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调查数据的采样密度判定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3297285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110469707.7

    申请日:2021-04-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壤污染调查和修复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调查数据的采样密度判定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判定研究区内是否有满足预设条件的前期调查数据;若判定结果为有时,将调查数据与土壤污染调查需求结合计算,得到备选数据,根据备选数据判定研究区的第一采样密度;若判定结果为没有时,则将调查数据与污染物影响因素结合计算,得到第一变化曲线,根据第一变化曲线判定研究区的第二采样密度;若判定结果为研究区内没有前期调查数据时,根据研究区的污染物空间分布影响因素计算,得到第二变化曲线,根据第二变化曲线判定研究区的第三采样密度。本发明既可以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又可以较为客观准确地确定最优采样密度,应用前景广阔。

    一种利用混合表面活性剂强化过硫酸盐氧化后土壤中多环芳烃缺氧微生物降解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60130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398073.X

    申请日:2023-04-1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多环芳烃(PAHs)污染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混合表面活性剂强化过硫酸盐(PS)氧化后土壤中PAHs缺氧微生物降解的方法。本发明采用PS化学氧化‑缺氧生物降解‑混合表面活性剂强化联合修复技术,适用于处于缺氧条件的受PAHs污染土壤,通过对污染土壤进行PS氧化,氧化后的土壤中残余PAHs以“慢”“极慢”等解吸组分形式存在,生物有效性更低,限制了其进一步生物降解,此时可再向土壤中添加表面活性剂。本发明采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聚氧乙烯醚(Tween 80)的混合表面活性剂,能够增强土壤中残余PAHs的解吸能力,提高其生物有效性,强化土著微生物缺氧降解土壤中的PAHs,使受污染土壤达到环境标准。

    一种用于原位修复氯代烃污染地下水的零价铁生物碳源复合药剂

    公开(公告)号:CN107352657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1710646025.2

    申请日:2017-07-21

    Abstract: 一种用于原位修复氯代烃污染地下水的零价铁生物碳源复合药剂,包括零价铁粉、生物碳源、稳定剂、增稠剂、乳化剂、微量营养源和水,上述药剂中各物料按重量计的百分比为:零价铁粉5‑30%,生物碳源8‑30%,水35‑85%,稳定剂0.1‑1%,增稠剂1.5‑3%,乳化剂0.3‑1%,微量营养源0.01‑0.1%,将上述所需原料用带有高剪切的搅拌设备均匀混合15‑30min,得到流动性良好、利于原位注入且可稳定存放的复合浆液。本发明制备的零价铁生物碳源复合药剂剂具备优异的流动性和迁移扩散能力,对同时含有不饱和及饱和氯代烃的复杂污染场地具有良好的修复效果。此外,所选原料经济易得,大大降低了药剂成本,利于实际场地的规模化修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