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水池吸水井系统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44301B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1910338503.2

    申请日:2019-04-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清水池吸水井系统及使用方法,包括加氯接触池、清水池、主吸水井、辅吸水井、防倒流装置、调流阀、水泵吸水管;加氯接触池通过设置的高堰与清水池连通,加氯接触池通过设置的低堰一与主吸水井连通,出水井与主吸水井通过管道连通并通过调流阀调节流量,主吸水井通过低堰二与辅吸水井连通,高堰、低堰一、低堰二依次由高向低设置,清水池通过防倒流装置与辅吸水井连通为辅吸水井供水,主吸水井、辅吸水井分别外接多个水泵吸水管为城市供水。本发明提供的清水池吸水井系统及使用方法节约能耗,提高加氯消毒效果,在不设置真空泵的条件下实现高水位自灌启动,方便运行管理,降低工程造价、改善泵房通风条件、人员巡视更方便。

    一种应急调蓄水池及其蓄水取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71688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177654.7

    申请日:2023-09-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急调蓄水池及其蓄水取水方法。该应急调蓄水池包括:隔水墙,位于河道之内,深入河床之中,并且平行于水流方向;第一闸门,位于该河道的上游,用于将该隔水墙与水厂取水口侧河岸进行连接;以及第二闸门,位于该河道的下游,用于将该隔水墙与和该上游闸门同侧的该河岸进行连接。本发明提供的应急调蓄水池实现了多重功能,不仅能够在平时无缝融入河道,不影响河道航运和生态功能,还能在需要时迅速转变成具备一定库容的可调节应急调蓄水池,提供可靠的应急水源保障。此外,该应急调蓄水池还具有节约占地、日常维护成本低的优点。

    一种叠合组团进水提升泵房

    公开(公告)号:CN110173019A

    公开(公告)日:2019-08-27

    申请号:CN201910554613.2

    申请日:2019-06-25

    Abstract: 一种叠合组团进水提升泵房,包括进水阀室、集水池、提升泵房、废水回收池、次氯酸钠预投加间及加药间、变配电室;集水池、废水回收池、次氯酸钠预投加间及加药间依次由下至上竖向叠合三层布置,集水池位于最底层,废水回收池位于中间层,次氯酸钠预投加间及加药间位于最上层;进水阀室和提升泵房依次分别设置在三层叠合结构的前端和后端;集水池内在前段设置穿孔花墙将集水池隔为整流前池和后池;废水回收池末端设置废水回收池进水管、靠近前端隔墙设置溢流堰;次氯酸钠预投加间及加药间设置在废水回收池上方;进水阀室下部连通集水池,进水阀室中部设置水平的溢流涵。本发明可解决按照传统功能分区布置构筑物土地利用率不高的问题。

    一种清水池吸水井系统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44301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910338503.2

    申请日:2019-04-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清水池吸水井系统及使用方法,包括加氯接触池、清水池、主吸水井、辅吸水井、防倒流装置、调流阀、水泵吸水管;加氯接触池通过设置的高堰与清水池连通,加氯接触池通过设置的低堰一与主吸水井连通,出水井与主吸水井通过管道连通并通过调流阀调节流量,主吸水井通过低堰二与辅吸水井连通,高堰、低堰一、低堰二依次由高向低设置,清水池通过防倒流装置与辅吸水井连通为辅吸水井供水,主吸水井、辅吸水井分别外接多个水泵吸水管为城市供水。本发明提供的清水池吸水井系统及使用方法节约能耗,提高加氯消毒效果,在不设置真空泵的条件下实现高水位自灌启动,方便运行管理,降低工程造价、改善泵房通风条件、人员巡视更方便。

    一种叠合组团进水提升泵房

    公开(公告)号:CN110173019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1910554613.2

    申请日:2019-06-25

    Abstract: 一种叠合组团进水提升泵房,包括进水阀室、集水池、提升泵房、废水回收池、次氯酸钠预投加间及加药间、变配电室;集水池、废水回收池、次氯酸钠预投加间及加药间依次由下至上竖向叠合三层布置,集水池位于最底层,废水回收池位于中间层,次氯酸钠预投加间及加药间位于最上层;进水阀室和提升泵房依次分别设置在三层叠合结构的前端和后端;集水池内在前段设置穿孔花墙将集水池隔为整流前池和后池;废水回收池末端设置废水回收池进水管、靠近前端隔墙设置溢流堰;次氯酸钠预投加间及加药间设置在废水回收池上方;进水阀室下部连通集水池,进水阀室中部设置水平的溢流涵。本发明可解决按照传统功能分区布置构筑物土地利用率不高的问题。

    一种城乡安全供水一体化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97580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1562114.1

    申请日:2021-1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乡安全供水一体化控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乡镇配水管网分区;乡镇供水管网的每个供水分区内管网自由水压最大不超过50m,最小应满足乡镇集中供各水厂、站进水;每个管网分区高低区压差20‑45m;2)城乡供水一体化供水系统控制;将供各水厂、站改造为调峰泵站的供水方式,将中心城水厂至各乡镇调峰泵站的配水干线调整为输水干线,对中心城水厂和调峰泵站运行实现联调联控;采用水厂直供或串联加压+水池或储水罐加压的调峰方式;平时水厂直供或串联加压,高峰运行时水池加压介入削峰,削峰时间为早、中、晚三个时段。本发明可以解决在配水管网部分投资少,并且运行费用低的前提下,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技术问题。

    一种高排放标准的污水处理综合池

    公开(公告)号:CN216404132U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122636699.9

    申请日:2021-10-29

    Abstract: 一种高排放标准的污水处理综合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水处理综合池整体为一个大矩形池,所述大矩形池沿长度划分为四个矩形处理单元池,沿长度依次排列为辅助单元、第一生物预处理单元池、第二膜生物反应器(MBR)处理单元池、第三脱色消毒处理单元池;本实用新型组合构筑物可应用于新农村污水处理,占地面积小,约742.56平米。出水水质达到北京市地标A排放要求,全面提高新农村污水处理水平。节省占地、节省水头、节约能耗。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