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HCFCs和HFCs省级和网格化排放清单计算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952296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311350259.4

    申请日:2023-10-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HCFCs和HFCs省级和网格化排放清单计算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确定所研究的省的清单核算边界;识别该省涉及HCFCs和HFCs的生产活动和相关消费行业,以及气体种类;采用涉及HCFCs和HFCs的各行业的排放量计算公式,计算该省各行业的HCFCs和HFCs排放量;采用各行业的HCFCs和HFCs排放量,计算该省所有行业的HCFCs和HFCs排放总量;采用基于ArcGIS的网格化排放清单计算方法,计算该省网格化排放清单,并绘制网格化排放清单分布图。本发明可以为评估执行《蒙特利尔议定书》减少HCFCs和HFCs排放的有效性、预测未来环境影响及规划减排路线提供技术支持,为国家应对臭氧层保护和气候变化、开展国际谈判以及制定相关排放管控措施提供科技支撑。

    痕量有机气体预处理设备及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58375B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0363158.5

    申请日:2021-04-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体分析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痕量有机气体预处理设备及处理方法。设备包括除水装置、除二氧化碳装置、流量控制装置、加热控制装置、制冷装置、捕集装置、多位选择阀、多通双位阀及捕集阱控制阀。捕集装置包括第一热电偶、第二热电偶、第一冷盘、第二冷盘及捕集阱。多位选择阀、除水装置、多通双位阀、捕集阱控制阀及捕集阱通过气体管路依次相连,多通双位阀还与除二氧化碳装置相连,捕集阱与加热控制装置通过导线相连。流量控制装置位于除水装置与多位选择阀之间,或与捕集阱控制阀相连。制冷装置的冷端与第一冷盘相连,且制冷装置的冷端、捕集装置均经保温材料包裹。该设备能够提高痕量有机气体分析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痕量有机气体预处理设备及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58375A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110363158.5

    申请日:2021-04-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体分析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痕量有机气体预处理设备及处理方法。设备包括除水装置、除二氧化碳装置、流量控制装置、加热控制装置、制冷装置、捕集装置、多位选择阀、多通双位阀及捕集阱控制阀。捕集装置包括第一热电偶、第二热电偶、第一冷盘、第二冷盘及捕集阱。多位选择阀、除水装置、多通双位阀、捕集阱控制阀及捕集阱通过气体管路依次相连,多通双位阀还与除二氧化碳装置相连,捕集阱与加热控制装置通过导线相连。流量控制装置位于除水装置与多位选择阀之间,或与捕集阱控制阀相连。制冷装置的冷端与第一冷盘相连,且制冷装置的冷端、捕集装置均经保温材料包裹。该设备能够提高痕量有机气体分析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真空装置
    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812618U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20686445.5

    申请日:2021-04-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析仪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真空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真空装置,包括外壳、导温盘、环形圆板、腔体及氦气制冷机。其中,腔体和导温盘分别安装于环形圆板的两面,且腔体的内腔与环形圆板的内圆相通;氦气制冷机的冷头贯穿腔体及环形圆板的内圆,并与导温盘相抵;外壳套设于环形圆板的导温盘面,与氦气制冷机配合形成密闭结构。该装置缩短了腔体长度,而且氦气制冷机的冷头与导温盘直接连接,提高了热传导效率和装置的集成度。并且氦气制冷机相较于传统份的含卤冷媒制冷机更加小巧轻便、稳定性更高。而且制冷温度更低,能够满足严苛的制冷需求,也能够有效避免冷媒泄露,不会对真空装置造成污染。

    气路控制多位阀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806497U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20681775.5

    申请日:2021-04-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分析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气路控制多位阀,其包括外壳、阀芯及驱动器。其中阀芯横截面为圆形,沿圆周设置多个内凹的流道,流道之间具有间隔部。外壳上设有多个开孔并套设于阀芯外部,间隔部紧贴外壳内壁。当阀芯在驱动器的带动下于外壳内转动时,开孔与流道能够形成以下位置关系:a)单个流道对应两个开孔;b)单个流道对应一个开孔。通过阀芯的转动即可实现单阀控制复杂的工作流程中气路的连接与密封,无需连接多个阀门。该多位阀的使用能够大大降低系统的复杂性、减少成本,且有利于设备后期的维护保养。

    气体捕集和分离装置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782538U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20680236.X

    申请日:2021-04-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分析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气体捕集和分离装置,其包括捕集阱、第一热电偶、第二热电偶、第一冷盘及第二冷盘。捕集阱包括两个直管部分和连接它们的弯管部分,其中弯管部分设有绝缘层,第一热电偶的测温探头位于绝缘层内并紧贴于弯管部分,第二热电偶的测温探头位于冷盘被所述弯管部分环绕的区域,且弯管部分及第二热电偶的测温探头夹于第一冷盘与第二冷盘之间。该装置降低了制冷设备的能耗,且提高了捕集阱的捕集和解吸效率,且该装置各个结构独立可拆卸,便于保养、维修和更换。

    气体捕集装置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811920U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20686526.5

    申请日:2021-04-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分析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气体捕集装置,其包括第一导温板、第二导温板、捕集阱、热电偶、加热装置、氦气制冷机及保温隔水装置。捕集阱包括两个直管部分和连接它们的弯管部分,其中弯管部分设有绝缘层,热电偶的测温探头位于绝缘层内并紧贴于弯管部分,加热装置的加热处安装于直管部分上。第一导温板的一面安装在氦气制冷机的冷头上,另一面配合第二导温板将捕集阱的弯管部分夹在中间。保温隔水装置将冷头、第一导温板、第二导温板、捕集阱的弯管部分、加热装置的加热处及至少部分直管部分罩设住形成密闭结构。该装置进行捕集的过程中,无需真空系统,提高了装置的集成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