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632772B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1611105534.6
申请日:2016-12-05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C08F116/12 , C08F2/44 , C08F2/48 , C09K19/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乙烯基醚‑硫醇紫外光固化体系制备聚合物分散液晶膜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可聚合单体和与可聚合单体的折射率相匹配的液晶按照3:7‑6:4的质量比混合,并且加入紫外光引发剂,其中可聚合单体为乙烯基醚单体和硫醇单体,控制双键和巯基的摩尔比为0.8:1‑1.2:1,紫外光引发剂的加入量为可聚合单体总质量的3.0%‑5.0%;搅拌均匀后,将混合体系灌入用两片镀有氧化铟锡的导电玻璃制成的液晶盒中;将灌好的液晶盒在紫外光下照射3‑20min,紫外聚合后制备成聚合物分散液晶薄膜。本发明所用的聚合单体不易挥发、毒性低、刺激性小;具有较低的驱动电压、较快的响应速度和较高的对比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363175B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1811593970.1
申请日:2018-12-25
Applicant: 北京大学 ,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IPC: C08J3/28 , C08J3/24 , C08L101/12 , C08L75/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氨酯丙烯酸酯‑硫醇型聚合物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将液晶材料、聚氨酯丙烯酸酯、硫醇交联剂及光引发剂混合均匀,置于一定光强的紫外光下辐照固化;固化结束后将其浸泡于溶剂中以除去液晶分子,再将其干燥即可得到聚氨酯丙烯酸酯‑硫醇型聚合物纳米颗粒。该方法利用传统的聚合物诱导相分离的原理,采用新型的液晶/聚合物复合材料体系,制备了一系列尺寸在100~500nm之间可控的聚氨酯丙烯酸酯‑硫醇型聚合物纳米颗粒。
-
公开(公告)号:CN110256811B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910407358.9
申请日:2019-05-15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C08L63/00 , C08L29/10 , C08K5/10 , C08K5/315 , C08J5/18 , C08G59/22 , C08G59/66 , C08F116/12 , G02F1/1337 , G02F1/137 , G02F1/13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液晶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紫外分步聚合制备低驱动电压的液晶调光膜的方法。具体制备步骤包括:将液晶材料、环氧单体、环氧固化剂、促进剂、液晶性紫外光可聚合单体、引发剂和间隔粒子混合均匀,获得各向同性液体材料;将所述各向同性液体材料置于镀有氧化铟锡的导电膜中间制成薄膜;对所述薄膜进行热聚合,形成多孔高分子基体,获得导电薄膜;对所述导电薄膜施加电场,使液晶分子处于垂直取向状态,再对导电薄膜进行紫外光聚合,在网孔内部构筑垂直取向的高分子网络,获得所需的电控液晶调光膜。通过本发明获得的液晶调光膜,电光特性优异,并具备良好的柔韧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307966B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1710617911.2
申请日:2017-07-26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电压驱动电控液晶调光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调光膜包括液晶盒或液晶薄膜以及灌注在液晶盒或液晶薄膜之中的各向同性液体;所述各向同性液体由30.0~80.0wt%的混合液晶、20.0~70.0wt%的可聚合单体以及可聚合单体总质量的1.0~6.0wt%的引发剂混合配制得到。本发明优点是:通过引入正性高介电各向异性液晶获得低电压驱动电控调光膜,而网孔改变较小,两片基板之间粘结力大,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1363175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1811593970.1
申请日:2018-12-25
Applicant: 北京大学 ,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IPC: C08J3/28 , C08J3/24 , C08L101/12 , C08L75/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氨酯丙烯酸酯-硫醇型聚合物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将液晶材料、聚氨酯丙烯酸酯、硫醇交联剂及光引发剂混合均匀,置于一定光强的紫外光下辐照固化;固化结束后将其浸泡于溶剂中以除去液晶分子,再将其干燥即可得到聚氨酯丙烯酸酯-硫醇型聚合物纳米颗粒。该方法利用传统的聚合物诱导相分离的原理,采用新型的液晶/聚合物复合材料体系,制备了一系列尺寸在100~500nm之间可控的聚氨酯丙烯酸酯-硫醇型聚合物纳米颗粒。
-
公开(公告)号:CN106773234B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611165277.5
申请日:2016-12-16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G02F1/1334 , G02F1/1333 , G02F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屏蔽近红外光功能的温控调光膜,所述液晶调光膜包括高分子网络骨架和液晶分子,所述高分子网络骨架由聚合物分散液晶网络结构与聚合物稳定液晶网络结构组成,所述高分子网络骨架包括含有网孔的的高分子基体,所述网孔内部有垂直排列的高分子网络;所述液晶分子分散在高分子网络骨架内部,且具有近晶相(SmA)~胆甾相(N*)的转变;所述骨架和所述液晶分子之间分散有纳米粒子,所述纳米粒子在800‑3000nm具有吸收。本发明采用分步聚合的方法,在两片基板之间构建了PD&SLC的网络结构,极大的提升了两片基板之间的粘结强度,并极大的提高了温控液晶调光膜的隔热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256810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403176.4
申请日:2019-05-15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C08L63/00 , C08L29/10 , C08K5/10 , C08K5/315 , C08J5/18 , C08G59/22 , C08G59/66 , C08F116/12 , G02F1/1337 , G02F1/137 , G02F1/13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液晶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驱动电压的电控液晶调光膜。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控液晶调光膜,按质量分数,配方包括:25.0%~60.0%的液晶材料,1.0%~10.0%的液晶性紫外光可聚合单体,质量为液晶性紫外光可聚合单体和液晶材料总质量的0.1%~5.0%的引发剂,20.0%~30.0%的环氧单体,20.0%~30.0%的环氧固化剂,质量为环氧单体和环氧固化剂总质量的1.0%~10.0%的热固化促进剂,0.1%~5.0%的间隔粒子。通过本发明获得的液晶调光膜,电光特性优异,并具备良好的柔韧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752879A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711069276.5
申请日:2017-11-03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G02F1/1334 , G02F1/13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屏蔽近红外光的电控调光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调光膜包括高分子网络、液晶分子和纳米粒子;所述液晶分子分散在所述高分子网络内部;所述高分子网络和所述液晶分子之间分散有纳米粒子;所述纳米粒子在780nm~3000nm近红外波段具有吸收。本发明通过在聚合物分散液晶电控调光膜中掺杂可屏蔽近红外光的纳米粒子,所制备的电控调光膜在开态下可屏蔽95%以上的780nm~3000nm波段的近红外光。所提供的制备方法有效的提升电控调光膜的隔热性能,使其在建筑节能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581775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710909962.2
申请日:2017-09-29
Applicant: 北京大学 , 南京北大产业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2F1/13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低驱动电压的电控调光膜,所述液晶调光膜包括胆甾相液晶和聚合物微球,所述胆甾相液晶连续分布,所述聚合物微球分散在胆甾相液晶中。本发明还公开了该种薄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双稳态薄膜可以广泛应用于建筑节能门窗薄膜、写字板、电子纸及其相关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06405916B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611165317.6
申请日:2016-12-16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G02F1/1334 , G02F1/13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式电控液晶调光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液晶调光膜包括高分子网络骨架和向列相液晶分子,所述高分子网络骨架由聚合物分散液晶网络结构与聚合物稳定液晶网络结构组成,所述高分子网络骨架包括含有网孔的的高分子基体,所述网孔内部有垂直排列的高分子网络;所述向列相液晶分子分散在所述高分子网络骨架内部,所述向列相液晶分子为具有负介电各向异性的向列相液晶分子。本发明制备的反式电控调光膜两片基板之间的粘结强度高于5N/cm2,液晶薄膜的驱动电压阈值为5V~100V。薄膜的光透过率可在0.3%~82%之间通过调节电压的大小来进行调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