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确定链式多电平变流器功率模块静态均压电阻阻值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49146A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410305913.4

    申请日:2014-06-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较准确的确定链式多电平变流器功率模块静态均压电阻阻值的方法,通过试验的方法测量链式多电平变流器功率模块在预充电完成后的损耗P,近似认为是开关电源等恒功率负载产生的近似静态恒功率负载,并得到最大近似静态恒功率负载PM。然后计算链式多电平变流器功率模块预充电完成后的平均直流电压Udc。根据功率模块的平均直流电压Udc和测量的最大静态恒功率负载PM计算得到静态均压电阻的最大值ZM。本发明准确、实用,不但可以保证所有的功率模块在串联后能够安全稳定运行,而且降低了链式多电平变流器的功耗,提高了效率。

    一种V2G充电桩过流过压故障保护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94150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170118.9

    申请日:2021-02-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V2G充电桩过流过压故障保护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微电网侧保护模块和汽车侧保护模块。过流过压故障保护系统由过流过压保护模块集成到V2G充电桩内部。两种保护均采用模块化设计,微电网侧保护模块每相由功率电子器件IGBT、限流限压高阻两部分组成,共三相。汽车侧保护模块由反串联功率电子器件IGBT、限流限压高阻两部分组成,共两极。微电网侧、汽车侧每相或者每极由两个功率电子器件IGBT反向串联然后和限流限压高阻并联,构成过流过压故障保护系统模块。微电网侧保护:过流过压保护模块串联在微电网侧主回路系统中构成保护回路;汽车侧保护:过流过压保护模块串联在和汽车直流互联的直流正负极主回路上,构成保护回路。

    一种确定链式多电平变流器功率模块静态均压电阻阻值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49146B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410305913.4

    申请日:2014-06-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较准确的确定链式多电平变流器功率模块静态均压电阻阻值的方法,通过试验的方法测量链式多电平变流器功率模块在预充电完成后的损耗P,近似认为是开关电源等恒功率负载产生的近似静态恒功率负载,并得到最大近似静态恒功率负载PM。然后计算链式多电平变流器功率模块预充电完成后的平均直流电压Udc。根据功率模块的平均直流电压Udc和测量的最大静态恒功率负载PM计算得到静态均压电阻的最大值ZM。本发明准确、实用,不但可以保证所有的功率模块在串联后能够安全稳定运行,而且降低了链式多电平变流器的功耗,提高了效率。

    一种链式风冷静止无功发生器功率模块安装箱

    公开(公告)号:CN206272240U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621354905.X

    申请日:2016-12-12

    Abstract: 一种链式风冷静止无功发生器功率模块安装箱,所述安装箱包括壳体(1)、U型主板(10)、安装板(15)、风道挡板(17),安装箱壳体(1)由底板(11)、四周侧板(12)和顶板(13)组成;U型主板安装于底板(11)上,U型主板(10)前、后开有方孔;风道挡板(17)为两件,两件风道挡板(17)竖直安装于U型主板(10)上方,对称放置,两个风道挡板(17)下方固定安装板(15);U型主板(10)、两件风道挡板(17)、安装板(15)形成一个凹字型结构所述安装箱布局紧凑,安装简便、灵活、便于接线与维护、对外接口少,外型美观、通用性更强,极大的便利了工程的实施。

    高压变频器功率单元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278617U

    公开(公告)日:2013-11-06

    申请号:CN201320315352.7

    申请日:2013-06-03

    Abstract: 一种高压变频器功率单元,一种高压变频器功率单元,包括骨架(1)、风道组件(20)、电容组件(21)、控制板及电源组件(22)、母排组件(23),所述骨架(1)为由金属支撑梁构成的长方体金属框架,所述支撑梁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各组件的安装孔;将风道组件(20)安装在所述骨架(1)内的上部区域内;将电容组件(21)安装在所述骨架(1)内的下部区域的后面部分;将控制板及电源组件(22)安装在所述所述骨架(1)内的下部区域的前面部分;将所述母排组件(23)安装在所述所述骨架(1)内的一侧面区域。本实用新型充分考虑了模块化设计需求,具有性能可靠,安装简便、灵活,易拆卸、易维护等特点,极大的便利了工程的实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