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27791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211429973.8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北京卫星信息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星载GNSS‑S雷达与AIS的舰船散射特性建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S100,GNSS‑S雷达接收海面舰船目标的散射信号,得到舰船目标的位置信息;S200,AIS接收相应位置处的舰船目标的播报信号,得到所述舰船目标的船舶信息;S300,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舰船目标的多维RCS信息;S400,根据所述船舶信息,提取所述舰船目标的类型、光学图片和物理形态;S500,根据舰船目标的多维RCS信息、类型、光学图片和物理形态,构建舰船散射特性库。本发明结合GNSS‑S雷达与AIS检测舰船目标的位置信息和船舶信息,并建立舰船散射特性库,整个建库过程为被动式、低功耗模式,具有低功耗、低成本、高效率、建库准确性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998748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0900842.7
申请日:2022-07-28
Applicant: 北京卫星信息工程研究所
IPC: G06V20/10 , G06N3/04 , G06N3/08 , G06V10/52 , G06V10/74 , G06V10/764 , G06V10/766 , G06V10/8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遥感图像目标精细识别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以遥感图像提取的目标特征向量作为输入,充分利用其中编码的多实例信息,将同一幅图片上各实例的相似度信息进行对比学习,结合粗粒度的任意目标检测网络进行端到端的训练,而无需额外设计,通过已知的目标类别标签应用于分类损失以训练相似度计算网络;同时应用于对比损失,增大相同细粒度类别实例之间的相似度,而削减不同细粒度类别实例之间的相似度,增强了模型对实例之间的辨别区分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447005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010222655.9
申请日:2020-03-26
Applicant: 北京卫星信息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领域,提供了一种软件定义卫星网络的链路规划方法和装置,包括:获取卫星网络信息,根据所述卫星网络信息建立控制链路与数据链路联合规划的约束;对低轨卫星节点和数据业务进行排序;基于粒子群算法和贪婪算法,根据所述联合规划的约束、排序后的所述低轨卫星节点和排序后的所述数据业务确定卫星网络的链路规划策略。本发明可以在保障卫星网络中控制报文和数据业务传输需求的同时,降低星间链路启用数量,减少卫星网络的能源消耗和资源浪费,实现网络资源的高效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447005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2010222655.9
申请日:2020-03-26
Applicant: 北京卫星信息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领域,提供了一种软件定义卫星网络的链路规划方法和装置,包括:获取卫星网络信息,根据所述卫星网络信息建立控制链路与数据链路联合规划的约束;对低轨卫星节点和数据业务进行排序;基于粒子群算法和贪婪算法,根据所述联合规划的约束、排序后的所述低轨卫星节点和排序后的所述数据业务确定卫星网络的链路规划策略。本发明可以在保障卫星网络中控制报文和数据业务传输需求的同时,降低星间链路启用数量,减少卫星网络的能源消耗和资源浪费,实现网络资源的高效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825950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211406767.5
申请日:2022-11-10
Applicant: 北京卫星信息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星载双波段雷达搜索与跟踪系统,包括:L波段雷达,包括L波段天线、L波段雷达主机和L波段雷达回波处理器,所述L波段雷达用于搜索目标获取所述目标的位置信息与RCS值;C波段雷达,包括C波段天线、C波段雷达主机和C波段雷达回波处理器,所述C波段雷达用于跟踪所述目标获取所述目标的运动轨迹;模式重构单元,用于根据所述L波段雷达的输出信息在轨重构所述C波段雷达的跟踪模式;其中,所述目标的数量为多个。采用L波段雷达实现大范围区域内大型目标搜索探测,并在轨重构C波段雷达工作模式,引导C波段雷达对大范围区域内批量大型目标进行跟踪,有利于降低系统复杂度和卫星在轨处理压力,且搜索范围大、目标跟踪能力强。
-
公开(公告)号:CN115825950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406767.5
申请日:2022-11-10
Applicant: 北京卫星信息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星载双波段雷达搜索与跟踪系统,包括:L波段雷达,包括L波段天线、L波段雷达主机和L波段雷达回波处理器,所述L波段雷达用于搜索目标获取所述目标的位置信息与RCS值;C波段雷达,包括C波段天线、C波段雷达主机和C波段雷达回波处理器,所述C波段雷达用于跟踪所述目标获取所述目标的运动轨迹;模式重构单元,用于根据所述L波段雷达的输出信息在轨重构所述C波段雷达的跟踪模式;其中,所述目标的数量为多个。采用L波段雷达实现大范围区域内大型目标搜索探测,并在轨重构C波段雷达工作模式,引导C波段雷达对大范围区域内批量大型目标进行跟踪,有利于降低系统复杂度和卫星在轨处理压力,且搜索范围大、目标跟踪能力强。
-
公开(公告)号:CN115100532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921934.3
申请日:2022-08-02
Applicant: 北京卫星信息工程研究所
IPC: G06V20/10 , G06N3/04 , G06N5/02 , G06N5/04 , G06V10/764 , G06V10/766 , G06V10/77 , G06V10/8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样本遥感图像目标检测方法和系统,所述小样本遥感图像目标检测方法包括:利用基础训练网络训练基类数据,其中,所述基础训练网络包括针对遥感图像建立的知识图谱;利用微调训练网络训练小样本数据,所述小样本数据包括经所述基础训练网络训练后的基类数据和新类数据。本发明的基础训练网络上训练完成的基类数据与新类数据一起构成微调训练网络的样本数据集,使得基础训练阶段训练好的网络可以通过微调训练很好地泛化到当前遥感图像小样本目标检测任务中,且知识图谱的知识输入可以为网络提供先验知识,可以在样本数量少、样本获取难度大的情况下,高效地训练出具备良好性能的目标检测网络。
-
公开(公告)号:CN115100532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0921934.3
申请日:2022-08-02
Applicant: 北京卫星信息工程研究所
IPC: G06V20/10 , G06N3/0464 , G06N3/0985 , G06N5/02 , G06N5/04 , G06V10/764 , G06V10/766 , G06V10/77 , G06V10/8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样本遥感图像目标检测方法和系统,所述小样本遥感图像目标检测方法包括:利用基础训练网络训练基类数据,其中,所述基础训练网络包括针对遥感图像建立的知识图谱;利用微调训练网络训练小样本数据,所述小样本数据包括经所述基础训练网络训练后的基类数据和新类数据。本发明的基础训练网络上训练完成的基类数据与新类数据一起构成微调训练网络的样本数据集,使得基础训练阶段训练好的网络可以通过微调训练很好地泛化到当前遥感图像小样本目标检测任务中,且知识图谱的知识输入可以为网络提供先验知识,可以在样本数量少、样本获取难度大的情况下,高效地训练出具备良好性能的目标检测网络。
-
公开(公告)号:CN114998748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900842.7
申请日:2022-07-28
Applicant: 北京卫星信息工程研究所
IPC: G06V20/10 , G06N3/04 , G06N3/08 , G06V10/52 , G06V10/74 , G06V10/764 , G06V10/766 , G06V10/8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遥感图像目标精细识别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以遥感图像提取的目标特征向量作为输入,充分利用其中编码的多实例信息,将同一幅图片上各实例的相似度信息进行对比学习,结合粗粒度的任意目标检测网络进行端到端的训练,而无需额外设计,通过已知的目标类别标签应用于分类损失以训练相似度计算网络;同时应用于对比损失,增大相同细粒度类别实例之间的相似度,而削减不同细粒度类别实例之间的相似度,增强了模型对实例之间的辨别区分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856893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211430936.9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北京卫星信息工程研究所
IPC: G01S13/9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卫星自身旋转的雷达天线波束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天线扫描角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卫星的自身参数信息以及探测目标信息计算波束指向;波束在轨赋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波束指向生成所述卫星的雷达天线的多个TR组件的幅相控制字;波束参数控制单元,用于将所述幅相控制字按预定时序写入对应的TR组件并实时调整所述雷达天线的波束指向。本发明具有系统复杂度低、指向精度高、波束自主调整速度快等优势,且具备在轨自主控制能力,无需地面测控站频繁上注控制指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