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位制备单相钨铼合金粉末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17576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458493.7

    申请日:2024-04-16

    Abstract: 一种原位制备单相钨铼复合粉末的方法,属于难熔金属冶金领域,包括如下步骤:将偏钨酸铵、高铼酸铵溶于去离子水中,制得溶液。采用液氮快速冻结溶液。提前将冻干机的冷井阀打开,待冷井温度达到‑83~‑90℃并稳定后,放入冻干机中,打开真空泵,维持干燥仓的压力小于50Pa。采用多步氢还原热处理工艺,原位获得单相钨铼合金混合粉末,其中,第一步为300~500℃,保温0.5~3h,第二步为700~850℃,保温0.5‑3h,第三步为1000~1100℃保温0.5~3h,第四步为1300~1500℃保温0.5~3h。经过上述步骤,铼可以完全固溶至钨基体中,最终得到铼含量为15~26wt.%的单相钨铼合金粉末。

    一种冷冻干燥法制备阴极用碱土金属铝酸盐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44864B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110248946.X

    申请日:2021-03-05

    Abstract: 一种冷冻干燥法制备阴极用碱土金属铝酸盐的方法,属于铝酸盐功能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将固体原料Ba(OH)2、Ca(OH)2和Al(OH)3加入到乙醇溶液中,使用磁力搅拌器搅拌12小时以上形成均匀的氢氧化物悬浊液。经过液氮冷冻和低温真空干燥过程后,得到亚微米级的碱土金属铝酸盐前驱体。通过随后高温烧结过程,获得阴极用碱土金属铝酸盐。该工艺中前驱体处理过程相对于传统的热干燥方法,具有晶粒细小和元素分布均匀的优点。同时完全避免了传统前驱体制备过程中失水收缩引起的团聚、结块现象,为阴极用碱土金属铝酸盐的制备方法开辟了新途径。

    一种热阴极加工后的二次表面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58603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531921.6

    申请日:2023-11-16

    Abstract: 一种热阴极加工后的二次表面处理方法,属于热阴极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对已经机械加工的扩散型热阴极进行超声水洗,以去除部分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碎屑;随后将阴极完全填埋进带有腐蚀性的含Ba的固体化合物,并将其置于氢气气氛下进行高温热腐蚀;随后将热腐蚀后的阴极再次进行超声水洗或等离子清洗以除去表面残余的腐蚀性的含Ba的固体化合物。该方法处理的机械加工后的阴极表面孔道重新打开,表面的W结构被重新修饰,多孔结构增多,促进了活性物质的扩散;同时该方法处理的阴极的发射性能较未处理得到了明显提升。

    一种无稀土掺杂室温可发光的多相钼酸镧混合的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49456A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110951854.8

    申请日:2021-08-18

    Abstract: 一种无稀土掺杂室温可发光的多相钼酸镧混合的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发光材料制备领域。将固体原料四水合七钼酸铵、硝酸镧和柠檬酸溶解于去离子水中,使用磁力搅拌器搅拌形成黄色凝胶。经过烘干后得到黄色蛋糕状凝胶前驱体。随后对前驱体进行高温分解,获得室温下多相钼酸镧混合的可发光材料。该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相较于现在主流的稀土铕掺杂钼酸镧荧光材料,具有制备简单和成本低的优点。同时避免了掺杂稀土铕存在的稀土猝灭现象,为红色荧光粉的制备提供了新思路。

    一种预制Mo-Nb固溶晶种制备Mo-Nb固溶合金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91132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525321.3

    申请日:2024-10-30

    Abstract: 一种预制Mo‑Nb固溶晶种制备Mo‑Nb固溶合金的方法,涉及难熔金属材料及粉末冶金领域。采用球磨机械合金化的方式在烧结前粉末中主动预制Mo‑Nb固溶晶种,有效促进烧结后Mo‑Nb合金完全固溶的过程。该预制晶种可在烧结时促进单相BCC结构Mo‑Nb固溶体的形成,从而无需在烧结前制备完全合金化的Mo‑Nb固溶粉体。本发明主动预制的Mo‑Nb固溶晶种,不仅可实现烧结后形成完全合金化的MoNb固溶合金,降低烧结温度,同时可提高Mo‑Nb固溶合金的强度、延展性及高温稳定性等。本发明提出的预制Mo‑Nb固溶晶种制备Mo‑Nb固溶合金的方法相对于传统的机械合金化法更节能、高效、环保、更安全。

    一种基于高机械化合成含稀土光电功能铝酸盐的新途径

    公开(公告)号:CN113603129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111000389.6

    申请日:2021-08-27

    Abstract: 一种基于高机械化合成含稀土光电功能铝酸盐的新途径,属于无机光电功能材料的制备领域。本发明基于高压消解‑冷冻干燥‑高温煅烧三步骤,将原料铝源、稀土氧化物和其他原料按比例称量,并混合适量去离子水加入到高压消解罐的聚四氟乙烯内衬中。经过高压消解和冷冻干燥过程,无需后处理直接得到均匀性良好的超细含稀土铝酸盐前驱体。随后,通过管式炉高温煅烧过程,可获得用于电子发射领域和光功能材料领域的含稀土光电功能铝酸盐。该工艺机械化程度高,所有工程量均由设备完成,最大程度的强化了产品的质量控制。同时高压消解过程使高密度差的原料充分混合均匀,消除了传统水洗微溶物流失和热干燥前驱体分布不均匀的现象。

    一种冷冻干燥法制备阴极用碱土金属铝酸盐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44864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110248946.X

    申请日:2021-03-05

    Abstract: 一种冷冻干燥法制备阴极用碱土金属铝酸盐的方法,属于铝酸盐功能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将固体原料Ba(OH)2、Ca(OH)2和Al(OH)3加入到乙醇溶液中,使用磁力搅拌器搅拌12小时以上形成均匀的氢氧化物悬浊液。经过液氮冷冻和低温真空干燥过程后,得到亚微米级的碱土金属铝酸盐前驱体。通过随后高温烧结过程,获得阴极用碱土金属铝酸盐。该工艺中前驱体处理过程相对于传统的热干燥方法,具有晶粒细小和元素分布均匀的优点。同时完全避免了传统前驱体制备过程中失水收缩引起的团聚、结块现象,为阴极用碱土金属铝酸盐的制备方法开辟了新途径。

    一种利用荧光示踪技术鉴别S型阴极近表面活性物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77275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814402.9

    申请日:2024-06-21

    Abstract: 一种利用荧光示踪技术鉴别S型阴极近表面活性物质的方法,属于电子发射材料监测领域。通过将荧光探针Eu3+与S型阴极制备技术结合,得到了荧光化S型阴极。荧光化S型阴极在荧光测试中能够明显的反映钨基体和活性物质的分布,通过荧光信号采集实现S型阴极近表面活性物质存在状态的快速无损分析,并可以简便直观的观察活性物质的分布。荧光探针的引入不会引发阴极发射性能的降低,因此可以较为准确的反映阴极的工作情况,为阴极性能进一步优化提供了依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