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40981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433353.0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G06Q10/063 , G01N33/00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森林生态学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基于树木叶片功能性状耦合的混交林固碳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测定评价区域中的群落结构指标,确定主要树种;在评价区域中,获取各主要树种的叶片样本;测量叶片样本的理化参数计算种间异质性的显著性及累积效应值;设置不同采伐梯度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获取各区域中理化参数的评价因子,并对评价因子进行校准,最终获得评价结果。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在于:同时考虑混交林内主要树种的林分结构差异和功能性状差异,并结合采伐梯度控制实验,解决了叶片功能性状与森林固碳量耦合时未包含树种混交度和采伐处理的难题。在减少工作量的同时,提高了混交林固碳评价的精确度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940981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433353.0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G06Q10/063 , G01N33/00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森林生态学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基于树木叶片功能性状耦合的混交林固碳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测定评价区域中的群落结构指标,确定主要树种;在评价区域中,获取各主要树种的叶片样本;测量叶片样本的理化参数计算种间异质性的显著性及累积效应值;设置不同采伐梯度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获取各区域中理化参数的评价因子,并对评价因子进行校准,最终获得评价结果。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在于:同时考虑混交林内主要树种的林分结构差异和功能性状差异,并结合采伐梯度控制实验,解决了叶片功能性状与森林固碳量耦合时未包含树种混交度和采伐处理的难题。在减少工作量的同时,提高了混交林固碳评价的精确度和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