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705788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547673.3
申请日:2022-05-20
Applicant: 北京建筑大学
IPC: G01N30/02 , G01N30/06 , B01J20/02 , B01J20/28 , B01J20/2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体中嗅味物质的检测方法,属于水体检测领域,具体涉及将碳纤维经预处理及酸化处理后,浸于功能处理液中,然后经煅烧后浸于硅酸酯溶液中,最后经煅烧得到表面介孔硅化碳纤维,将表面介孔硅化碳纤维制成碳纤维萃取柱,对水体中嗅味物质进行吸附,然后经解吸处理并采用LC‑MS/MS检测;功能处理液中含有硅烷化离子液体、氨水、2‑酮‑D‑谷氨酸半钙盐;硅烷化离子液体由1‑烯丙基咪唑和3‑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制备。本发明方法对水体中嗅味物质的检测限低,并且对水体中嗅味物质的检测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较高。
-
-
公开(公告)号:CN118807683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219568.2
申请日:2024-09-02
Applicant: 北京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除磷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用高效除磷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其包括按重量份计的如下组分:粉状预混料4‑5份、改性预混液0.1‑0.2份和催化预混液80‑100份,且按重量比计,催化预混液:粉状预混料=20:1,其中粉状预混料包括膨润土和炉渣,以重量比计,膨润土:炉渣=10:1.5‑2.5,且膨润土中的蒙脱石含量为60%‑70%。本发明公开的除磷吸附剂,以膨润土和炉渣做原材料,炉渣中具有较多的铁氧化物,且铁氧化物表面具有良好的磷吸附能力,可以显著提高膨润土对磷的吸附能力,将炉渣与膨润土混合利用,不仅可以有效地利用这些副产品,还有助于减少对新鲜原料的依赖,降低生产成本和环境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7105419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091524.1
申请日:2023-08-29
Applicant: 北京建筑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水体巡航的生态浮岛系统,其中,漂浮载体为中心对称结构且可移动地漂浮于水体上;多个推流曝气管道中心对称地均匀分布于外筒体的外壁,多个推流曝气管道分别自外筒体外壁以不同倾斜角度倾斜延伸,推流曝气管道包括连通第二孔的第三端以及自第三端朝远离外筒臂方向横截面渐扩地延伸的第四端,第三端设有用于开闭的阀门,第四端设有多个曝气的第三孔;控制器连接蓄电池、阀门、水质检测仪、导航系统和推流曝气器,控制器基于巡航路径控制多个推流曝气管道中的一个或多个开启阀门以沿着巡航路径移动且进行曝气,当水体质量数据超过预定阈值时,至少中心对称的推流曝气管道开启使得漂浮载体自旋转式停留且进行曝气。
-
公开(公告)号:CN110669504B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1911116167.3
申请日:2019-11-15
Applicant: 北京建筑大学
IPC: C09K11/06 , C07D471/04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饮用水中醛类特征嗅味物质的荧光探针。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醛类物质的荧光分子探针、合成方法和应用。该荧光探针分子。通过检测该荧光的发射光强度来反映醛的含量,实现对醛的定量检测。该方法具有成本低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抗干扰强等优点,适用于环境、生物体内外等体系中醛的检测,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4817218B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510183936.7
申请日:2015-04-17
Applicant: 北京建筑大学
Abstract: 一种臭氧预氧化水处理方法,电控单元(10)控制第一进水口(6)的进水量和臭氧扩散器(9)输出的臭氧量,使得臭氧浓度处于0.8到0.9毫克每升的范围内的水和其中的臭氧氧化反应5分钟;电控单元(10)根据输入到第二进水口(16)的进水量控制第一可调节搅拌机(19)搅拌和超声波振动阵列(20)的振动强度进行持续1分钟的搅拌和振动,通过第二、第三和第四可调节搅拌机(22、23、24)搅拌15分钟,传送到沉淀部分(4)进行35分钟的沉淀作用;进入过滤部分(5)的水通过过滤层(34)后从第五出水口(33)排出。
-
公开(公告)号:CN119392644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321684.5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北京建筑大学
IPC: E02B3/06 , E02B3/12 , E03F3/02 , E03F3/04 , E03F5/14 , E03F7/00 , A01G13/21 , A01G25/02 , F03B13/00 , F03B3/12 , B01D29/52 , B01D29/64 , B01D29/9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驳岸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大数据的生态驳岸综合利用系统。包括浇筑下水道、能源回收装置以及多个斜槽a;多个斜槽a间隔设置在坡体斜面上,斜槽a的内侧设置有阶梯;相邻两个斜槽a的上端之间均设置有安装盒体;相邻两个斜槽a的下端之间均设置有下挡板;浇筑下水道设置在坡体的底端;能源回收装置包括发电机组、传动轴b以及多个扇叶。本技术方案在减少绿化带水土流失的同时,能够充分收集雨水,在收集雨水过程中,水流冲刷叶片转动,进而带动传动轴b转动,传动轴b带动发电机组的转动轴转动,从而能够将雨水的动能转化为电能,且收集的雨水又可用于对绿化带进行灌溉,由此实现了对资源的合理化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072269B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110319182.9
申请日:2021-03-25
Applicant: 北京建筑大学
IPC: C07D255/02 , C02F11/00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理污泥中重金属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将污泥加入反应器中,加入淋洗剂处理,静置,进行固液分离。所述淋洗剂为N,N‑双(羧甲基)‑L‑谷氨酸四钠盐(GLDA)、柠檬酸(CA)、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和尖头叶藜提取物中的一种及多种。本申请所述的方法对重金属离子Zn、Ni、Cd、Cu、Pb和Cr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所述尖头叶藜提取物在具有良好重金属吸附能力的前提下,不造成二次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7162098B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1710436449.6
申请日:2017-06-12
Applicant: 北京建筑大学
Abstract: 公开了水中螺旋鱼腥藻的去除方法及其处理装置。水中螺旋鱼腥藻的去除方法的步骤包括:带有螺旋鱼腥藻的水放入反应容器中;浓度为5‑15mmol/L的H2O2溶液加入反应容器中且使用50‑100μW/cm2的UV光照射反应容器,并通过搅拌装置以500‑800r/min的转速在反应容器中搅拌1到5分钟;在反应容器中加入水杨酸生成2,3二羟基苯甲酸和2,5‑二羟基苯甲酸,并通过测量2,3二羟基苯甲酸和2,5‑二羟基苯甲酸的含量标定羟基自由基含量,以及测量二甲基异莰醇(2‑MIB)含量;基于所述羟基自由基含量,调节H2O2溶液的加入量和/或UV光的光照强度,所述搅拌装置以300‑500r/min的转速在反应容器中搅拌直到所述二甲基异莰醇(2‑MIB)含量降低到预定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0866648A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911131069.7
申请日:2019-11-19
Applicant: 北京建筑大学
Abstract: 公开了城市短历时暴雨雨型构建方法。步骤包括从城市逐年分钟雨量资料中挑选降雨历时的每年最大雨量值作为样本数据,拟合暴雨强度公式,通过计算暴雨强度公式理论值和频率拟合设计值的误差,根据误差修正暴雨强度公式,将历时相同的入选降雨样本的雨峰位置系数算术平均,再将不同历时降雨的平均雨峰位置系数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出综合雨峰位置系数,基于所述综合雨峰位置系数将降雨历时时间序列分为峰前和峰后两个部分,计算雨峰前后瞬时降雨强度,根据综合雨峰位置系数和所述公式计算合成暴雨过程的各时段的平均降雨量和累计降雨量,再通过计算各时段的降雨强度确定对应短历时暴雨雨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