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44637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008825.6
申请日:2025-01-03
Applicant: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 H02J3/38 , G06Q10/063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N3/0442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公开了一种光伏功率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芯片,该方法包括:获取预测时刻之前多个历史时刻的光伏功率真值;从所述多个历史时刻的光伏功率真值,提取所述光伏功率真值对应的时间特征;将所述多个历史时刻的光伏功率真值及其对应的时间特征输入至预先训练好的预测模型,执行所述预测模型,得到所述预测模型输出的所述预测时刻的光伏功率预测值和变化趋势预测值。该技术方案可以高精度地对光伏功率进行短期预测,主要用于光伏功率短期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6819151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089681.9
申请日:2023-08-28
Applicant: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低压配电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低压配电开关及供电设备,其中配电开关包括:开关模块,多个电流检测模块和计量模块,开关模块的多个输入端适于与多相供电线路对应相连,用于连接或断开多相供电线路;多个电流检测模块的输入端与开关模块的多个输出端对应相连,多个电流检测模块的输出端适于与多相供电线路对应相连,每个电流检测模块包括多个电流支路和电流检测单元,多个电流支路并联在相应电流检测模块输入端与输出端间,多个电流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每个电流支路电流得到相应相供电线路的电流检测信号;计量模块用于基于多个电流检测信号确定多相供电线路的第一电能计量数据。该配电开关能够提高电能计量功能的线性度和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967363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004894.X
申请日:2025-01-02
Applicant: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4W4/06 , H04W52/02 , H04W72/541 , H04L67/125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和电子设备,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应用于远程通信模块中的主节点,方法包括:接收主动下行帧;对于第一从节点,接收第一从节点发送的控制请求帧以及在控制响应帧中增加已置位的主动下行标志域,得到目标控制响应帧;发送目标控制响应帧至第一从节点;发送主动下行帧至第一从节点;对于第二从节点,基于第二从节点的唤醒周期、待计算唤醒周期数、伪随机数以及从节点总数,计算第二从节点的下次唤醒时间,以及基于下次唤醒时间设置唤醒定时器的定时时间;在定时时间结束的情况下,发送主动下行帧至第二从节点。本发明实施例用于解决现有远程通信模块的下行数据传输不具备主动性和实时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080188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803524.9
申请日:2022-07-07
Applicant: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9/455 , G06F16/2458 , G06Q50/06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型训练方法及软件定义终端操作系统评估方法,所述模型训练方法包括:获取第一时段的容器状态信息、终端状态信息、应用程序状态信息以及第二时段的配电设备状态信息;根据容器状态信息、终端状态信息以及应用程序状态信息获取配电终端特征信息,并根据配电设备状态信息获取配电设备特征信息;根据配电终端特征信息以及配电设备特征信息对软件定义终端操作系统评估模型进行训练,以获取目标软件定义终端操作系统评估模型。该方案解决了对配电设备管理进行评估时所需构建评估条件较复杂的问题,降低了成本并提高了评估结果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85328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004250.0
申请日:2025-01-02
Applicant: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融合终端系统及智能融合终端系统的模块接入方法,该系统包括智能融合终端;智能融合终端通过功能接口与相量测量模组和/或人工智能模组连接;智能融合终端用于识别功能接口接入的接入模组为相量测量模组或人工智能模组,并在与接入模组建立通信后,配合接入模组执行相应的功能;相量测量模组用于基于卫星同步时钟信号对智能融合终端输入的三相交流电信号进行相量测量,并将相量测量结果反馈到智能融合终端;人工智能模组用于对接收到的音视频数据进行编解码处理,并将编解码结果反馈到智能融合终端,能够实现基于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灵活的接入相量测量模组和/或人工智能模组,丰富了智能融合终端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556995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513340.4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9/4401 , G06F9/4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外设驱动加载方法、操作系统及电子设备系统,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外设驱动加载方法包括:在有外部模组接入主控设备的情况下,由主控设备获取外部模组的参数信息,并基于参数信息,判断当前操作系统中是否存在对应的外设驱动;在确定当前操作系统中不存在对应的外设驱动的情况下,建立与外部模组的通信连接;在成功建立与外部模组的通信连接的情况下,从外部模组中获取驱动文件,并在当前操作系统中注册驱动文件。可以极大程度的减少需适配各厂家外部模组驱动的问题,减少了对操作系统存储空间的占用,降低了对操作系统主控芯片资源的性能要求。提高操作系统的执行效率,提高了系统整体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501519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567248.X
申请日:2024-05-09
Applicant: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R1/28 , G01R1/02 , G01R31/00 , G01R31/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断设备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通过目标接口读取所述通断设备的设备标识信息;根据所述通断设备的设备标识信息与所述通断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根据所述通断设备的设备标识信息确定目标数据,并向所述通断设备发送所述目标数据,以使所述通断设备根据所述目标数据进行测试,其中,所述目标数据包括:初始化参数、第一参数采样指令以及第一参数校准指令,所述第一参数包括:电压、电流、有功比差以及角差中的至少一种,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提升通断设备测试效率和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231508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353257.5
申请日:2024-09-26
Applicant: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配电网的有序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获取配电台区用电负荷和充电负荷的数据,以配电台区最小负荷波动为目标,建立配电台区有序充电的目标模型;将所述目标模型转换成马尔可夫决策过程,构建面向有序充电调度的Q学习算法模型;根据所述Q学习算法模型和所述目标模型获得各充电负荷的接入策略。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降低了接入充电负荷对配电网负荷波动的影响,实现配电网负荷的削峰填谷,提升了配电网运行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99687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512863.7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R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配电台区电能质量监测设备的检定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基于所获取的信号参数信息确定最优调制频率,基于最优调制频率生成预设时长间隔内用于电能质量检定的10周波和150周波分别对应的标准特征值序列,获取EUT实际输出的10周波实测值序列,以及150周波实测值序列,确定10周波实测值序列,以及150周波实测值序列分别对应的实际特征值序列;基于标准特征值序列和实际特征值序列确定检定结果。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确定出最优调制频率,基于最优调制频率生成对应的标准特征值序列,并基于标准特征值序列和实际特征值序列确定检定结果,能够检定出采样值是否遗漏或者重用以及10周波值是否遗漏或者重用,提升检定的准确度和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914001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303089.2
申请日:2024-03-18
Applicant: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电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力系统、故障研判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系统包括:配电云平台、智能融合终端、智能开关和端侧新能源设备。智能开关通过数据预处理模型对端侧新能源设备的采集数据进行预处理,通过将预处理后的数据上传给智能融合终端,以使得通过轻量级故障研判模型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第一目标控制指令,或者,智能融合终端作为桥梁将预处理后的数据转发给配电云平台,以使得可以通过整体故障研判模型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第二目标控制指令,从而由智能开关根据下发的目标控制指令执行相应的开关操作,如此面对新能源设备,通过配电云平台、智能融合终端和智能开关互相配合以实现动态控制与保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