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281603B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211222019.1
申请日:2022-10-08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 天津中科虹星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同时期青光眼视功能障碍的智能验证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瞳孔的动态影像并进行影像预分析,确定瞳孔动态变化障碍时期;从切割数据库中调取与障碍时期匹配的预设拆割方式;按照预设拆割方式对瞳孔影像进行预拆割,构建每个预拆割影像的子影像层,得到总影像层;对每个子影像层进行第一验证,同时,对总影像层进行第二验证;基于第一验证结果以及第二验证结果,判定青光眼视功能障碍程度。通过确定障碍时期的拆割方式对影像进行预拆割,构建子影像层以及总影像层,且通过双重验证,便于精准得到青光眼视功能障碍程度,为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合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6103396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1323687.3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IPC: C12Q1/6886 , C12Q1/686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RMS引物、应用、毛母细胞瘤的PCR检测试剂、方法、试剂盒,涉及生物检测技术领域,毛母细胞瘤的PCR检测试剂包括:用于扩增第一目标基因的ARMS引物,以及荧光探针;ARMS引物包括第一序列段和第二序列段;第一序列段的核苷酸序列如下:SEQ ID NO.1:5’‑AGGGCTGGTTAATAGTGAGTGCT‑3’;第二序列段的核苷酸序列如下:SEQ ID NO.2:5’‑CCACCAAGGGAAGCAAATCACAGA‑3’;荧光探针的核苷酸序列如下:SEQ ID No.3:5’‑CCAGGCCATGTCCATAAAGC‑3’。本申请利用荧光技术对毛母细胞瘤的基因突变位点进行检测,仅需数小时即可完成检测,相比于传统的病理诊断,能够准确鉴别毛母细胞瘤和基底细胞癌。
-
公开(公告)号:CN118830965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310454585.3
申请日:2023-04-25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IPC: A61F9/00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可植入式支架,涉及生物医学工程技术领域,包括支撑结构和限位结构,支撑结构具有折叠状态和打开状态,当支撑结构处于打开状态时,支撑结构能够将巩膜静脉窦撑开并与巩膜静脉窦之间形成导流通道,限位结构固定于所述巩膜静脉窦的内壁,其一端与所述支撑结构相接,另一端穿过巩膜静脉窦的内壁并位于前房角中。本公开中,限位结构能够很好地将可植入式支架整体限定在巩膜静脉窦中,可植入式支架在植入巩膜静脉窦后基本不会产生移位和脱出的问题,从而保证可植入式支架在巩膜静脉窦中的安装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607360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110914399.4
申请日:2021-08-10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IPC: A61F9/007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药物定深输送装置,药物定深输送装置包括:具有容置结构的输送部,容置结构用于容置药剂,与容置结构相连的针头,以及套在针头上的定位部,定位部具有定位结构以及设置在其底端的刻度,定位结构包括第一定位结构和第二定位结构,第一定位结构和第二定位结构相对本体朝向本体的径向外侧翻转,第一定位结构与本体之间具有第一开口,第二定位结构与本体之间具有第二开口,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的开口朝向相对。本公开通过设置有定位结构和具有刻度的定位部,在对脉络膜与巩膜腔隙空间输送药剂的情况下,结合事先测量好的巩膜厚度,能够将定位部固定到期望位置,实现了高精度定深输送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281603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1222019.1
申请日:2022-10-08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 天津中科虹星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同时期青光眼视功能障碍的智能验证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瞳孔的动态影像并进行影像预分析,确定瞳孔动态变化障碍时期;从切割数据库中调取与障碍时期匹配的预设拆割方式;按照预设拆割方式对瞳孔影像进行预拆割,构建每个预拆割影像的子影像层,得到总影像层;对每个子影像层进行第一验证,同时,对总影像层进行第二验证;基于第一验证结果以及第二验证结果,判定青光眼视功能障碍程度。通过确定障碍时期的拆割方式对影像进行预拆割,构建子影像层以及总影像层,且通过双重验证,便于精准得到青光眼视功能障碍程度,为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合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5281602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1222018.7
申请日:2022-10-08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 天津中科虹星科技有限公司
IPC: A61B3/10 , A61B5/11 , A61B3/00 , G06N3/04 , G06N3/08 , G06V10/22 , G06V10/75 , G06V10/762 ,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V40/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青光眼的研究瞳孔对光反射障碍的动态分析系统,包括:参数指标获取模块,用于构建青光眼数据库,并获取青光眼参数指标;分析模型构建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青光眼参数指标以及青光眼研究动态指标,构建青光眼分析模型;瞳孔对光反射障碍分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青光眼分析模型进行目标瞳孔的分析,确定瞳孔对光反射异常。通过构建数据库,获取参数指标并与动态指标结合,构建模型进行动态分析瞳孔变化,保证确定瞳孔的分析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803273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010841341.7
申请日:2020-08-20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IPC: A61F9/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chlemm氏管扩张支架,包括:导管,导管的弧度与schlemm氏管弧度相同;支架,支架套设在导管外侧,支架与导管的曲率半径相同;引导头,引导头设置于导管的第一端;导管的直径小于schlemm氏管的内径;导管由弹性材料制成,支架由塑性材料制成。本发明的schlemm氏管扩张支架对schlemm氏管的扩张效果灵活可控,通过在小梁网上形成新的房水流出通道从而降低房水流出阻力,减少对小梁网的损伤、减少出血从而降低相关并发症、平稳降眼压。
-
公开(公告)号:CN115281602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222018.7
申请日:2022-10-08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 天津中科虹星科技有限公司
IPC: A61B3/10 , A61B5/11 , A61B3/00 , G06N3/0464 , G06N3/08 , G06V10/22 , G06V10/75 , G06V10/762 ,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V40/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青光眼的研究瞳孔对光反射障碍的动态分析系统,包括:参数指标获取模块,用于构建青光眼数据库,并获取青光眼参数指标;分析模型构建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青光眼参数指标以及青光眼研究动态指标,构建青光眼分析模型;瞳孔对光反射障碍分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青光眼分析模型进行目标瞳孔的分析,确定瞳孔对光反射异常。通过构建数据库,获取参数指标并与动态指标结合,构建模型进行动态分析瞳孔变化,保证确定瞳孔的分析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846597B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1910285923.9
申请日:2019-04-10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泪管,包括顺次相连的泪小管断口检测件、支撑件和引导件;泪小管断口检测件包括检测主体和膨胀体,检测主体上设有检测流体进口、检测流体通道、检测流体出口、膨胀流体进口和膨胀流体通道,膨胀体安装在检测主体上;支撑件被设置为用于支撑断裂的泪小管;引导件被设置为用于将支撑件的一端导入泪道。本公开的人工泪管的泪小管断口检测件可方便有效地检测到泪小管的断口。而且,支撑件的两端可分别由泪小管断口检测件和引导件引入泪道,使得支撑件支撑断裂的泪小管,有效降低了植入人工泪管的操作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846597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910285923.9
申请日:2019-04-10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泪管,包括顺次相连的泪小管断口检测件、支撑件和引导件;泪小管断口检测件包括检测主体和膨胀体,检测主体上设有检测流体进口、检测流体通道、检测流体出口、膨胀流体进口和膨胀流体通道,膨胀体安装在检测主体上;支撑件被设置为用于支撑断裂的泪小管;引导件被设置为用于将支撑件的一端导入泪道。本公开的人工泪管的泪小管断口检测件可方便有效地检测到泪小管的断口。而且,支撑件的两端可分别由泪小管断口检测件和引导件引入泪道,使得支撑件支撑断裂的泪小管,有效降低了植入人工泪管的操作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