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升降的两级A/O反应池无泵自运行方法及运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124147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839792.6

    申请日:2022-07-18

    Abstract: 一种自动升降的两级A/O反应池无泵自运行方法及运行系统,自运行系统包括高径比不低于3的缺氧反应池、高径比不低于4的好氧反应池两级圆柱形反应池,缺氧反应池固定在上下伸缩架上,其池底离地高度高于好氧反应池;缺氧反应池内安装高度为池内水深1/2的叶轮;缺氧区底部通过斜向下的下连通管、上部通过水平设置的上连通管连接好氧区,好氧反应池池底设置曝气装置,污水通过提升泵从进水池抽水到叶轮的中心部位向池内进水;叶轮缓慢搅拌,泥水经缺氧区池底部通过下连通管流入好氧区中,在曝气装置曝气的作用下上升,通过上连通管再流入到缺氧区实现无泵自流循环;本发明实现无泵自流循环,可调节缺氧反应池的水深,改变缺氧段的水力停留时间。

    一种自动升降的两级A/O反应池无泵自运行方法及运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124147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210839792.6

    申请日:2022-07-18

    Abstract: 一种自动升降的两级A/O反应池无泵自运行方法及运行系统,自运行系统包括高径比不低于3的缺氧反应池、高径比不低于4的好氧反应池两级圆柱形反应池,缺氧反应池固定在上下伸缩架上,其池底离地高度高于好氧反应池;缺氧反应池内安装高度为池内水深1/2的叶轮;缺氧区底部通过斜向下的下连通管、上部通过水平设置的上连通管连接好氧区,好氧反应池池底设置曝气装置,污水通过提升泵从进水池抽水到叶轮的中心部位向池内进水;叶轮缓慢搅拌,泥水经缺氧区池底部通过下连通管流入好氧区中,在曝气装置曝气的作用下上升,通过上连通管再流入到缺氧区实现无泵自流循环;本发明实现无泵自流循环,可调节缺氧反应池的水深,改变缺氧段的水力停留时间。

    一种截流井
    4.
    发明公开
    一种截流井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083566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437218.3

    申请日:2024-1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截流井,截流井室,该截流井室依次被平行的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纵向分隔的合流区、截流区7和出水区8,该合流区进一步包括被垂直于该第一隔板的第三隔板纵向分隔的进水区5和溢流区6,其中:该进水区5经由合流进水管1进水,并被截流进水管3水平贯穿;该溢流区6经由该第三隔板上的溢流口进水,并经由合流出水管2排水;该截流区7经由该第一隔板上的截流口进水,并被该截流进水管3水平贯穿;该出水区8经由该截流进水管3和该第二隔板上的出水口进水,并经由截流出水管4排水,通过一体化的截流井结构,从而缩小截流井的占地,减少其施工面,使其适于岸边或其他窄路的截污工程。

    一种自动升降的两级A/O反应池无泵自运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8232053U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21839980.0

    申请日:2022-07-18

    Abstract: 一种自动升降的两级A/O反应池无泵自运行系统,自运行系统包括高径比不低于3的缺氧反应池、高径比不低于4的好氧反应池两级圆柱形反应池,缺氧反应池固定在上下伸缩架上,其池底离地高度高于好氧反应池;缺氧反应池内安装高度为池内水深1/2的叶轮;缺氧区底部通过斜向下的下连通管、上部通过水平设置的上连通管连接好氧区,好氧反应池池底设置曝气装置,污水通过提升泵从进水池抽水到叶轮的中心部位向池内进水;叶轮缓慢搅拌,泥水经缺氧区池底部通过下连通管流入好氧区中,在曝气装置曝气的作用下上升,通过上连通管再流入到缺氧区实现无泵自流循环;本实用新型实现无泵自流循环,可调节缺氧反应池的水深,改变缺氧段的水力停留时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