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126814A
公开(公告)日:2011-07-20
申请号:CN201110028821.2
申请日:2011-01-2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北京国环清华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2F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深度处理采油废水的方法,属于油气田开采和环保工程领域,该方法包括:水解酸化单元:该单元内悬挂聚烯烃类材质半软性填料,利用附着生长在填料上的厌氧、缺氧微生物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曝气生物滤池单元:在滤池体内部填充生物陶粒填料,采用强制曝气,使填料上附着生长好氧微生物;臭氧接触单元:若检测来水水质COD在100-200mg/L以上时开启臭氧发生器,否则废水直接流入下一单元;生物活性炭过滤单元:该单元内部填充活性炭作为填料,采用强制曝气,使活性炭上附着生长好氧微生物。该方法可填补目前国内外采油废水外排废水水质升级达标处理技术的空缺。
-
公开(公告)号:CN105502764B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610051298.8
申请日:2016-01-2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北京国环清华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2F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臭氧催化氧化与电吸附结合的焦化废水深度处理系统,属于焦化废水的处理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臭氧催化氧化反应器、臭氧发生器、氧气罐、气液分离装置、过滤器、电吸附装置、回用水箱、浓水箱、产水电磁阀、浓水电磁阀以及连接管道;其中,焦化废水的出口依次与臭氧催化氧化反应器、气液分离装置、过滤器、电吸附装置相连,电吸附装置的出水口通过产水电磁阀与回用水箱相连,同时通过浓水电磁阀与浓水箱相连;臭氧发生器的入口与氧气罐相连,臭氧发生器的出口与臭氧催化氧化反应器的进气口连接;臭氧催化氧化反应器与直流电源相连。本发明通过臭氧催化氧化与电吸附结合的既能实现焦化废水深度处理回用,又能保证浓水的达标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05502764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610051298.8
申请日:2016-01-2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北京国环清华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2F9/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9/00 , C02F1/001 , C02F1/469 , C02F1/725 , C02F1/78 , C02F2201/46 , C02F220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臭氧催化氧化与电吸附结合的焦化废水深度处理系统,属于焦化废水的处理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臭氧催化氧化反应器、臭氧发生器、氧气罐、气液分离装置、过滤器、电吸附装置、回用水箱、浓水箱、产水电磁阀、浓水电磁阀以及连接管道;其中,焦化废水的出口依次与臭氧催化氧化反应器、气液分离装置、过滤器、电吸附装置相连,电吸附装置的出水口通过产水电磁阀与回用水箱相连,同时通过浓水电磁阀与浓水箱相连;臭氧发生器的入口与氧气罐相连,臭氧发生器的出口与臭氧催化氧化反应器的进气口连接;臭氧催化氧化反应器与直流电源相连。本发明通过臭氧催化氧化与电吸附结合的既能实现焦化废水深度处理回用,又能保证浓水的达标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03523871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310456423.X
申请日:2013-09-29
Applicant: 北京国环清华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吸附除盐的中孔炭电极的制备方法,属于海水淡化设备技术领域。首先使中孔炭粉末在盐酸或硝酸溶液中浸泡,过滤分离干燥后得到中孔炭材料;用苯酚溶解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再加入甲醛溶液,经反应干燥后得到酚醛树脂;将酚醛树脂的低碳醇溶液作为粘接剂,将中孔炭材料与导电炭黑的混合物与粘接剂混合,得到炭材料的糊状物,将其涂布在电极基体的表面,再施加压力,得到压制成型的炭电极,经高温活化,冷却后得到中孔炭电极。本发明方法极大的提高了电极的强度;制备的中孔炭电极,孔径为中孔,孔容大,吸附容量较高,且因为电极比较纯,不易老化;电极的导电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242096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718874.X
申请日:2016-08-24
Applicant: 北京国环清华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IPC: C02F5/10 , C02F10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5/105 , C02F2103/023 , C02F2303/04 , C02F230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再生水回用于电厂的无磷缓蚀阻垢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无磷缓蚀阻垢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聚环氧琥珀酸45%~65%,聚马来酸25%~45%,葡萄糖酸钠5%~15%,硫酸锌5%~15%。本发明缓蚀阻垢剂各组分协同效应,复配后使其缓蚀阻垢性能大幅提高,能够在较宽的给水pH范围和温度内使用,生产工艺简单,制备过程无污染物排放,稳定性及水溶性好,主要成分可生物降解、无毒、无磷、加药量少,对环境友好。
-
公开(公告)号:CN103601273B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310571390.3
申请日:2013-11-1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北京国环清华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吸附除盐炭电极的纳米二氧化钛修饰方法,属于电吸附净水装置的主要电极部件的制造技术领域。该方法将成型的电极,进行预处理后,浸泡在纳米二氧化钛溶胶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取出于一定的温度下烘干并热处理,从而在电极的内部孔道壁面形成一层二氧化钛薄膜,即得到修饰的电极。该方法制得的修饰电极在电吸附除盐过程中不易产酸产碱,电吸附速率加快,增加了电极的比表面利用效率,提高了炭电极的电吸附容量,因而使电极除盐的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
公开(公告)号:CN103601273A
公开(公告)日:2014-02-26
申请号:CN201310571390.3
申请日:2013-11-1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北京国环清华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2F1/46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吸附除盐炭电极的纳米二氧化钛修饰方法,属于电吸附净水装置的主要电极部件的制造技术领域。该方法将成型的电极,进行预处理后,浸泡在纳米二氧化钛溶胶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取出于一定的温度下烘干并热处理,从而在电极的内部孔道壁面形成一层二氧化钛薄膜,即得到修饰的电极。该方法制得的修饰电极在电吸附除盐过程中不易产酸产碱,电吸附速率加快,增加了电极的比表面利用效率,提高了炭电极的电吸附容量,因而使电极除盐的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
公开(公告)号:CN102126814B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110028821.2
申请日:2011-01-2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北京国环清华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2F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深度处理采油废水的方法,属于油气田开采和环保工程领域,该方法包括:水解酸化单元:该单元内悬挂聚烯烃类材质半软性填料,利用附着生长在填料上的厌氧、缺氧微生物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曝气生物滤池单元:在滤池体内部填充生物陶粒填料,采用强制曝气,使填料上附着生长好氧微生物;臭氧接触单元:若检测来水水质COD在100-200mg/L以上时开启臭氧发生器,否则废水直接流入下一单元;生物活性炭过滤单元:该单元内部填充活性炭作为填料,采用强制曝气,使活性炭上附着生长好氧微生物。该方法可填补目前国内外采油废水外排废水水质升级达标处理技术的空缺。
-
公开(公告)号:CN109879504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202817.X
申请日:2019-03-18
Applicant: 北京国环清华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2F9/10 , B01D46/02 , B01D53/48 , B01D53/54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盐有机废水颗粒活性炭吸附再生-MVR集成装置与方法,包括颗粒活性炭吹送槽、一级颗粒活性炭吸附塔、一级吸附出水具有过滤功能的出水罐、一级吸附出水中和槽、二级颗粒活性炭吸附塔、二级吸附出水具有过滤功能的出水罐、MVR机械蒸汽再压缩器、活性炭脱酸吹送槽、吸附饱和活性炭储存罐和脱白器等组件,以及各组件之间配合使用使颗粒碳再生的方法。本发明通过将颗粒活性炭代替粉末活性炭,对颗粒活性炭进行多段再生,实现活性炭的循环重复利用,避免二次污染物的产生;与MVR机械蒸汽再压缩等技术的集成,实现高含盐废水中的盐份与有机污染物的无害化与资源化。
-
公开(公告)号:CN103523871B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310456423.X
申请日:2013-09-29
Applicant: 北京国环清华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IPC: C25B1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吸附除盐的中孔炭电极的制备方法,属于海水淡化设备技术领域。首先使中孔炭粉末在盐酸或硝酸溶液中浸泡,过滤分离干燥后得到中孔炭材料;用苯酚溶解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再加入甲醛溶液,经反应干燥后得到酚醛树脂;将酚醛树脂的低碳醇溶液作为粘接剂,将中孔炭材料与导电炭黑的混合物与粘接剂混合,得到炭材料的糊状物,将其涂布在电极基体的表面,再施加压力,得到压制成型的炭电极,经高温活化,冷却后得到中孔炭电极。本发明方法极大的提高了电极的强度;制备的中孔炭电极,孔径为中孔,孔容大,吸附容量较高,且因为电极比较纯,不易老化;电极的导电性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