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隧道断面检测仪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677243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1711156988.0

    申请日:2017-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隧道断面检测仪,包括:激光测距传感器、角度传感器、触控一体机和支撑架;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角度传感器、触控一体机分别固定在支撑架上,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角度传感器、触控一体机分别固定在所述支撑架的前端、中部和后端,所述支撑架可进行0度至360度相对方向角旋转和‑90度至90度相对仰角调整;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角度传感器与所述触控一体机连接。基于本发明通过在可进行0度至360度相对方向角旋转和‑90度至90度相对仰角调整的支撑架上安装激光测距传感器、角度传感器和触控一体机,实现对隧道断面的检测,能够实现隧道断面内0度至360度方位角检测,且设备造价低廉,体积小,精度高,操作简单。

    一种既有轨道交通结构安全状况的动态评估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659840A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910934238.4

    申请日:2019-09-29

    Inventor: 柳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既有轨道交通结构安全状况的动态评估系统,包括:监测模块,用于获取监测方案并按照所获取的监测方案对既有轨道交通设施实施监测;控制模块,用于确定既有轨道交通安全状况的评估分项,并确定各评估项对应的扣分标准以及各评估分项在评估中的相对权重;计算模块,用于通过各评估分项的扣分标准和相对权重的加权求和,计算既有轨道交通安全状况Dr指数;评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既有轨道交通安全状况Dr指数的大小,对既有轨道交通的安全状况进行级别评定。本发明对既有轨道交通安全状况进行动态评定,使得相关部门可以在近接工程实施过程中实时的获得既有轨道交通的安全状况,为其它结构综合技术状况评定提供可借鉴的理论依据。

    一种利用列车自身荷载测试整体道床剥离量的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187086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562192.8

    申请日:2019-06-26

    Inventor: 柳飞 吴炼石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利用列车自身荷载测试整体道床剥离量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依据道床现状确定道床剥离的测量范围;步骤2、划分道床剥离的测量单元;步骤3、在测量单元上布设监测点并安装静力水准仪;步骤4、调整静力水准仪的静力水准数据采集时间和频率,分别测量有荷载和无荷载情况下测量单元各检测点的道床结构竖向位移量;步骤5、分析测量数据,计算各监测点在列车荷载作用下的变形量,确定剥离量计算基准值;步骤6、利用道床剥离量计算公式计算道床结构不同检测点的剥离量。

    一种既有轨道交通结构安全状况的动态评估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659840B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1910934238.4

    申请日:2019-09-29

    Inventor: 柳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既有轨道交通结构安全状况的动态评估系统,包括:监测模块,用于获取监测方案并按照所获取的监测方案对既有轨道交通设施实施监测;控制模块,用于确定既有轨道交通安全状况的评估分项,并确定各评估项对应的扣分标准以及各评估分项在评估中的相对权重;计算模块,用于通过各评估分项的扣分标准和相对权重的加权求和,计算既有轨道交通安全状况Dr指数;评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既有轨道交通安全状况Dr指数的大小,对既有轨道交通的安全状况进行级别评定。本发明对既有轨道交通安全状况进行动态评定,使得相关部门可以在近接工程实施过程中实时的获得既有轨道交通的安全状况,为其它结构综合技术状况评定提供可借鉴的理论依据。

    一种隧道塌方段的施工通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83439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278863.5

    申请日:2021-0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隧道塌方段的施工通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塌方段进行反压和回填,以在塌方段形成回填结构,回填结构由拱底向拱顶的方向包括依次设置的反压部、第一回填部、第二回填部和第三回填部;在回填结构处沿隧道区轮廓间隔设置多个钢花管,并对各个钢花管进行注浆;对地表塌陷处进行截水处理;对反压、回填并设置了钢花管的塌方段进行开挖;对地表塌陷处进行回填,回填高度高于地面高度。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首先对塌方段进行反压和回填,以进行围岩再造,然后通过管棚施做对塌方段进行加固,如此,能够有效保证隧道顺利通过塌方段,避免坍塌区域进行注浆或回填时仍然存在空洞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