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093197B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610398717.5
申请日:2016-06-07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2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尺寸人造板弹性模量和面内剪切模量的无损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放置板材;步骤二:设定测量结果存储目录和文件名,输入板材基本参数步骤三:测量板材质量;步骤四:测量板材沿长度方向的弹性模量、沿宽度方向的弹性模量和面内剪切模量;步骤五:存储、显示测量结果。本发明方法能无损、快速、方便地同时测定大尺寸人造板的主要力学性能指标,包括沿长度方向的弹性模量、沿宽度方向的弹性模量和面内剪切模量等。与传统测试方法(小试件弯曲测量、拉伸测量等)相比,本发明的大尺寸人造板弹性模量和面内剪切模量无损检测方法,做到了无损检测,节约了时间、成本,操作简便。
-
公开(公告)号:CN108956770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722316.X
申请日:2018-07-04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29/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9/045 , G01N29/048
Abstract: 本专利发明一种用于古建筑木构件内部缺陷初步筛查的智能锤,由两部分组成:脉冲锤和信号处理盒。脉冲锤用于敲击被测木构件的表面,传感敲击力信号。信号处理盒由壳体、信号处理硬件和软件组成,信号处理硬件由信号调理器、A/D转换模块、单片机、显示屏、电池等五部分组成;主要功能是预处理、采集、分析处理敲击力信号,对敲击部位内部是否存在缺陷给出判断。本专利发明一种基于智能锤的古建筑木构件内部缺陷筛查方法,具体步骤为:(1)将智能锤调节到工作状态;(2)敲击木构件表面,测得敲击力持续时间t和比例系数R;(3)判断木构件内部缺陷情况。本发明优点及功效在于:能无损、快速判断古建筑木构件内部是否存在空洞、腐朽等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03439251A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310384601.2
申请日:2013-08-29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19/00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足尺人造板弹性模量和动态粘弹性无损检测装置,由机械结构和数据处理两部分组成:机械结构部分主要由两个底座支架、两个支撑杆、两个力传感器、一个激光传感器、前连接杆、后连接杆等组成;数据处理部分包括信号调理盒及计算机;本发明的检测方法有五大步骤:一、放置板材;二、设定测量结果存储目录和文件名,输入板材基本参数;三、测量板材质量;四、测量弹性模量和动态粘弹性;五、存储、显示测量结果。本发明能快速、方便地测定足尺人造板弹性模量、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与传统测量装置和方法相比,本发明的足尺人造板弹性模量和动态粘弹性无损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做到了无损检测,节约了时间、成本,操作简便。
-
公开(公告)号:CN102175769B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1010602090.3
申请日:2010-12-13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古建筑落叶松木构件材料力学性能非破损检测方法。它利用应力波传播技术和微钻阻力技术,通过被检测部位应力波速度v和微钻阻力值F的测定,计算获得木构件被检测部位材料弹性模量、抗弯强度和抗压强度。本发明有如下特点和效果:(1)综合应力波和微钻阻力两种测量信号,测得木构件材料力学性能;比采用单一应力波或微钻阻力信号,检测准确度高。(2)具有便携性强、操作简单等优点。(3)适于古建筑现场检测,非破损、快速得到被检测部位材料的主要力学性能指标。(4)为木结构古建筑的保护和修缮,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5)本检测方法适用其它树种的木构件材料力学性能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2175769A
公开(公告)日:2011-09-07
申请号:CN201010602090.3
申请日:2010-12-13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古建筑落叶松木构件材料力学性能非破损检测方法。它利用应力波传播技术和微钻阻力技术,通过被检测部位应力波速度v和微钻阻力值F的测定,计算获得木构件被检测部位材料弹性模量、抗弯强度和抗压强度。本发明有如下特点和效果:(1)综合应力波和微钻阻力两种测量信号,测得木构件材料力学性能;比采用单一应力波或微钻阻力信号,检测准确度高。(2)具有便携性强、操作简单等优点。(3)适于古建筑现场检测,非破损、快速得到被检测部位材料的主要力学性能指标。(4)为木结构古建筑的保护和修缮,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5)本检测方法适用其它树种的木构件材料力学性能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1487790B
公开(公告)日:2011-01-05
申请号:CN200910078417.9
申请日:2009-02-20
IPC: G01N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板类木质材料力学性能快速测量装置,由两部分组成:机械结构部分和数据处理部分,机械结构部分又分为四个部分:基础框架部分、试件装夹部分、初始加力部分、振动传感部分;数据处理部分包括信号调理盒及计算机;本发明的测量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1)精确设定初始位移值;(2)装夹试件;(3)设定测量结果存储目录和文件名,输入试件基本参数;(4)激光传感器位移输出调零;(5)测量静态MOE;(6)测量动态MOE;(7)存储、显示测量结果。本发明能快速、方便地测定薄板类木质材料的力学性能,与传统测量装置和方法相比,本发明的薄板类木质材料力学性能快速测量的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节约了时间、成本,操作简便。
-
公开(公告)号:CN116203041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118209.7
申请日:2023-02-10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21/95 , G01N21/88 , G01N21/01 , G01N25/72 , G01J5/48 , G01J5/00 , G06T7/13 , G06T7/136 , G06T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古建筑墙体木柱缺陷状况的红外无损检测方法及系统。包括:搭建墙体木柱红外检测装置,定时获取清晰的红外图像;对获得的红外热图集进行透视变换,纠正为正视投影下的红外图像集,基于中值滤波去除红外图像噪音;使用Canny算子对其灰度图像进行边缘检测,并利用自适应迭代法获得最佳阈值,进一步得到阈值突显边缘图,确定缺陷位置与缺陷程度。该系统通过主动式红外无损检测技术对墙体木柱缺陷进行检测,克服了目前无损检测手段上对墙体木柱缺陷进行有效检测的技术困难,具有便携性强、操作简单、无需接触等优点。为墙体木柱缺陷状况的无损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与系统,对古建筑无损检测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5290867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513866.7
申请日:2022-05-12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专利发明提出的一种通过对比活立木树干实际风载荷与理论风载荷检测树木健康情况的测试方法是基于一个力学模型,得到树干危险点处角度变化与树干受风载荷的关系,该力学模型仅依靠外界风力的作用,搭配本发明提出的检测装置,就能获得树干风载荷大小,无需使用其它的测量装置。该模型的特征在于:①摒弃单独考虑树冠受力而舍弃树干情况,将树木看作一个整体;②传感器所放置位置处于树木危险截面所在高度,设树木所受风力为集中载荷,等效风载荷大小为P,集中作用于距光杆顶部适当位置a处,传感器安装点距离地面的距离为K;③传感器安装定位孔距离L很小且树木较高,故树木受风吹时上下传感器所截圆柱段可近似看作一个平面。
-
公开(公告)号:CN106093197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398717.5
申请日:2016-06-07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29/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9/045 , G01N2291/02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尺寸人造板弹性模量和面内剪切模量的无损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放置板材;步骤二:设定测量结果存储目录和文件名,输入板材基本参数步骤三:测量板材质量;步骤四:测量板材沿长度方向的弹性模量、沿宽度方向的弹性模量和面内剪切模量;步骤五:存储、显示测量结果。本发明方法能无损、快速、方便地同时测定大尺寸人造板的主要力学性能指标,包括沿长度方向的弹性模量、沿宽度方向的弹性模量和面内剪切模量等。与传统测试方法(小试件弯曲测量、拉伸测量等)相比,本发明的大尺寸人造板弹性模量和面内剪切模量无损检测方法,做到了无损检测,节约了时间、成本,操作简便。
-
公开(公告)号:CN101451933B
公开(公告)日:2010-11-10
申请号:CN200810240161.2
申请日:2008-12-18
IPC: G01N3/00
Abstract: 本发明的六维加载材料力学试验机可以实现三维力和三维力矩的动、静态材料力学性能测试。基础平台上固定有六个虎克铰,活动平台上固定有六个球铰。试件被装夹在上下两个夹具上。上夹具与活动平台固定连接,随活动平台移动。下夹具固定在六维力传感器上。试件通过上下两个夹具接受载荷。活动平台的移动由六个伸缩杆带动实现。伸缩杆部件在自身伺服主机的驱动下,实现精确的轴向伸缩。六个伸缩杆的伸缩组合,实现对上夹具的各种运动驱动,进而对试件施加各种单个或组合载荷。即可以实现三维力和三维力矩动、静态的力学试件材料力学性能测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