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切削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801872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797694.1

    申请日:2023-12-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切削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金属加工切削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切削液环境友好性能、多金属通用性以及除锈性能不能兼具的问题。所述切削液,按照重量百分比计,包括甘油聚氧乙烯醚1wt%~20wt%,改性硼酸粉末0.5~5wt%,羟基硅酸镁0.1~2wt%,余量为水;其中改性硼酸粉末的制备是将硼酸粉末、无水乙醇、椰油酸二乙醇酰胺和去离子水混合,并在40‑50℃的温度下混合搅拌6‑10h,最后经过‑40℃真空冷冻、干燥后制得。所得切削液实现了长久且稳定的防锈、抗磨和润滑效果,能够应用于多种金属材料中。

    一种待加工面找正方法及固定工装

    公开(公告)号:CN117620778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848309.1

    申请日:2023-12-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待加工面找正方法及固定工装,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所述找正方法在工件上固接工艺夹头,将工件安装在固定工装内;工艺夹头中的三个工艺夹头上分别有划线A点、B点、C点;将工件和固定工装安装到六轴调姿设备上;再将六轴调姿设备转移到机床工作台上,并将测量装置安装到机床上;在机床上通过平移主轴用测量装置打表测量工艺夹头上划线得到的A、B、C三点,读取A、B、C三点的机床坐标;将A、B、C三点的机床坐标输入MATLAB中,在MATLAB中建立坐标系ABC后,通过空间向量求出空间夹角;通过调姿设备完成平面找正,最后进行加工。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现有方法中繁琐的步骤。

    端面设有环形凹槽的薄壁零件的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40939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310229956.8

    申请日:2023-0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轻质合金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端面设有环形凹槽的薄壁零件的加工方法:连接一组相对轴心中心对称的定位块的中心作为中空环形端面的基准定位线并进行校正;立车加工;铣床加工,设置两个基准孔;薄壁零件毛坯稳定化处理;第二次立车加工;第二次铣床加工;第三次立车加工;第三次铣床加工。本发明采用特制的立车加工模具和铣加工模具加工端面设有环形凹槽的薄壁零件,采用“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的加工方式,减少了薄壁材料累积应力导致的变形和机械损害,提高了加工精度,减少了轴向与径向两个方向的震颤和变形。

    筒形薄壁件加工过程中控制震颤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60674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310229958.7

    申请日:2023-0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精密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筒形薄壁件加工过程中控制震颤的方法,加工过程包括对侧面的铣加工以及端面、外圆的车加工,震颤包括径向震颤、轴向震颤和偏心震颤;控制震颤的方法包括:在铣加工模具周向侧面环绕设置护板,护板与侧面紧密贴合固定,使得侧面通过护板径向固定于铣加工模具;在车加工模具设置外部支撑结构、内部支撑结构,将外部支撑结构支撑中空环形端面外侧面,将内部支撑结构支撑中空环形端面内侧面,实现铣加工过程中的侧面径向震颤的控制和车加工过程中的中空环形端面轴向震颤的控制。本发明采用特制的立车加工模具、铣加工模具,提高了加工精度,减少了轴向与径向两个方向及偏心引起的的震颤和变形。

    筒形薄壁零件的加工方法及加工模具

    公开(公告)号:CN116618725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229955.3

    申请日:2023-0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轻质合金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筒形薄壁零件的加工方法及加工模具,包括:将铣加工模具同时与完成基准定位线划线的薄壁零件毛坯的两端面固定连接,将护板与薄壁零件毛坯侧面的外侧周向贴合固定;在基准定位线设置两个基准孔;薄壁零件毛坯稳定化处理;采用所述铣加工模具进行第二次铣床加工和第三次铣床加工;用于铣床加工的铣加工模具设有与薄壁零件毛坯侧面的外侧周向贴合固定的护板。本发明采用特制的铣加工模具加工端面对薄壁零件侧面加工,采用“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的加工方式,减少了薄壁材料累积应力导致的变形和机械损害,提高了加工精度,减少了圆筒件径向两个方向的震颤和变形。

    端面设有环形凹槽的薄壁零件的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40939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229956.8

    申请日:2023-0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轻质合金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端面设有环形凹槽的薄壁零件的加工方法:连接一组相对轴心中心对称的定位块的中心作为中空环形端面的基准定位线并进行校正;立车加工;铣床加工,设置两个基准孔;薄壁零件毛坯稳定化处理;第二次立车加工;第二次铣床加工;第三次立车加工;第三次铣床加工。本发明采用特制的立车加工模具和铣加工模具加工端面设有环形凹槽的薄壁零件,采用“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的加工方式,减少了薄壁材料累积应力导致的变形和机械损害,提高了加工精度,减少了轴向与径向两个方向的震颤和变形。

    一种用于大尺寸舱体内腔加工的装夹工装

    公开(公告)号:CN11945792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837234.1

    申请日:2024-12-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大尺寸舱体内腔加工的装夹工装,属于机加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大尺寸舱体装夹不稳定、加工震颤大,影响加工精度的问题。本发明包括第一装夹单元、第二装夹单元和中空转台单元,中空转台单元能够套设在待加工舱体上;第一装夹单元和第二装夹单元均与中空转台单元连接,第一装夹单元用于将待加工舱体的一端固定在中空转台单元上,第二装夹单元用于将待加工舱体的另一端固定在中空转台单元上,中空转台单元用于驱动待加工舱体旋转。本发明实现了将待加工舱体固定在中空转台单元上,使待加工舱体与中空转台单元和形成一个刚性整体,从而提高对待加工舱体的装夹稳定性,防止加工过程中产生震颤,进而提高加工精度。

    一种薄壁类舱段的加工方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388189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837217.8

    申请日:2024-12-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壁类舱段的加工方法,属于机加技术领域,解决了对舱段内腔型面进行加工时,由于装夹不稳,加工容易产生较大震颤,导致舱段内腔型面的加工精度不高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步骤S1:机床工作台上安装装夹工装;步骤S2:待加工舱段安装到装夹工装上,使待加工舱段与装夹工装形成刚性整体;步骤S3:对待加工舱段的内腔型面进行加工。本发明实现了将待加工舱段固定在转台机构上,使待加工舱段与转台机构和形成一个刚性整体,从而提高对待加工舱段的装夹稳定性,防止加工过程中产生震颤,进而提高加工精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