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501409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329865.3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腔中心静脉血液净化导管装置,包括主导管、固定套、第一血液净化连接管、第二血液净化连接管和输送连接管,主导管内设有分隔板,分隔板将主导管的内腔分隔为第一血液引导腔、第二血液引导腔和输送引导腔,主导管的一端与固定套连接,固定套上还连接有第一血液净化连接管、第二血液净化连接管和输送连接管,输送连接管通过固定套与输送引导腔连通,第一血液净化连接管通过固定套与第二血液引导腔连通,第二血液净化连接管通过固定套与第一血液引导腔连通。本发明同时兼具中心静脉通路及血液净化功能,解决二次置管导致的出血及感染问题,能够降低血液再循环比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724850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1059710.8
申请日:2021-09-10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IPC: G16H40/20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急诊定位追溯管理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急诊定位追溯系统和医院信息系统;急诊定位追溯系统,与医院信息系统及其集成平台进行对接,以获取患者基本信息及就诊信息,包括感知层、数据层和应用层;感知层包括感知设备,对欲定位人员的位置信息、报警信息和感知设备的使用状态进行采集,将采集的信息与欲定位人员的患者基本信息和就诊信息进行绑定;数据层包括物联网中间件服务器,对采集的位置信息、报警信息和感知设备的使用状态进行传输和存储;应用层包括业务系统,根据位置信息、报警信息和感知设备的使用状态进行业务分析应用处理,结合电子围栏、地图引擎实现欲定位人员实时准确的定位追溯管理、人员分布和突发情况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8262492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517061.9
申请日:2024-04-28
Applicant: 北京大学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院院内无线报警快速响应方法及系统。在院内各区域安装报警按钮,在护士站和/或急救设备处安装应急标牌,在急救中心安装智能响应服务器;所有报警按钮和应急标牌形成自组织无线网,由主控节点连接智能响应服务器,智能响应服务器、区域负责人和急救中心的手机接入院内无线局域网,形成混合组网的急救网络架构。当报警按钮报警时,报警信息通过自组织无线网传输到智能响应服务器和应急标牌,智能响应服务器向区域负责人和急救中心的手机发送报警信息和规划急救路径,应急标牌通过声光提醒附近人员递送应急设备。本发明系统部署方便、覆盖范围完整,节省无线局域网络资源,有助于医护人员与急救设备及时响应,提高急救成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627559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2010554382.8
申请日:2020-06-17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预测患者死亡风险的系统,所述预测患者死亡风险的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其用于获取患者的病史、患者的生理学参数、患者的实验室参数,所述生理学参数包括患者的格拉斯哥评分、患者的心率、患者的收缩压、患者的氧饱和度,所述实验室参数包括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肌酐浓度、血钾浓度、血钠浓度、尿素含量、血小板计数、总胆红素浓度、D-二聚体水平、纤维蛋白原含量;以及计算患者死亡风险的模块,其用于将数据采集模块中的获取的上述信息进行计算,从而计算出患者7天死亡率(p)。
-
公开(公告)号:CN111627559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010554382.8
申请日:2020-06-17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预测患者死亡风险的系统,所述预测患者死亡风险的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其用于获取患者的病史、患者的生理学参数、患者的实验室参数,所述生理学参数包括患者的格拉斯哥评分、患者的心率、患者的收缩压、患者的氧饱和度,所述实验室参数包括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肌酐浓度、血钾浓度、血钠浓度、尿素含量、血小板计数、总胆红素浓度、D‑二聚体水平、纤维蛋白原含量;以及计算患者死亡风险的模块,其用于将数据采集模块中的获取的上述信息进行计算,从而计算出患者7天死亡率p。
-
公开(公告)号:CN115887807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506552.0
申请日:2022-11-28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IPC: A61M1/36 , A61M39/10 , A61M39/24 , A61B17/34 , A61M60/139 , A61M60/295 , A61M60/841 , A61M60/85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ECMO介入治疗的连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连接装置包括主导管和侧支导管;所述主导管的两端用于连接现有的ECMO管路;所述侧支导管包括密封片、固定管和封堵帽,所述固定管的一端与所述主导管的侧壁一体化成形、另一端与所述封堵帽密封连接,所述封堵帽用于封闭所述侧支导管;所述固定管与所述主导管相通,且两者之间呈倾斜式连接;所述密封片设置在所述固定管靠近所述封堵帽的一端,其用于防止外界气体进入所述固定管。本发明涉及医用装置技术领域,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容易出血进气、操作复杂、影响血流速、与现有ECMO管路适配性差等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062905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517217.4
申请日:2022-05-12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核生化应急救援训练的评估方法,具体方法如下:根据不同救援任务的类型,通过对医务人员在不同训练阶段下不同训练内容的各训练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并得到任务结果评分;训练内容包括应急救援任务基本操作、突发状况应对策略、对患者诊断治疗;训练指标包括完成时间、完成度、完成质量,具体包括准备阶段评估、初步诊断阶段评估、转运阶段评估、院内救治阶段评估和任务结果评估,最后基于任务完成总耗时、各训练指标完成度和完成质量综合评价得到任务结果评分。本发明的救援训练评估方法能够定量、准确地对救援训练进行评估,反映出薄弱的任务环节,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与练习。
-
公开(公告)号:CN221893635U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20697487.2
申请日:2024-04-07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按压式血糖试纸盒,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操控盒,所述操控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盒,所述放置盒的内部放置有试纸主体,所述操控盒的外壁滑动连接有按动杆,所述按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操控盒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一弹簧,通过设置干燥剂,当在通过试纸盒对血糖试纸进行按压使用时,为了提高血糖试纸在放置盒长时间放置的干燥效果,防止血糖试纸之间出现粘连的情况,降低血糖试纸从放置盒内按压顺畅性的情况,可以转动连接盖,将干燥剂放入到干燥盒内,在通孔的开设下,干燥剂挥发进入到放置盒内,对放置盒内湿润的空气进行干燥作用,达到提高血糖试纸在放置盒内长时间存放干燥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22167736U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20895241.6
申请日:2024-04-28
Applicant: 北京大学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院院内无线报警快速响应系统,包括报警按钮、应急标牌、主控节点、智能响应服务器、区域手机和中心手机,其中,报警按钮、应急标牌和主控节点采用无线链路形成自组织无线网,区域手机、中心手机和智能响应服务器接入医院院内无线局域网,主控节点连接智能响应服务器,形成混合组网的急救网络架构。当报警按钮报警时,通过自组织无线网向智能响应服务器和应急标牌传送报警信息,智能响应服务器向区域手机和中心手机发送报警信息和规划急救路径,应急标牌通过声光提醒附近人员递送应急设备。该系统部署方便、覆盖范围完整,节省无线局域网络资源,有助于医护人员与急救设备及时响应,提高急救成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218923389U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22845704.1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腔中心静脉血液净化导管装置,包括主导管、固定套、第一血液净化连接管、第二血液净化连接管和输送连接管,主导管内设有分隔板,分隔板将主导管的内腔分隔为第一血液引导腔、第二血液引导腔和输送引导腔,主导管的一端与固定套连接,固定套上还连接有第一血液净化连接管、第二血液净化连接管和输送连接管,输送连接管通过固定套与输送引导腔连通,第一血液净化连接管通过固定套与第二血液引导腔连通,第二血液净化连接管通过固定套与第一血液引导腔连通。本实用新型同时兼具中心静脉通路及血液净化功能,解决二次置管导致的出血及感染问题,能够降低血液再循环比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