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383477B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310293778.1
申请日:2013-07-12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G02B6/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化实现光纤正/反拉锥的方法,该方法根据目标光纤的形状计算拉锥过程中火焰对光纤加热区域的外包络,并由此来控制火焰头的往复移动,制备出符合目标形状的拉锥光纤。该方法通过点状火焰匀速往复加热同时拉伸或者压缩一段光纤的两端来实现光纤波导的后处理,点状火焰头的移动速度和光纤两端的拉伸/压缩速度可在正/反拉锥过程中任意调节。经过拉锥处理后的光纤在线性色散特性和非线性克尔特性方面都可以有较大程度的改变。拉锥光纤还可以与外部环境有较高效率的侧向耦合。这些性质在光纤光学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包括光纤传感、光学频率转换、超连续频谱展宽、量子光学等多个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7761270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664016.8
申请日:2023-12-06
Applicant: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15N标记实验的生物滞留系统氮淋出来源解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稳定干湿交替运行期间,驯化中试生物滞留系统至氮淋出达到稳定;S2、开展连续场次降雨实验,其中,仅第1场降雨的模拟径流经15N标记;S3、记录每场降雨期间生物滞留系统的出水总体积,并采集出水样用于检测TN浓度及其15N丰度,当出水15N丰度衰减至小于1%,终止实验;S4、利用监测数据,计算氮淋出中来源于首场降雨径流、近期降雨径流和生物滞留系统内部遗留氮的贡献,分别对应直接淋出、暂存淋出和周转淋出。本发明基于15N稳定同位素标记技术,首次提出了生物滞留系统的氮淋出定量来源解析方法,该方法原理简单,可靠实用,便于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3383477A
公开(公告)日:2013-11-06
申请号:CN201310293778.1
申请日:2013-07-12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G02B6/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化实现光纤正/反拉锥的方法,该方法根据目标光纤的形状计算拉锥过程中火焰对光纤加热区域的外包络,并由此来控制火焰头的往复移动,制备出符合目标形状的拉锥光纤。该方法通过点状火焰匀速往复加热同时拉伸或者压缩一段光纤的两端来实现光纤波导的后处理,点状火焰头的移动速度和光纤两端的拉伸/压缩速度可在正/反拉锥过程中任意调节。经过拉锥处理后的光纤在线性色散特性和非线性克尔特性方面都可以有较大程度的改变。拉锥光纤还可以与外部环境有较高效率的侧向耦合。这些性质在光纤光学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包括光纤传感、光学频率转换、超连续频谱展宽、量子光学等多个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220676467U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21816644.9
申请日:2023-07-11
Applicant: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 山东颐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口腔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口腔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球、引流管、连接段和连接管,引流球的两端分别连接连接段和连接管,连接段连接引流管,引流球的侧壁上设置固定翼,引流球的内部设置吸引管,吸引管连接连接管;连接管的端部设置压力指示球囊,压力指示球囊连接第二单向阀,第二单向阀连接吸引装置,该装置的引流球可以直接放置在口腔内,并且设有固定翼,减少了脱落风险,避免了感染风险,减少了患者痛苦,也减少了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劳动强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