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69238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36863.5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02F3/32 , C02F1/30 , B01J35/39 , B01J27/24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化菌‑藻体系处理污水固碳性能的方法,属于污水处理减污降碳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产氢型复合光催化材料作为生物载体用于菌‑藻共生体系处理污水,在保证污水处理效果的基础上,有效解决了微藻在太阳光下受到光抑制的问题,从而显著提升微藻的光能转化效率,实现菌‑藻共生体系处理污水的高效固碳,同时该方法生成的氢气还可作为能源气体进行回收,取得了多重效果。本发明有助于推进污水处理的减污降碳和资源化利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851427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140663.2
申请日:2023-02-21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 新能清林(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培养生长有超高电导率生物纳米导线的地杆菌的装置及方法。本发明装置包括罐体、至少2个液体颜色传感器、至少2个溶解氧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和搅拌桨;罐体的顶部设置一气阀,气阀通过气泵驱动;罐体的上部设置进料口,下部设置培养基出口,底部设置出料口;至少2个液体颜色传感器中,其中一个在罐体内壁于出料口上沿设置,其余在罐体内壁设置;罐体内壁由上至下设置至少2个溶解氧传感器;罐体内壁于进料口的下沿设置液位传感器;搅拌桨设置于罐体内,通过电机驱动。本发明能循环利用柠檬酸铁,通过多次添加底物,批量培养生长有超高电导率生物纳米导线的地杆菌,实现相同体积中扩增培养大量金属还原地杆菌。
-
公开(公告)号:CN113353928B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0919470.8
申请日:2021-08-11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01B32/312 , C05F15/00 , C05F1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与在餐厨垃圾处理中的应用。本发明改性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如下:(1)将活性炭原料破碎过筛,然后清水洗涤、酸洗、烘干;(2)经步骤(1)处理的所述活性炭原料依次经两次核黄素溶液中振荡浸泡、过滤、清洗后,烘干即得到改性活性炭。本发明改性活性炭应用于餐厨垃圾处理中。本发明改性活性炭在餐厨垃圾处理中能提高厌氧消化效率,同时避免餐厨垃圾厌氧消化常有的酸化现象,减少处理过程中强碱的投加,降低运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353928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919470.8
申请日:2021-08-11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01B32/312 , C05F15/00 , C05F1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与在餐厨垃圾处理中的应用。本发明改性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如下:(1)将活性炭原料破碎过筛,然后清水洗涤、酸洗、烘干;(2)经步骤(1)处理的所述活性炭原料依次经两次核黄素溶液中振荡浸泡、过滤、清洗后,烘干即得到改性活性炭。本发明改性活性炭应用于餐厨垃圾处理中。本发明改性活性炭在餐厨垃圾处理中能提高厌氧消化效率,同时避免餐厨垃圾厌氧消化常有的酸化现象,减少处理过程中强碱的投加,降低运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996453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479230.0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 清林创能(上海)技术有限公司
IPC: C25B9/19 , C25B3/03 , C25B3/26 , C25B15/08 , C12M1/107 , C12M1/42 , C12M1/04 , C12M1/00 , C12P5/02 , C12R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电化学异位还原CO2产CH4及同步纯化回收的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为一厌氧微生物反应器;厌氧微生物反应器包括溶解室、阴极室和阳极室;溶解室和阴极室之间布置隔板,阳极室与阴极室之间布置阳离子交换膜;阴极室内设有阴极电极、参比电极,阳极室内设有阳极电极,阴极电极、参比电极和阳极电极通过电化学工作站形成回路。本发明通过构建阴极室与溶解室的回流通道,提高CO2的溶解速率且维持体系中pH的稳定,保证装置的高效运行。本发明装置及方法解决了现有微生物电化学装置和方法无法获取高浓度CH4且易造成H2逸散导致能量损失的问题,实现了CH4的生产和同步纯化回收,为CO2的资源化转化提供了理论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5232741B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164260.3
申请日:2022-09-23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12M1/38 , C12M1/34 , C12M1/107 , C12M1/02 , C12M1/00 , C12P5/02 , B01D53/62 , B01D53/84 , C10L3/10 , C02F11/04 , C12R1/1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林废物资源化协同CO2固定及沼气提质的装置与方法。本发明装置包括进料装置,厌氧反应器、沼气收集装置和出水装置,所述厌氧反应器内部空间被隔板分隔成上层的产酸发酵区和下层的厌氧消化产甲烷区,所述隔板上设有气液分离阀;所述沼气收集装置包括沼气收集管、沼气收集罐和沼气循环管;所述厌氧消化产甲烷区的出水口与所述出水装置连通。本发明通过设置气液分离阀,使沼气通过气提作用进入产酸发酵区,同时阻止了产酸发酵区的料液从气液分离阀进入厌氧消化产甲烷区,沼气在产酸发酵区实现了CO2的生物固定,降低了CO2含量,即提高了沼气纯度,通过使沼气循环实现CO2的进一步固定,提高了沼气燃烧热值和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430234B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110718920.7
申请日:2021-06-28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外加电势强化厌氧微生物产中链脂肪酸的方法,为:以厌氧产酸颗粒污泥作为接种菌源,施加电势,进行链延长功能微生物的驯化与富集,在驯化完全的链延长功能微生物的作用下,外加电势,以乙酸、乙醇为底物厌氧发酵生产丁酸和己酸。本发明采用外加电势的方法生产中链脂肪酸,既缩短了反应周期,又提高了丁酸的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142208B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011011985.X
申请日:2020-09-23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脱氮除磷活性生物载体及其应用。所述脱氮除磷活性生物载体由磁铁矿粉、硫磺粉和菱铁矿粉经成型造粒得到;科将磁铁矿粉、硫磺粉、菱铁矿粉、粘结剂和致孔剂混合,然后加入水搅拌均匀,进行成型;或者将磁铁矿粉、硫磺粉、菱铁矿粉和粘结剂混合,然后依次加入发泡剂和水,搅拌均匀,进行成型。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磁铁矿、硫磺和菱铁矿组合的同步脱氮除磷材料,所述颗粒物既作为微生物载体,又作为微生物电子供体和除磷材料,应用于微污染水的深度处理,能够强化污水厂二级处理出水深度脱氮除磷处理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7662976B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1710025344.1
申请日:2017-01-13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效厌氧降解垃圾焚烧渗沥液中富里酸的方法》,通过强化反应器中生物电化学反应促进富里酸的降解,属于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厌氧生物处理领域。所述方法涉及一种高效降解富里酸的成套装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按照污泥和渗沥液体积比30%‑40%接种厌氧污泥;然后在厌氧反应器内部安置电极并施加直流电压进行处理。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方法不仅实现了渗沥液中COD的有效去除,更促进渗沥液中富里酸物质的高效降解,有利于出水的后续处理。同时该体系增产甲烷,完全可以抵消处理过程中的电能损耗,实现节能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2142208A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11011985.X
申请日:2020-09-23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脱氮除磷活性生物载体及其应用。所述脱氮除磷活性生物载体由磁铁矿粉、硫磺粉和菱铁矿粉经成型造粒得到;科将磁铁矿粉、硫磺粉、菱铁矿粉、粘结剂和致孔剂混合,然后加入水搅拌均匀,进行成型;或者将磁铁矿粉、硫磺粉、菱铁矿粉和粘结剂混合,然后依次加入发泡剂和水,搅拌均匀,进行成型。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磁铁矿、硫磺和菱铁矿组合的同步脱氮除磷材料,所述颗粒物既作为微生物载体,又作为微生物电子供体和除磷材料,应用于微污染水的深度处理,能够强化污水厂二级处理出水深度脱氮除磷处理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