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629095B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410643640.4
申请日:2014-11-06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漏磁原理的非接触式动力系统极性测试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磁场传感器、信号调理模块、A/D转换模块、处理模块,处理模块接收到包含磁场传感器采集的磁场瞬态变化数据的信号后,提取信号中的特征信号,并依据该特征信号判断获得对应姿控喷管电磁阀的动作特征,与弹上控制系统发出的动力系统姿控喷管电磁阀控制动作指令进行一致性比对,若采集的姿控喷管电磁阀的动作特征与弹上控制系统发出的动力系统姿控喷管电磁阀的控制动作指令比对一致,则认为系统极性正确。本发明的基于漏磁原理的非接触式动力系统极性测试装置能够有效识别对应电磁阀通电和断电过程,极性判断准确率高且不破坏测试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5629095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410643640.4
申请日:2014-11-06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漏磁原理的非接触式动力系统极性测试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磁场传感器、信号调理模块、A/D转换模块、处理模块,处理模块接收到包含磁场传感器采集的磁场瞬态变化数据的信号后,提取信号中的特征信号,并依据该特征信号判断获得对应姿控喷管电磁阀的动作特征,与弹上控制系统发出的动力系统姿控喷管电磁阀控制动作指令进行一致性比对,若采集的姿控喷管电磁阀的动作特征与弹上控制系统发出的动力系统姿控喷管电磁阀的控制动作指令比对一致,则认为系统极性正确。本发明的基于漏磁原理的非接触式动力系统极性测试装置能够有效识别对应电磁阀通电和断电过程,极性判断准确率高且不破坏测试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7675003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517340.7
申请日:2023-11-14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张明 , 张利彬 , 李旷代 , 郑小刚 , 张桉齐 , 谢尹政 , 付振坤 , 刘洋 , 何巍 , 付继伟 , 张志强 , 姜利 , 彭勇 , 刘金峰 , 吴亚东 , 穆洪斌 , 张昊 , 马运鹏 , 张熙
IPC: H04B10/25 , G02B6/38 , H01R13/629 , H01R13/627 , H01R13/52 , H01R13/502 , H01R13/659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应振动和辐射环境的快速插拔、光电链路稳定传输装置,包括传输单元、光电混合缆、回环插头;所述传输单元安装在车厢两端面,用于完成舱内、舱外设备的有线通信转接;所述传输单元包括舱外面板和舱内面板,所述舱内面板上设置光口、电口、网络接口,用于与舱内网络设备连接;所述舱外面板上设置连接器接口;两节车厢之间传输单元的连接器接口之间连接器及光电混合缆连接,回环插头安装在列车两端。
-
公开(公告)号:CN109325288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1811082517.4
申请日:2018-09-17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黄体圣 , 赵民 , 姜利 , 王鹏飞 , 孙勇强 , 王国辉 , 王雪梅 , 宁雷 , 刘佳佳 , 毕永涛 , 叶振信 , 曹熙炜 , 邵超 , 韩璐 , 张雯 , 宋磊 , 熊伟 , 宋剑爽 , 李芳 , 徐韡 , 王宗强
IPC: G06F30/15 , G06F111/04 , G06F111/06
Abstract: 一种基于不确定性优化的固体运载器总体参数确定方法及系统,构建固体运载器系统模型,包括优化变量和系统参数;根据固体运载器系统模型,建立确定性优化模型;建立固体运载器系统模型中优化变量和系统参数的偏差模型;根据固体运载器系统模型、确定性优化模型和偏差模型,建立不确定性优化模型;对确定性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求解结果;将求解结果作为不确定性优化模型的初值,对不确定性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到固体运载器总体参数。在总体参数设计时考虑研制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提高设计方案的稳健性和可靠性,使总体方案更具竞争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325288A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811082517.4
申请日:2018-09-17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黄体圣 , 赵民 , 姜利 , 王鹏飞 , 孙勇强 , 王国辉 , 王雪梅 , 宁雷 , 刘佳佳 , 毕永涛 , 叶振信 , 曹熙炜 , 邵超 , 韩璐 , 张雯 , 宋磊 , 熊伟 , 宋剑爽 , 李芳 , 徐韡 , 王宗强
IPC: G06F17/50
Abstract: 一种基于不确定性优化的固体运载器总体参数确定方法及系统,构建固体运载器系统模型,包括优化变量和系统参数;根据固体运载器系统模型,建立确定性优化模型;建立固体运载器系统模型中优化变量和系统参数的偏差模型;根据固体运载器系统模型、确定性优化模型和偏差模型,建立不确定性优化模型;对确定性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求解结果;将求解结果作为不确定性优化模型的初值,对不确定性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到固体运载器总体参数。在总体参数设计时考虑研制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提高设计方案的稳健性和可靠性,使总体方案更具竞争性。
-
公开(公告)号:CN217179416U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122890051.4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F42B15/3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新型复合材料的高强度分离钢索。所述分离钢索由内向外依次为芯材、防割护套、防热套;其中芯材和防割护套为一体化结构,组成分离钢索的承力构件‑‑绳索,采用芳纶纤维复合编织绳索;防热套作为分离钢索防热构件,采用石英纤维、芳纶纤维及防热涂料复合结构,最后与绳索套装而成。
-
公开(公告)号:CN204226526U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20642904.X
申请日:2014-10-31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机械式阻尼拉杆。为了克服现有薄壁金属管扩径法的阻尼杆适合于压杆结构,而不适合拉杆结构阻尼需要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包括钢管、连杆,钢管内孔一端为圆锥孔,另一端为直孔,直孔的内径与圆锥孔小端直径相等;钢管圆锥孔的大端与接头Ⅰ固定连接;连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圆锥体,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接头Ⅱ;圆锥体的外圆与钢管的圆锥孔尺寸相吻合;接头Ⅱ的一端为阶梯轴,且与钢管的直孔端滑动配合;接头Ⅰ上有与钢管内孔相通的径向泄压孔。其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性能可靠,使用便捷,对使用环境的适应性强,并且制造方法简单,成本低。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