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细颗粒物PM2.5影响因子解析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415933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24987.9

    申请日:2025-0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气细颗粒物PM2.5影响因子解析方法和装置,属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在目标时间段内的多源异构数据,多源异构数据包括大气细颗粒物PM2.5浓度的空间分布数据、自然环境类数据和社会经济活动类数据;对多源异构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预设时空分辨率的网格数据,网格数据包括PM2.5浓度的网格数据和PM2.5的各影响因子的网格数据;将PM2.5浓度的网格数据和各影响因子的网格数据输入至预先训练的影响因子分析模型,得到影响因子分析模型输出的各影响因子的空间分布格局。本发明能够充分考虑多因素的非线性‑动态效应,对各影响因子进行定量解析,提高了PM2.5影响因子解析的精准性。

    大气细颗粒物PM2.5影响因子解析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41593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510024987.9

    申请日:2025-0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气细颗粒物PM2.5影响因子解析方法和装置,属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在目标时间段内的多源异构数据,多源异构数据包括大气细颗粒物PM2.5浓度的空间分布数据、自然环境类数据和社会经济活动类数据;对多源异构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预设时空分辨率的网格数据,网格数据包括PM2.5浓度的网格数据和PM2.5的各影响因子的网格数据;将PM2.5浓度的网格数据和各影响因子的网格数据输入至预先训练的影响因子分析模型,得到影响因子分析模型输出的各影响因子的空间分布格局。本发明能够充分考虑多因素的非线性‑动态效应,对各影响因子进行定量解析,提高了PM2.5影响因子解析的精准性。

    一种水生态调查的沉积物采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41351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572393.3

    申请日:2024-1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采样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生态调查的沉积物采样装置,包括顶盘,所述顶盘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左半管,所述左半管的一侧边铰接有右半管,所述左半管和右半管可合拢为一根整管,且左半管和右半管靠近顶盘的外表面均贯穿固定安装有单向阀,还包括用于对左半管和右半管进行固定的采样头,所述采样头为锥形管状结构。本发明通过管状收容袋对沉积物进行收集,以便在采样完成打捞起本装置,并打开右半管后,可以直接使用扎带扎紧管状收容袋的袋口,直接将管状收容袋与其内部的沉积物一起提出左半管,方便对采集的沉积物样品进行收集,通过管状收容袋对沉积物进行包裹收集,方便后续直接对沉积物进行打包转运。

    一种海洋碳汇检测用采泥设备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37496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538740.0

    申请日:2024-10-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采泥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海洋碳汇检测用采泥设备,包括沉筒,所述沉筒的底壁贯穿开设有多个落水孔,所述沉筒靠近顶端的圆周外表面等距开设有三个挂孔,所述沉筒下表面的圆周方向等距贯穿开设有多个通孔。本发明通过受压板下移带动驱动杆下移,驱动杆带动固定块下移,固定块通过导槽和压杆带动驱动齿轮转动,驱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从动齿轮通过空心轴带动取样筒转动,取样筒通过取样缺口将海底的泥土铲到其内部,并且与安装筒密封将样品泥土留在取样筒的内部,通过本装置使得在海洋碳汇检测采泥时,无需复杂的机械装置,大大降低了海洋碳汇检测的采样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