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再生混凝土细观力学参数反演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51636B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011569726.9

    申请日:2020-1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再生混凝土细观力学参数反演方法,属于再生混凝土细观数值计算领域,通过构建MATLAB‑PYTHON‑ABAQUS联合仿真交互平台,将调取的试验结果曲线与有限元计算结果曲线的绝对差值作为目标函数,运用遗传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最优化求解,经不断迭代得到目标函数的最小值,从而实现实验结果与有限元结果无限逼近,得到能够精确表征相应实验中再生混凝土的各组细观力学参数。该方法灵活运用了多种软件的交互,实现了建模、计算、提取结果、数据反馈以及迭代反演一体化交互过程,对再生混凝土细观数值计算提供了极大的便捷性和实用性。相比于传统方法中手动反演参数,该方法不仅极大地减少了传统反演的人工工作量和工作效率,也显著地提高了参数反演的精确度。

    ECC-建筑固体废弃物柔性组合桥墩防护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97693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561100.0

    申请日:2023-0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ECC‑建筑固体废弃物柔性组合桥墩防护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若干ECC防护挂板;相邻的两ECC防护挂板可拆卸连接;ECC防护挂板内设有柔性纤维废弃物颗粒填充层。方法包括步骤一、制备ECC防护挂板;步骤二、将纤维布袋粘接在ECC防护挂板的内壁上,并将纤维布袋底部封口;步骤三、将柔性纤维废弃物颗粒填充层填入纤维布袋内;步骤四、清洁桥墩表面,将若干ECC防护挂板与桥墩外壁紧贴;步骤五、通过连接组件将若干ECC防护挂板组装固定。本发明利用ECC高延性的材料属性和柔性纤维散体颗粒脆性破坏吸能的特点,吸收撞击能量,降低撞击力,可同时保护桥墩和车辆的安全,防护装置的耐久度高、绿色环保、废物利用。

    一种泡沫混凝土玄武岩短切纤维分散剂及其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51551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10958428.7

    申请日:2021-08-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泡沫混凝土玄武岩短切纤维分散剂及应用方法,将混合液搅拌,玄武岩纤维和分散液进行混合搅拌,用超声波振动棒分散或者静置后缓慢搅拌。用筛网将玄武岩纤维过滤出来,将玄武岩纤维进行轻微冲洗,将玄武岩纤维上的泡沫清洗掉,清洗至玄武岩纤维表面有轻微的摩擦感。将水泥和拌合水搅制成水泥浆体,将清洗好的玄武岩纤维倒入水泥浆体中低速搅拌,快速搅拌并静置。将动物发泡液制成的的泡沫充入水泥浆体中,泡沫和水泥浆混合均匀制成一定密度的泡沫混凝土浆体,将泡沫混凝土浆体进行浇筑。本发明有效的解决了玄武岩纤维在泡沫混凝土中的分散问题,还解决了表面活性剂高分子材料使泡沫混凝土浆体基体强度变低、质量变差的问题。

    一种分层梯度负泊松比蜂窝填充桥墩防撞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227187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11061032.4

    申请日:2020-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层梯度负泊松比蜂窝填充桥墩防撞装置,包括:外层迎撞面板,分层梯度蜂窝填充夹芯层,钢板内防撞层;夹芯层由内凹正六边形负泊松比蜂窝骨架与其内部填充的泡沫混凝土材料组成。各组件均由环氧树脂胶粘接而成,防撞夹芯结构之间通过“工字型”夹扣连接成一个整体。本装置可通过胞壁厚度梯度,填充物密度梯度,胞元高度梯度等多种形式达到分层梯度的效果。与传统防撞装置相比,本装置可通过材料的塑性变形和脆性变形吸收车辆撞击能量,并能通过改变梯度形式和梯度系数控制能量吸收过程,降低车辆撞击力峰值,能同时保护桥墩和车辆的安全。本装置占地面积较小,更换方便快捷,更换时对交通造成的不利影响较小。

    一种桁架结构刚度和轴力的结构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09694A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1911397775.6

    申请日:2019-12-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ATLAB-ABAQUS交互条件下关于桁架结构刚度和轴力同时识别以评估结构损伤及预测剩余承载力的技术,属于结构损伤识别领域,主要包括四个步骤:建立钢桁架损伤结构的有限元模型;修改inp文件并建立有限元模板文件;输入真实的待识别量并生成inp文件,计算并获得相应节点加速度和杆件应变;模拟估计的待识别量响应;使用目标函数不断优化待识别量直到满足收敛条件,输出最终结果。本发明的主要优势在于:(1)识别钢桁架某一杆件刚度的同时,也可识别同一杆件的轴力;(2)传感器位置没有特殊要求,需识别轴力的杆件不必安装传感器;(3)传感器的数量需求较少。因此,本发明的应用前景较为广阔。

    一种基于混合元启发式算法的钢桁架结构损伤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89250A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911143390.7

    申请日:2019-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混合元启发式算法的钢桁架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属于元启发式算法在钢桁架损伤识别这一工程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四个步骤:建立钢桁架损伤结构的有限元模型,获取结构在外荷载作用下的加速度;使用混合算法计算加速度;构建钢桁架结构的目标函数;不断优化目标函数直到满足终止条件输出最优解。本发明综合两种算法的优点,兼顾全局搜索与局部搜索的平衡,使该混合算法有很好的精确性和鲁棒性;该算法采用自适应变异和交叉算子和随迭代次数而改变的动态参数,可以识别出损伤的存在,损伤的位置和损伤的程度,而且在噪声环境下,本发明方法仍可以较为精确的识别钢桁架结构的多处损伤。

    一种地下结构抗爆炸地冲击防护措施

    公开(公告)号:CN118745836A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0893976.X

    申请日:2024-07-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下结构防护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结构抗爆炸地冲击防护措施,包括地下结构;埋地防护层,埋地防护层设置在地下结构一侧,埋地防护层与地下结构之间留有间距;地表遮弹层,地表遮弹层设置在地下结构和埋地防护层上方,地表遮弹层与地下结构顶端、埋地防护层顶端之间留有间距。本发明能够降低地下结构的响应和损伤,提高地下结构内部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性。当埋地防护层在爆炸地冲击作用下发生破坏,可通过开挖沟槽重新铺设并回填土方,以实现埋地防护层的可更换性。本发明结构简单、施工便捷、造价低廉,能够有效降低地下结构在爆炸地冲击荷载下的损伤,具有较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种基于性能的非线性圆柱螺旋弹簧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46506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1911268761.4

    申请日:2019-12-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性能的非线性圆柱螺旋弹簧的设计方法,首先利用三维机械设计软件SolidWorks建立变距变径圆柱螺旋弹簧模型,然后将该模型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中计算生成INP文件,通过MATLAB优化判断与ABAQUS有限元计算之间的交互,最终达到在满足用户设定的约束条件时优化弹簧预设性能的目的。本发明使用梯度算法可以实现快速、连续、自动计算,避免重复建模,加快了非线性圆柱螺旋弹簧设计效率;本发明可依据用户自定义的非线性弹簧的性能进行设计,使其最大位移和最大应力不大于最大允许变形和最大允许应力,或满足一定的力‑变形关系,保证其性能的同时节省材料实现最优的经济效益。

    一种桁架结构刚度和轴力的结构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09694B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1911397775.6

    申请日:2019-12-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ATLAB‑ABAQUS交互条件下关于桁架结构刚度和轴力同时识别以评估结构损伤及预测剩余承载力的技术,属于结构损伤识别领域,主要包括四个步骤:建立钢桁架损伤结构的有限元模型;修改inp文件并建立有限元模板文件;输入真实的待识别量并生成inp文件,计算并获得相应节点加速度和杆件应变;模拟估计的待识别量响应;使用目标函数不断优化待识别量直到满足收敛条件,输出最终结果。本发明的主要优势在于:(1)识别钢桁架某一杆件刚度的同时,也可识别同一杆件的轴力;(2)传感器位置没有特殊要求,需识别轴力的杆件不必安装传感器;(3)传感器的数量需求较少。因此,本发明的应用前景较为广阔。

    一种疏油基地聚物复合发泡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03298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211189375.8

    申请日:2022-09-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疏油基地聚物复合发泡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发泡剂技术领域,复合发泡剂由发泡剂A和发泡剂B组成,其中,所述发泡剂A包括如下的重量的组分:水15~25份、食用胶0.1~0.15份和第一起泡剂0.3~0.6份;所述发泡剂B包括以下重量组分:水20~35份、第二起泡剂1~2.5份和稳泡剂1~1.5份。该发泡剂得到的预制泡沫与植物油、机油、脱模油、油性脱模剂等不相溶,成本较低、工艺简单、起泡效率高、泡沫稳定,节能环保且应用广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