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914782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075251.6
申请日:2021-01-20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IPC: A61D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食管黏膜持续微量灌注导管,食管黏膜持续微量灌注导管包括外鞘管和内芯管,外鞘管设有穿设通道,内芯管为柔性管且穿设于穿设通道内,内芯管的远端凸出于外鞘管的远端,内芯管的近端凸出于外鞘管的近端,内芯管能够相对外鞘管移动,以调节内芯管凸出于外鞘管的长度,内芯管的远端的为封闭结构,并且内芯管的远端设有多个灌注孔,多个灌注孔沿内芯管的周向间隔设置。由于内芯管为柔性管,在内芯管沿食管移动的过程中能够有效适应食管,避免对食管造成损伤,另外,利用多个形成在内芯管远端的侧壁上的灌注孔,能够有效保证将药液涂布到食管壁上,从而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562020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494894.X
申请日:2023-11-10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IPC: A01K67/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药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管内脏感知异常大鼠模型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通过对幼年大鼠给予规律食管酸刺激,调整速度、总量等,经过反复实验,发现了既能保持食管黏膜完整、不引起食管黏膜破损,又能诱发其中枢系统管理内脏感知区域的长时程变化的造模方法。大鼠成年后,给予食管内化学刺激,通过大鼠行为学模式的改变、中枢管理内脏感知区域关键通路NMDA通路受体的变化等特点,验证了食管内脏感知异常大鼠模型的建立。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得到的食管内脏感知异常大鼠模型制备方法简单、造模成本低,因此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416108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461785.6
申请日:2024-04-17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IPC: A61K35/741 , A23L33/135 , A61P15/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在改善和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改善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焦虑抑郁等情感障碍治疗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动物实验证明了Akk菌参与了大豆苷元‑雌马酚转化过程,因此,Akk菌可以直接或者被制成药品等形式应用于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焦虑抑郁等情感障碍,发现了Akk菌在改善和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中的新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214805675U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20150087.6
申请日:2021-01-20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管,用于食管黏膜持续微量灌注,该导管包括外鞘管和内芯管,外鞘管设有穿设通道,内芯管为柔性管且穿设于穿设通道内,内芯管的远端凸出于外鞘管的远端,内芯管的近端凸出于外鞘管的近端,内芯管能够相对外鞘管移动,以调节内芯管凸出于外鞘管的长度,内芯管的远端的为封闭结构,并且内芯管的远端设有多个灌注孔,多个灌注孔沿内芯管的周向间隔设置。由于内芯管为柔性管,在内芯管沿食管移动的过程中能够有效适应食管,避免对食管造成损伤,另外,利用多个形成在内芯管远端的侧壁上的灌注孔,能够有效保证将药液涂布到食管壁上,从而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219354201U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20640460.5
申请日:2023-03-28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IPC: A61B90/6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镜操作适用的护腰座椅,所述内镜操作适用的护腰座椅由椅背、椅座、腰腹固定组件、钢性固定结构、防爆可升降气杆和基底组成;所述腰腹固定组件由4根支撑条以及将所述支撑条包覆在内的高弹鱼丝网面护腰带组成,中间2条支撑条通过螺栓固定在钢性固定结构上,所述高弹鱼丝网面护腰带可环绕包覆整个腰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镜操作适用的护腰座椅轻便舒适,使用灵活,通过对腰背、腰腹进行支撑,避免上半身、上肢调整位置及用力时导致腰部肌肉扭伤甚至长此以往损伤脊椎。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