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119688A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10911818.4
申请日:2020-09-02
Applicant: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分层精准施肥播种机及其控制方法,分层精准施肥播种机包括机架、旋耕装置、施肥装置和播种装置;旋耕装置转动地设置于机架上;施肥装置和播种装置均设置于机架上,施肥装置设置有深层肥排口和浅层肥排口,播种装置设置有种子排口;浅层肥排口位于种子排口的下方且位于深层肥排口的上方,深层肥排口、浅层肥排口和种子排口均位于旋耕装置的后方。被旋耕装置切下的土垡会依次向后抛撒;施肥装置和播种装置排出深层肥料、浅层肥料和种子,肥料和种子会被回落到旋耕沟底的土垡覆盖,由于深层肥排口、浅层肥排口和种子排口的空间位置不同,这样机具会达到深层肥料、浅层肥料、种子层叠分布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7750494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711015026.3
申请日:2017-10-26
Applicant: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IPC: A01B49/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B49/0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肥分层施用装置及方法,包括:将多个长度互不相同的排肥管设置于分层施肥机构中;分层施肥机构设置于旋耕刀和平土拖板之间,旋耕刀位于挡土罩壳内;多组分层施肥机构互相平行设置于机架上;旋耕刀铣切土垡并将土垡抛出,土垡被挡土罩壳和平土拖板碰撞落地,多个长度互不相同的排肥管依次将肥料施在不同深度的施耕层并被落地的土垡覆盖,平土拖板将落地的土垡刮平。本发明通过分层施肥机构中不同长度的排肥管与旋耕机构的结合使用,使得本基肥分层施用装置及方法不借助深沟铲和开沟器,就能实现基肥分层施用效果,且分层施肥精度高,结构简单、经济适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823581B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510181858.7
申请日:2015-04-16
Applicant: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IPC: A01C1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60/2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施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施肥试验台。该施肥试验台包括土槽、台车、风送施肥装置及测控系统;所述台车设置于轨道上,且在液压马达的带动下沿轨道方向移动;所述风送施肥装置包括电机、风机、施肥器、排肥管及送风管;所述电机驱动施肥器将肥料输送至排肥管中;所述送风管的一端与排肥管连接,另一端与风机连接;所述测控系统包括控制单元和采集单元,所述采集单元包括分别与控制单元通讯连接的风压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及测速码盘。本发明装置可重复模拟水田工况,在风送排肥过程中可对风压、风速、台车位移及速度等参数进行实时采集和处理,可以对排肥轮不同转速和间歇转动下的排肥量及肥料分布状态进行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12119688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010911818.4
申请日:2020-09-02
Applicant: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分层精准施肥播种机及其控制方法,分层精准施肥播种机包括机架、旋耕装置、施肥装置和播种装置;旋耕装置转动地设置于机架上;施肥装置和播种装置均设置于机架上,施肥装置设置有深层肥排口和浅层肥排口,播种装置设置有种子排口;浅层肥排口位于种子排口的下方且位于深层肥排口的上方,深层肥排口、浅层肥排口和种子排口均位于旋耕装置的后方。被旋耕装置切下的土垡会依次向后抛撒;施肥装置和播种装置排出深层肥料、浅层肥料和种子,肥料和种子会被回落到旋耕沟底的土垡覆盖,由于深层肥排口、浅层肥排口和种子排口的空间位置不同,这样机具会达到深层肥料、浅层肥料、种子层叠分布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461899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215898.6
申请日:2020-11-04
Applicant: 农芯科技(广州)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变量施肥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变量施肥系统包括牵引装置、施肥装置、深度传感器、土壤电导率传感器和控制装置;施肥装置设置于牵引装置;深度传感器用于采集施肥深度;土壤电导率传感器用于采集土壤电导率;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施肥装置、深度传感器和土壤电导率传感器,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深度传感器和土壤电导率传感器驱动施肥装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变量施肥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可以根据施肥深度和土壤电导率完成变量施肥作业,与常规侧深施肥相比可有效减少肥料施用量,也能够满足实际生产需要,从而提高了肥料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823581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181858.7
申请日:2015-04-16
Applicant: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IPC: A01C1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60/2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施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施肥试验台。该施肥试验台包括土槽、台车、风送施肥装置及测控系统;所述台车设置于轨道上,且在液压马达的带动下沿轨道方向移动;所述风送施肥装置包括电机、风机、施肥器、排肥管及送风管;所述电机驱动施肥器将肥料输送至排肥管中;所述送风管的一端与排肥管连接,另一端与风机连接;所述测控系统包括控制单元和采集单元,所述采集单元包括分别与控制单元通讯连接的风压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及测速码盘。本发明装置可重复模拟水田工况,在风送排肥过程中可对风压、风速、台车位移及速度等参数进行实时采集和处理,可以对排肥轮不同转速和间歇转动下的排肥量及肥料分布状态进行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12400366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142101.4
申请日:2020-10-22
Applicant: 农芯科技(广州)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水田搅浆机机组调平系统及水田搅浆机机组,水田搅浆机机组调平系统包括左右倾角调节油缸、耕作深度调节油缸、前后倾角调节油缸、动力管路、驱动管路和稳压管路;动力管路用于为水田搅浆机机组调平系统提供动力;驱动管路用于驱动左右倾角调节油缸、耕作深度调节油缸和前后倾角调节油缸;稳压管路用于稳定左右倾角调节油缸、耕作深度调节油缸和前后倾角调节油缸的压力。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田搅浆机机组通过调节油缸能调节水田搅浆机的耕作深度、左右倾角和前后倾角;并且,稳压管路能根据水田泥浆承压特性调节油缸压力,稳定调节油缸提升力,从而解决了水田搅浆机机组倾角超调或反应迟缓、液压油温度过高、可靠性差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334476B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1711485246.2
申请日:2017-12-29
Applicant: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农机作业平整度的检测方法、装置和系统,包括:获取农机在地块作业中多个采集时间的记录点数据,每个记录点数据中包括采集时间、农机的GNSS数据以及高程;建立与每个网格地块一一对应的第一数据列表,每个第一数据列表中包含处于对应的网格地块范围内的所有记录点数据;统计所有第一数据列表中采集时间最新的记录点数据,组成第二数据列表,计算所述第二数据列表中高程的标准偏差,作为农机作业平整度。本发明通过分析农机作业实时作业轨迹和作业高程数据,建立农机作业平整度实时计算模型,实现了农机作业平整度的自动、实时计算,为农机作业质量评估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8334476A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711485246.2
申请日:2017-12-29
Applicant: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农机作业平整度的检测方法、装置和系统,包括:获取农机在地块作业中多个采集时间的记录点数据,每个记录点数据中包括采集时间、农机的GNSS数据以及高程;建立与每个网格地块一一对应的第一数据列表,每个第一数据列表中包含处于对应的网格地块范围内的所有记录点数据;统计所有第一数据列表中采集时间最新的记录点数据,组成第二数据列表,计算所述第二数据列表中高程的标准偏差,作为农机作业平整度。本发明通过分析农机作业实时作业轨迹和作业高程数据,建立农机作业平整度实时计算模型,实现了农机作业平整度的自动、实时计算,为农机作业质量评估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214070641U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022337276.2
申请日:2020-10-19
Applicant: 农芯科技(广州)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肥料防堵装置及施肥机,肥料防堵装置包括振动器、激振臂和肥管固定座;振动器和肥管固定座用于分别连接施肥装置的装置主体和排肥管,激振臂的两端分别连接振动器和肥管固定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肥料防堵装置,在排肥管发生肥料堵塞时,通过振动器进行高频振动,并通过激振臂将振动传递至肥管固定座,以抖动与肥管固定座连接的排肥管,从而起到对排肥管的疏通效果,这样在施肥机作业过程中,若遇到排肥管堵塞的情况下,施肥机能进行实时、主动的排肥管疏通作业,提高机具作业效率,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