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83108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0851877.0
申请日:2023-07-12
Applicant: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IPC: A61C13/235 , A61C8/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种植体与覆盖义齿之间的非接触连接装置,涉及口腔医学领域,包括种植体和覆盖义齿,所述覆盖义齿包括连接在一起的人工牙和基托,所述基托的内部设置有电磁铁,所述种植体的顶部连接有永磁铁,多个所述种植体和所述永磁铁均埋入牙床内,所述覆盖义齿通过磁铁吸引力连接在所述牙床上。本发明种植体与覆盖义齿之间采用非接触式连接,不使用基台穿出牙龈的情况下,通过磁铁吸引力实现种植体对义齿的固位和支撑,即种植体在完全埋入的状态下发挥功能作用,这样可有效避免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09350278A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811324877.0
申请日:2018-1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C13/0013 , A61C13/0016 , A61C19/0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激光的人工牙冠咬合面耐磨度无形变定量调节方法,有步骤:1)用激光在人工牙冠咬合面制备若干个微孔;2)将液态光敏树脂涂布于微孔表面;3)用超声振动头抵住微孔以外区域,使液态光敏树脂完全填充所有的微孔孔腔;4)用光敏固化灯照射微孔区域,待液态光敏树脂初步凝固后,去除孔外液态光敏树脂形成的多余杂质;5)再次用光敏固化灯照射,直至所有液态光敏树脂完全固化;6)表面抛光。本发明能在不改变人工牙冠现有咬合接触的前提下,快速定量调节牙冠咬合面表面耐磨度,与个体对颌牙齿相适应,并大幅度提高强化材料与牙冠咬合面本体材料之间的结合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379207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317864.1
申请日:2023-10-12
Applicant: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IPC: A61C13/00 , G06F30/10 , A61C13/08 , A61C9/00 , G06F113/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动义齿压力模型的数字化生成方法,涉及口腔医学领域。包括:S1:获取使用数字化口内扫描技术所得到的患者牙列、剩余牙槽嵴黏膜,以及义齿覆盖区域的表面三维数据,作为工作模型数据;S2:根据获取的三维数据与颌位关系设计导板并进行3D打印得到导板;S3:获取利用导板和探针所得到的患者口内的黏膜变形量;S4:根据患者口内的黏膜变形量对口内扫描获取的工作颌模型三维数据进行变形操作,得到最终的活动义齿压力模型。本发明提高了口内扫描获取牙列缺损、牙列缺失患者软组织功能状态下表面形态的准确性,减少了印模和模型材料的消耗,有助于获得患者更高的义齿戴用舒适度和满意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983108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851877.0
申请日:2023-07-12
Applicant: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IPC: A61C13/235 , A61C8/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种植体与覆盖义齿之间的非接触连接装置,涉及口腔医学领域,包括种植体和覆盖义齿,所述覆盖义齿包括连接在一起的人工牙和基托,所述基托的内部设置有电磁铁,所述种植体的顶部连接有永磁铁,多个所述种植体和所述永磁铁均埋入牙床内,所述覆盖义齿通过磁铁吸引力连接在所述牙床上。本发明种植体与覆盖义齿之间采用非接触式连接,不使用基台穿出牙龈的情况下,通过磁铁吸引力实现种植体对义齿的固位和支撑,即种植体在完全埋入的状态下发挥功能作用,这样可有效避免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7379207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311317864.1
申请日:2023-10-12
Applicant: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IPC: A61C13/00 , G06F30/10 , A61C13/08 , A61C9/00 , G06F113/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动义齿压力模型的数字化生成方法,涉及口腔医学领域。包括:S1:获取使用数字化口内扫描技术所得到的患者牙列、剩余牙槽嵴黏膜,以及义齿覆盖区域的表面三维数据,作为工作模型数据;S2:根据获取的三维数据与颌位关系设计导板并进行3D打印得到导板;S3:获取利用导板和探针所得到的患者口内的黏膜变形量;S4:根据患者口内的黏膜变形量对口内扫描获取的工作颌模型三维数据进行变形操作,得到最终的活动义齿压力模型。本发明提高了口内扫描获取牙列缺损、牙列缺失患者软组织功能状态下表面形态的准确性,减少了印模和模型材料的消耗,有助于获得患者更高的义齿戴用舒适度和满意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350278B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1811324877.0
申请日:2018-1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激光的人工牙冠咬合面耐磨度无形变定量调节方法,有步骤:1)用激光在人工牙冠咬合面制备若干个微孔;2)将液态光敏树脂涂布于微孔表面;3)用超声振动头抵住微孔以外区域,使液态光敏树脂完全填充所有的微孔孔腔;4)用光敏固化灯照射微孔区域,待液态光敏树脂初步凝固后,去除孔外液态光敏树脂形成的多余杂质;5)再次用光敏固化灯照射,直至所有液态光敏树脂完全固化;6)表面抛光。本发明能在不改变人工牙冠现有咬合接触的前提下,快速定量调节牙冠咬合面表面耐磨度,与个体对颌牙齿相适应,并大幅度提高强化材料与牙冠咬合面本体材料之间的结合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236717A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910500479.8
申请日:2019-06-11
Applicant: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口腔保健装置的设计制作方法:有步骤:扫描个体口腔内牙列、牙龈的三维数据;设计并3D打印个别托盘;个别托盘内表面上,均设置有阵列微孔;设置阵列微孔在托盘内部形成通道,并汇聚于前牙区的手柄处的中央管道;设置中央管道通过软管与口腔外的水泵连通;通过水泵将溶液泵至每一个微孔,喷射出的水流作用于牙齿、牙列和牙龈;通过水泵压力调节阀,用户能自行控制所有微孔喷出水流的整体流速。本发明能同步实现牙齿、牙列、牙龈的表面清洁,牙齿脱敏、再矿化与美白,并对牙龈产生按摩作用。通过3D打印的个性化托盘实现水流喷射速度的精确调节,可替代传统的刷牙、冲牙、脱敏和美白的分体装置,提高应用效果和效率。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