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化学强化解构回收废抛光粉中稀土与高质再生催化降解VOCs用La2O3/CeO2催化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57475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013059.2

    申请日:2025-0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化学强化解构回收废抛光粉中稀土与高质再生催化降解VOCs用La2O3/CeO2催化剂的方法。首先采用机械化学强化解构使废抛光粉中稀土组分的理化特性发生改变,然后通过稀酸浸出得到含稀土离子的浸出液,之后将浸出液通过复盐沉淀等手段去除杂质元素得到高纯稀土硝酸盐溶液,最后采用模板法再生制备La2O3/CeO2基催化剂并用于热催化降解VOCs。废抛光粉中稀土的回收率超过98%,再生制备的La2O3/CeO2催化剂对典型VOCs(苯乙烯)的热催化降解效率可达99%以上;该方法具有优异的稀土回收效率,并且再生制备了高活性的La2O3/CeO2催化剂,为废抛光粉中稀土的高效回收和高质再生利用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

    一种两步酸浸梯次分离回收废铈基稀土抛光粉中稀土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25622B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011395568.X

    申请日:2020-12-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两步酸浸梯次分离回收废铈基稀土抛光粉中稀土的方法,其特征是:先采用一步酸浸处理废铈基稀土抛光粉,得到富含稀土La浸出液;浸出渣再经碱活化转化、水洗除杂、二次酸浸后,过滤回收得到高纯CeO2产品;一次酸浸和二次酸浸所获的酸浸液最后经草酸沉淀、过滤和高温煅烧,得到混合稀土氧化物产品,实现了废铈基稀土抛光粉中稀土元素的梯次分离回收。本发明的稀土元素总回收率高达97%以上,稀土回收效率高,且工艺普适性广、环境污染小。

    一种锂云母尾泥全废料制备生态发泡陶瓷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07139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496173.1

    申请日:2022-05-09

    Abstract: 一种锂云母尾泥全废料制备生态发泡陶瓷的方法,属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再利用领域。以锂云母选矿尾泥(简称锂云母尾泥)为主要原料制备性能优良的生态发泡陶瓷,主要包括球磨、均化、烘干、布料、热处理等工序。本发明锂云母尾泥的添加量占比90%以上,为全废料利用,可实现锂云母尾泥大宗高值化利用。本发明采用复合发泡剂联合发泡技术,相比于单一发泡剂,具有快速发泡和孔径可控等优点。本发明制备得到的生态发泡陶瓷满足CJ/T 299‑2008《水处理用人工陶瓷滤料》工业标准,在生活污水处理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一种从废稀土抛光粉中分离提取稀土与再生稀土抛光粉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25623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011395569.4

    申请日:2020-12-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废稀土抛光粉中分离提取稀土与再生稀土抛光粉的方法,其特征是:先采用一次酸浸‑碱熔‑二次酸浸联合处理工艺分离提取废稀土抛光粉中稀土,得到氯化稀土浸出液;再采用氨水沉淀除杂、盐酸酸解,获得纯化的氯化稀土溶液;然后利用氢氟酸、碳酸氢铵溶液和分散剂共沉淀获得的氯化稀土溶液,得到氟碳酸镧铈粉体;最后经干燥、两段高温煅烧和球磨,获得抛光性能良好的再生稀土抛光粉。本发明的废稀土抛光粉中稀土的总浸出率达到95%以上,稀土的总回收率达到93%以上,实现了废稀土抛光粉中稀土的高效分离提取及再生利用。

    一种两步酸浸梯次分离回收废铈基稀土抛光粉中稀土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25622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011395568.X

    申请日:2020-12-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两步酸浸梯次分离回收废铈基稀土抛光粉中稀土的方法,其特征是:先采用一步酸浸处理废铈基稀土抛光粉,得到富含稀土La浸出液;浸出渣再经碱活化转化、水洗除杂、二次酸浸后,过滤回收得到高纯CeO2产品;一次酸浸和二次酸浸所获的酸浸液最后经草酸沉淀、过滤和高温煅烧,得到混合稀土氧化物产品,实现了废铈基稀土抛光粉中稀土元素的梯次分离回收。本发明的稀土元素总回收率高达97%以上,稀土回收效率高,且工艺普适性广、环境污染小。

    一种废弃发光二极管封装材料热解处理协同荧光粉稀土回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26177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662003.7

    申请日:2020-0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弃发光二极管封装材料热解处理协同荧光粉稀土回收方法。基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热解特性,催化热解发光二极管中有机高分子物质,并将热解残渣中的碳转化为水煤气,实现发光二极管的高效拆解,解决了传统机械拆解方法存在发光二极管组分混杂、荧光粉中稀土元素回收困难等问题,生成的热解气和水煤气可为热解系统持续供能,并回收烟气中的热量,节约能源;同时,基于荧光粉的化学溶解反应机理,采用碱熔-酸浸联合工艺高效回收废弃发光二极管荧光粉中稀土元素,可实现废弃发光二极管荧光粉中稀土元素的梯次浸出,沉淀回收稀土草酸盐,大大降低后期分离提纯的难度。

    一种快速破坏阴极射线管荧光粉废料结构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97211B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310269638.0

    申请日:2013-06-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3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稀土资源回收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快速破坏阴极射线管荧光粉废料结构的方法。将阴极射线管荧光粉废料在湿磨条件下通过球磨机进行机械活化,得到活化的阴极射线管荧光粉废料;对活化的阴极射线管荧光粉废料进行充分干燥,并与一定量的碱金属化合物混合均匀后放入管式炉中在氧化气氛下进行一步高温液固反应,得到结构被快速彻底破坏且可溶于稀盐酸的阴极射线管荧光粉废料。本发明的方法,整个处理过程快,工艺流程短,成本低廉,资源利用率高,可在3-10min短时间内迅速破坏阴极射线管荧光粉废料的结构,并在后续过程可用稀盐酸直接高效浸出稀土元素,可有效防止直接强酸浸出产生H2S气体污染环境的二次污染问题。

    一种快速破坏阴极射线管荧光粉废料结构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97211A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310269638.0

    申请日:2013-06-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3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稀土资源回收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快速破坏阴极射线管荧光粉废料结构的方法。将阴极射线管荧光粉废料在湿磨条件下通过球磨机进行机械活化,得到活化的阴极射线管荧光粉废料;对活化的阴极射线管荧光粉废料进行充分干燥,并与一定量的碱金属化合物混合均匀后放入管式炉中在氧化气氛下进行一步高温液固反应,得到结构被快速彻底破坏且可溶于稀盐酸的阴极射线管荧光粉废料。本发明的方法,整个处理过程快,工艺流程短,成本低廉,资源利用率高,可在3-10min短时间内迅速破坏阴极射线管荧光粉废料的结构,并在后续过程可用稀盐酸直接高效浸出稀土元素,可有效防止直接强酸浸出产生H2S气体污染环境的二次污染问题。

    一种从废灯具中高效回收钪元素及其再生利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03804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723424.4

    申请日:2024-06-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废灯具中高效回收钪元素及其再生利用方法。首先采用冰乙酸对废灯具废料进行溶解,得到含钪的浸出液,然后采用氨水进行溶液的pH值调节,得到氢氧化钪沉淀,再用硝酸进行酸化,得到硝酸钪的前驱体溶液,将硝酸钪的前驱体溶液进行后续步骤进行再生利用。将其与有序介孔二氧化硅结合,或者进行热分解得到氧化钪,或者与其他试剂发生化学反应得到ScF3、ScCl3等,再或者发生还原反应得到金属钪,再与铝合金化,用于制造催化材料、陶瓷材料和光学材料等。

    一种锂云母尾泥全废料制备生态发泡陶瓷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07139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210496173.1

    申请日:2022-05-09

    Abstract: 一种锂云母尾泥全废料制备生态发泡陶瓷的方法,属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再利用领域。以锂云母选矿尾泥(简称锂云母尾泥)为主要原料制备性能优良的生态发泡陶瓷,主要包括球磨、均化、烘干、布料、热处理等工序。本发明锂云母尾泥的添加量占比90%以上,为全废料利用,可实现锂云母尾泥大宗高值化利用。本发明采用复合发泡剂联合发泡技术,相比于单一发泡剂,具有快速发泡和孔径可控等优点。本发明制备得到的生态发泡陶瓷满足CJ/T 299‑2008《水处理用人工陶瓷滤料》工业标准,在生活污水处理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