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022391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011042044.2
申请日:2020-09-28
Applicant: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IPC: A61C8/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牙齿种植与修复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预成帽及种植固定修复咬合记录制取的方法。预成帽包括本体,本体的相对两端分别具有安装部和连接部,安装部用于承载咬合记录材料,连接部用于连接愈合基台;其中,连接部与愈合基台可拆卸地相连接。通过连接部与愈合基台相连接,并通过安装部承载咬合记录材料,即咬合记录材料通过本体稳定地支撑在患者缺牙区愈合基台上部,待患者咬合后可获取咬合记录,即可便捷地获取精确、稳定的咬合记录。
-
公开(公告)号:CN119026474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124077.X
申请日:2024-08-15
Applicant: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IPC: G06F30/27 , G06N3/0475 , G06N3/09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判别生成对抗网络模型的面部形态智能预测方法及系统,属于口腔医学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双判别生成对抗网络模型进行面部形态预测,双判别生成对抗网络模型包括基于膨胀卷积的生成器和全局‑局部判别模型,全局‑局部判别模型包括全局判别器和局部判别器。在生成器中使用膨胀卷积,能够在捕捉更多上下文信息的同时不增加计算复杂度;利用双判别器对抗学习网络模型,能够在评估生成图像的整体形态与真实图像的一致性,确保面部整体结构的自然度和合理性的同时,聚焦于面部下三分之一的细节,以精确判断全口义齿造成的细微凸凹变化是否符合真实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1658200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010632424.5
申请日:2020-07-02
Applicant: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IPC: A61C13/007 , A61C13/113 , A61C13/225 , A61C19/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全口义齿咬合辅助检查调整器及全口义齿咬合调整方法。全口义齿咬合辅助检查调整器包括定位板、固定支架以及调节件,定位板用于设置在上颌全口义齿上;固定支架用于设置在下颌全口义齿上,且与下颌全口义齿的相对基托舌侧中央相连接;调节件设置在固定支架上,且位于固定支架的中心位置处,上颌全口义齿与下颌全口义齿咬合时,调节件与定位板相接触;其中,调节件的至少部分相对于固定支架沿靠近或远离定位板的方向可移动地设置。通过逐渐调整调节件的位置,可以逐渐准确确定咬合高点或者干扰点,避免因为上颌全口义齿和下颌全口义齿的基底不稳导致的误判,最终实现上颌全口义齿和下颌全口义齿稳定正确的咬合。
-
公开(公告)号:CN111210511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010052746.2
申请日:2020-01-17
Applicant: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嵌合式牙种植手术导板的设计制作方法,有步骤:拍摄患者CT,获骨牙三维体数据;口内三维扫描或扫描石膏模型获牙齿、牙龈三维表面数据;将两部分数据融合;用牙齿长轴定位种植体;提取缺牙区近远中邻牙牙冠数据,牙冠数据表面均匀增厚1‑2mm,作为导板的固位部分;将缺失牙(牙合)面修改为与替代体长轴垂直的平面;生成导板引导部分;将固位部分与引导部分融合,初步生成种植导板三维模型;将导板从牙合面的唇颊侧边界分为唇颊与舌腭两部分;在两部分之间设计3‑4个插销固位结构;完成设计。本发明能充分利用近远中邻牙的轴面倒凹,基于少量牙齿实现导板坚强固位,提高导板应用精度和稳定性,并可提高牙种植导板引导手术的成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471507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644974.7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口腔修复全冠预备体的评估方法及装置,属于牙科医学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全冠预备体的三维模型;在所述三维模型中,根据所述全冠预备体的轴面、后牙咬合面、前牙切端和舌面窝选择目标测量区域,目标测量区域包括多个;根据全冠预备体的三维模型构建全冠预备体的剖面,全冠预备体的剖面包括横剖面和纵剖面;根据目标测量区域和全冠预备体的横剖面计算全冠预备体的第一类参数的评估值,根据目标测量区域和全冠预备体的纵剖面计算全冠预备体的第二类参数的评估值,并基于第一类参数的评估值和第二类参数的评估值确定全冠预备体的评估结果。该方法提高了全冠预备体的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且评估结果重复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6687884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783690.1
申请日:2023-06-29
Applicant: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IPC: A61K9/70 , A61K45/06 , A61K35/28 , A61K31/519 , A61K31/167 , A61K47/36 , A61K47/42 , A61P1/02 , A61P31/02 , A61P31/10 , A61M3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口腔溃疡治疗的多功能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生物医用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用于口腔溃疡治疗的多功能微针贴片,由基底和在基底一侧上阵列分布的微针组成;所述微针负载药物A和药物B,所述基底负载药物C。本发明的多功能微针贴片依据次序释药原理,基底先溶解释放药物,达到止疼作用,微针继续留在口腔粘膜中缓慢溶胀和释放药物,达到修复作用,以解决现有口腔溃疡多病因、药物无法在口腔内长时间停留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306283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62463.4
申请日:2023-03-14
Applicant: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能微压口腔黏膜形态预测方法及系统,涉及口腔三维扫描技术领域,三维扫描获取患者的静态牙龈牙槽黏膜数据,通过个别托盘印模技术获得功能微压黏膜数据,将两数据进行配准;在口内静态黏膜数据上选取特征点,将特征点复制到功能微压黏膜数据上,构建特征模板;根据获取的特征点数据,训练特征模板,构建弹性变形预测模型;将待预测的患者的口内静态黏膜数据输入弹性变形预测模型,得到特征点坐标;基于特征点坐标,将点云数据中包括特征点在内的所有需变形的点进行计算,预测功能微压黏膜形态。本发明提供的功能微压黏膜预测方法及系统能够解决口腔直接三维扫描无法获取牙列缺损或缺失患者无牙区功能微压黏膜形态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432490B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111328594.5
申请日:2021-11-10
Applicant: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IPC: A61L27/18 , A61L27/12 , A61L27/24 , A61L27/54 , B29C64/393 , B33Y10/00 , B33Y50/02 , B33Y70/10 , B33Y8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D打印材料,该材料包括趋化因子、负载促成骨因子的聚多巴胺包裹的纳米羟基磷灰石颗粒和胶原;将负载促成骨因子的聚多巴胺包裹的纳米羟基磷灰石颗粒分散于趋化因子溶液中,加入胶原溶解后,获得所述3D打印材料,该材料能够通过时间与空间的精准调控实现对MSCs趋化、促成骨因子的按需递送,降低材料的总载药量,减小副作用,降低成本,促进高效成骨。
-
公开(公告)号:CN114432498B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111051319.3
申请日:2021-09-08
Applicant: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骨修复材料,包括促成骨因子1、羟丁基壳聚糖和负载促成骨因子2的聚多巴胺包裹的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负载促成骨因子2的聚多巴胺包裹的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和羟丁基壳聚糖分散于促成骨因子1溶液中获得所述骨修复材料;所述骨修复材料植入体内后,羟丁基壳聚糖凝胶化并释放促成骨因子1;通过近红外光照射可控制促成骨因子2从负载促成骨因子2的聚多巴胺包裹的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中释放出来。本申请的骨修复材料实现了对成骨过程的时空序列调控,通过时间与空间的精准调控实现对促成骨因子的按需递送,促进高效成骨,从而降低药物副作用并有效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591905B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338560.2
申请日:2022-04-01
Applicant: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IPC: C12N5/078 , C12N5/0775 , C12N5/077 , A61K35/28 , A61P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人红细胞制备凋亡囊泡的方法,通过采集人静脉血后分离红细胞并体外添加红细胞凋亡诱导药物诱导其快速凋亡,从而产生大量的凋亡囊泡,通过梯度离心法进行分离得到的凋亡囊泡。凋亡囊泡的制备方法简单,且时间短、产量高,并可以进行快速检测,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凋亡囊泡可促进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向分化,从而提高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成骨能力,达到促进骨再生的目的,在应用于促进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向分化药物的制备和骨缺损治疗方面有着较广阔的开发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