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与车站协同仿真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87068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111225874.3

    申请日:2021-10-21

    Abstract: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与车站协同仿真计算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乘客出行仿真过程分解;按到站时间顺序注册列车到站事件;生成待出行乘客集合并选择出行路径;执行进站仿真任务后在目标站台生成候车乘客集合并推送至中心;更新该列车的车内乘客信息;执行换乘仿真任务后在目标站台产生候车乘客集合并推送至中心;执行出站仿真任务后产生出站乘客集合并推送至中心;同步下发下一步仿真时钟,实现线网与车站的仿真时钟同步;由此,本发明实现线网中心与车站节点的任务分解、信息交互、实时通讯及协同仿真,实现大规模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行仿真及评价,提升整个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管理水平及服务质量。

    基于数字孪生的既有盾构隧道监测内力全局推演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70556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838252.6

    申请日:2022-07-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盾构隧道健康监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既有盾构隧道监测内力全局推演方法,包括确定既有盾构隧道结构关键断面,形成构关键断面设计有限元数值模型,在结构关键断面处设置传感器,计算得到管片厚度折减系数和混凝土弹性模量折减系数γ,在虚拟空间形成既有盾构隧道关键断面数值仿真模型,形成隧道管片厚度折减系数和混凝土弹性模量折减系数集,计算得到盾构隧道结构计算应力结果数据集,得到既有盾构隧道关键断面数字孪生模型,对应计算内力和位移为结构全局内力和位移。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盾构隧道结构监测内力仅能反应和展示隧道结构局部受力而不能反应和展示隧道结构全局受力的问题。

    快慢车混合运营的越行站设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85248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601921.7

    申请日:2024-05-15

    Abstract: 一种快慢车混合运营的越行站设置方法,根据快慢车越行组织下的运行图结构特性,设计快车与慢车发生越行的判断方法,针对快车在中间停站以及不停站两种情况,分别提出越行站确定方法,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快慢车比例、快慢车间隔时间、通过能力需求等客流需求的约束,以设置最少越行站数量为目标构建越行站选择模型。最后,提出快慢车最大发车间隔时间范围并设计基于越行站选择规则的启发式求解算法,实现越行站设置方案的求解;由此,本发明解决了线路前期设计阶段由于缺少运营参数导致的越行站布局及选择方法中存在的动态性不足问题,具有便捷有效,方便操作等特点,可高效解决不同快车越行方案、不同快慢车开行比例下的越行站设置计算问题。

    基于数字孪生的既有盾构隧道监测内力全局推演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70556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210838252.6

    申请日:2022-07-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盾构隧道健康监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既有盾构隧道监测内力全局推演方法,包括确定既有盾构隧道结构关键断面,形成构关键断面设计有限元数值模型,在结构关键断面处设置传感器,计算得到管片厚度折减系数和混凝土弹性模量折减系数γ,在虚拟空间形成既有盾构隧道关键断面数值仿真模型,形成隧道管片厚度折减系数和混凝土弹性模量折减系数集,计算得到盾构隧道结构计算应力结果数据集,得到既有盾构隧道关键断面数字孪生模型,对应计算内力和位移为结构全局内力和位移。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盾构隧道结构监测内力仅能反应和展示隧道结构局部受力而不能反应和展示隧道结构全局受力的问题。

    轨道交通线网客流并行仿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34189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311610533.7

    申请日:2023-11-29

    Abstract: 一种轨道交通线网客流并行仿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从基础数据库中加载路网数据,计算所有OD对的有效路径;步骤2:从行车数据库中加载运行图数据,生成列车,注册列车到发事件;步骤3:从客流数据库中加载本时段的客流数据,生成乘客;步骤4:并行执行该仿真同步周期乘客进站仿真任务;步骤5:读取本仿真同步周期的列车到发事件,并行执行组合仿真任务;步骤6:判断仿真时钟是否到达结束时钟;由此,本发明针对现有串行仿真效率低问题,难以适用于大规模线网客流在线快速仿真需求,提出基于并行计算的线网客流仿真计算模型,设计并行仿真任务分解方法,提高仿真运行效率。

    描述波动特性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量变化区间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55958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110367806.4

    申请日:2021-04-06

    Abstract: 一种描述波动特性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量的变化区间预测方法,通过一定置信水平下的客流波动变化区间来描述客流波动特性,并使用宽度流量比对波动性的强度进行评价,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对原始客流数据进行处理,获取一定时间汇集度下的客流序列;其次,通过客流时间序列图识别客流变化的周期;然后,使用历史客流训练结构化状态驱动的季节性差分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并进行历史客流离散水平递推,分别对研究时间段内的客流平均水平和离散水平进行建模和预测;在此基础上,对一定置信水平下的客流量区间进行预测,计算客流变化区间,描述客流波动特性;最后,定义客流变化区间的宽度与对应的客流真实值之比为宽度流量比,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宽度流量比的大小来衡量客流波动性的强弱;由此,本发明能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能有效解决精度与效率之间的矛盾,还可平稳预测过程,去除噪声影响;模型复杂度可大大降低,实现低计算成本的高精度预测。

    轨道交通线网客流并行仿真方法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634189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10533.7

    申请日:2023-11-29

    Abstract: 一种轨道交通线网客流并行仿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从基础数据库中加载路网数据,计算所有OD对的有效路径;步骤2:从行车数据库中加载运行图数据,生成列车,注册列车到发事件;步骤3:从客流数据库中加载本时段的客流数据,生成乘客;步骤4:并行执行该仿真同步周期乘客进站仿真任务;步骤5:读取本仿真同步周期的列车到发事件,并行执行组合仿真任务;步骤6:判断仿真时钟是否到达结束时钟;由此,本发明针对现有串行仿真效率低问题,难以适用于大规模线网客流在线快速仿真需求,提出基于并行计算的线网客流仿真计算模型,设计并行仿真任务分解方法,提高仿真运行效率。

    地铁车站全息客流实时监测方法及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4581846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207981.1

    申请日:2022-03-03

    Abstract: 一种地铁车站全息客流实时监测方法及装置及计算机设备,将计算机视觉算法和图论中的网络流理论结合起来,利用车站既有安装的闭路电视监控摄像头,实现了所有监控区域的节点类客流参数的实时监控以及监控区域之间OD类客流参数的实时监测,并且实现了监控盲区内客流量的实时监测,进一步还实现了出入口、车站站厅非付费区、付费区、站台、换乘区域等多层次范围区域以及车站整体客流的实时监测;通过网络流平衡理论,校验了客流检测参数值,提高了客流检测的精度;无需额外增加任何客流计数传感器或摄像头,只需安装本发明提出的地铁车站全息客流实时监测装置,就能实现车站所有客流参数的实时监测,有效节约了客流监测的安装和运维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