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管道视频缺陷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59302A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811403708.6

    申请日:2018-11-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管道视频缺陷检测方法,对视频抽帧,训练多个CNN对每帧图像进行分类,统计每个CNN返回的结果,确定该帧的缺陷类型,以管道闭路电视视频为输入,将视频切分为连续图像帧,将每帧图像送入多个训练好的CNN中进行二分类,分类结果只包括含有某种特定缺陷和无缺陷。本发明显著提高了管道缺陷检测的准确率,为视频检测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法,不仅可以提高管道缺陷的自动化检测效率,也可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本方法检测准确率高且检测速度快,在管道视频缺陷检测中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且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可作为管道缺陷检测工作者的技术参考,可以很好地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

    一种基于GIS的区域风险评估系统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87139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210984637.3

    申请日:2022-08-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IS的区域风险评估系统与方法,包括有风险源模块、区域管理模块、GIS模块、权重管理模块、单源评估模块和区域评估模块,所述风险源模块用于建立风险源信息库;所述GIS模块分别与风险源模块、区域管理模块连接;所述权重管理模块与风险源模块连接,用于维护单源风险评估权重和区域评估权重;所述单源评估模块与风险源模块连接,用于单个风险源的评估;所述区域管理模块、GIS模块、权重管理模块、单源评估模块均与区域评估模块连接,用于区域的综合风险评估,本发明涉及城市公共设施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城市公共设施不断增加,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设备老化,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的问题。

    一种基于GIS的区域风险评估系统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87139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984637.3

    申请日:2022-08-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IS的区域风险评估系统与方法,包括有风险源模块、区域管理模块、GIS模块、权重管理模块、单源评估模块和区域评估模块,所述风险源模块用于建立风险源信息库;所述GIS模块分别与风险源模块、区域管理模块连接;所述权重管理模块与风险源模块连接,用于维护单源风险评估权重和区域评估权重;所述单源评估模块与风险源模块连接,用于单个风险源的评估;所述区域管理模块、GIS模块、权重管理模块、单源评估模块均与区域评估模块连接,用于区域的综合风险评估,本发明涉及城市公共设施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城市公共设施不断增加,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设备老化,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的问题。

    综合管廊应急联动处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85028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112816.3

    申请日:2021-01-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灾害情景模式与监测数据融合的综合管廊应急联动处置方法,包括:建立灾害情景集;建立灾害情景集内的各个灾害情景类型的关键要素集合;判断灾害情景类型;判断灾害严重程度;管廊应急联动控制。通过分析综合管廊突发事件特点,依据实时监测综合管廊的环境数据,建立灾害发生演化过程与监测数据的对应关系,及时判断综合管廊内灾害情景类型及灾害严重程度;根据综合管廊内灾害严重程度,建立各类灾害触发的条件,以及建立与灾害严重程度对应的联动处置方式,使得处置流程更加准确,更加贴合实际灾害情况,而且可以提高综合管廊应急处置效率,符合智慧管廊的发展趋势。

    综合管廊应急联动处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85028B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110112816.3

    申请日:2021-01-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灾害情景模式与监测数据融合的综合管廊应急联动处置方法,包括:建立灾害情景集;建立灾害情景集内的各个灾害情景类型的关键要素集合;判断灾害情景类型;判断灾害严重程度;管廊应急联动控制。通过分析综合管廊突发事故特点,依据实时监测综合管廊的环境数据,建立灾害发生演化过程与监测数据的对应关系,及时判断综合管廊内灾害情景类型及灾害严重程度;根据综合管廊内灾害严重程度,建立各类灾害触发的条件,以及建立与灾害严重程度对应的联动处置方式,使得处置流程更加准确,更加贴合实际灾害情况,而且可以提高综合管廊应急处置效率,符合智慧管廊的发展趋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