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228796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490963.3
申请日:2023-05-05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学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CT图像椎弓根分割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其中,分割方法包括:获取带有分割标注掩膜的椎体模板CT图像和待分割椎体CT图像;获取将椎体模板CT图像配准到待分割椎体CT图像的变形场;基于变形场和分割标注掩膜,得到待分割椎体CT图像的分割掩膜;基于分割掩膜得到待分割椎体CT图像中整体椎弓根、椎弓根外层皮质骨和椎弓根内层松质骨的分割结果。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实现整体椎弓根、椎弓根外层皮质骨和椎弓根内层松质骨区域的准确分割和骨密度精确测量,以及无法准确测量椎弓根长度、宽度、高度三个径线方向最短距离,导致经椎弓根植入螺钉的尺寸和方向不准确,抗拔出能力差,脊髓神经损伤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228796B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490963.3
申请日:2023-05-05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学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CT图像椎弓根分割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其中,分割方法包括:获取带有分割标注掩膜的椎体模板CT图像和待分割椎体CT图像;获取将椎体模板CT图像配准到待分割椎体CT图像的变形场;基于变形场和分割标注掩膜,得到待分割椎体CT图像的分割掩膜;基于分割掩膜得到待分割椎体CT图像中整体椎弓根、椎弓根外层皮质骨和椎弓根内层松质骨的分割结果。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实现整体椎弓根、椎弓根外层皮质骨和椎弓根内层松质骨区域的准确分割和骨密度精确测量,以及无法准确测量椎弓根长度、宽度、高度三个径线方向最短距离,导致经椎弓根植入螺钉的尺寸和方向不准确,抗拔出能力差,脊髓神经损伤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21600124U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323534384.9
申请日:2023-12-25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脊柱矫形手术弯棒器,属于脊柱矫形手术技术领域,针对了弯曲后形成的若干弧度不在同一平面内;固定棒弧度无法准确控制;弧度所在位置无法与计划的椎弓根螺钉连接的位置匹配的问题,包括底板,底板顶面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上卡合有若干呈线性分布的弯棒竖杆,弯棒竖杆顶面中心处开设有顶孔,顶孔内部可拆卸连接有下压杆,下压杆底面固定有抵触球,弯棒竖杆外侧壁一侧面开设有卡合口;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多个弯棒竖杆和侧口,使得在多次弯棒操作过程中,能够保证折弯后形成的若干弧度处于同一个平面内。同时又通过多卡合口设计,便于个性化选择弧度所在棒的位置和弧度大小,提高了固定棒的弯曲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19814423U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22318345.9
申请日:2023-08-29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IPC: A61F2/4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后植骨型可撑开椎间融合器,属于椎间融合器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椎间融合器在植入时的锤击操作中骨颗粒容易漏出,以及由于融合器的前凸角和高度与椎间隙不匹配出现终板损伤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上翻板、底座、滑块和盖板,上翻板和底座转动连接,滑块与底座滑动连接,用于调整上翻板和底座之间的张开角度,盖板位于上翻板和底座的同一侧,并同时与上翻板和底座连接,盖板能够遮挡上翻板和底座的撑开空间;上翻板的底部设有多个限位槽,限位槽能够限制滑块沿底座的移动,上翻板上设有第一植骨窗,底座上设有第二植骨窗。本实用新型能够避免骨颗粒漏出,同时椎间融合器前凸角和高度与椎间隙更匹配,避免了终板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221888363U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323248387.6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腰椎椎间隙撑开器,属于腰椎撑开技术领域,主要针对现有钛合金固定棒支撑开腰椎间隙的方法增加了医疗费用,阻挡了手术操作,增加了骨质损伤风险,以及无法撑开过窄椎间隙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底块,底块内侧壁底面固定有卡合齿,底块外侧壁活动卡合有滑套,滑套顶面一侧固定有限位器,限位器内侧壁顶部转动连接有卡合斜杆,卡合斜杆的一端为斜面,卡合斜杆的一端与卡合齿卡合;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与相邻两个椎体内的椎弓根螺钉进行连接,以及卡合齿和卡合斜杆,使得能够根据腰椎间隙撑开大小不同的需求进行调整,避免了使用传统钛合金固定棒进行撑开时出现上述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9983022U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22731213.9
申请日:2023-10-12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参考上关节突的关节面的胸椎置钉导向器,属于胸椎经椎弓根置钉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常规置钉的导向工具无法满足畸形患者的徒手置钉需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上转动体、下底座和手柄,上转动体至少为多半球体,下底座包括下壳体和3个定位支腿,下壳体内设有球窝,上转动体能够在球窝内转动,手柄的一端与上转动体连接,另一端用于握持,手柄的长轴方向为置钉的参考方向;下壳体包括第二壳体,第二壳体的底部设有连接柱,定位支腿的一端与连接柱转动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3个定位支腿的自由端能够确定一个平面,平面为上关节突的关节面。本实用新型可以排除脊柱畸形患者胸椎旋转以及后凸的影响,提高了置钉的准确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