碳源释放过高带来的二次污染问题,确保出水水质达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