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电池多通道同步检测板

    公开(公告)号:CN112034362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708921.9

    申请日:2020-07-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多通道同步检测板,包括:电池端连接器、若干相互间隔离的测量通道、FPGA处理单元、单片机、供电电源及通信接口电路。通信接口电路包括:以太网接口、CAN通信接口和主动同步接口,电池端连接器与若干相互间隔离的测量通道连接,若干相互间隔离的测量通道均与FPGA处理单元连接,FPGA处理单元分别与单片机和主从同步接口连接,单片机分别与CAN通信接口和以太网接口连接,本发明的多通道同步检测板应用于动力电池的性能测试时,可以高速并严格同步地测量动力电池的电压、电流、温度、充放电量等信息,并可根据测量需要进行灵活多样的系统配置。

    一种针对车载动力电池的日常便捷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08389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010933951.X

    申请日:2020-0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车载动力电池的日常便捷检测方法,步骤为:步骤1:基于各个电池单体电压值,通过高斯分布拟合将电压值处于较低概率范围的异常电池单体,赋予异常值;步骤2:在车载动力电池充电全过程中,每间隔n秒,重复步骤1筛选出全部异常电池单体;步骤3:各异常电池单体,逐个对其全部的异常值的绝对值进行累加,得到累加异常值;步骤4:将全部异常电池单体分组对应于异常类型分类,累加异常值作为判断标准;步骤5:根据异常分布变化趋势判断异常情况。本发明,检测简单便捷,成本低,可用于日常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检测,可对车辆当前整体状态进行大致的检测评估,降低车辆因长期缺乏检测而造成较严重事故的可能性。

    一种电池系统熔断保护设计的递归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85589B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011061778.5

    申请日:2020-09-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系统熔断保护设计的递归分析方法,步骤如下:步骤1,对电池系统划分层级,确定各层级的保护对象;步骤2,确定电池系统设计使用电流上限Imax_s;电池单体设计使用电流上限Imax_c;各个层级设计使用电流上限Imax_i;从第1层级开始,重复步骤3‑5进行第i层级的熔断保护设计分析:步骤3,确定电池系统中第i层级的防护需求及相应的电流防护边界要求;步骤4,确定第i层级外短路电流大小等级;步骤5,确定第i层级熔断保护设计的上限和下限。本发明,针对电池系统内的不同层级及成组单元进行熔断保护分析,保证电池在遇外短路事故时不发生起火或爆炸事故,在规定情况下对电池性能实现有效保护,同时提高熔断器正常应用的可靠性。

    一种针对车载动力电池的日常便捷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08389A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10933951.X

    申请日:2020-0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车载动力电池的日常便捷检测方法,步骤为:步骤1:基于各个电池单体电压值,通过高斯分布拟合将电压值处于较低概率范围的异常电池单体,赋予异常值;步骤2:在车载动力电池充电全过程中,每间隔n秒,重复步骤1筛选出全部异常电池单体;步骤3:各异常电池单体,逐个对其全部的异常值的绝对值进行累加,得到累加异常值;步骤4:将全部异常电池单体分组对应于异常类型分类,累加异常值作为判断标准;步骤5:根据异常分布变化趋势判断异常情况。本发明,检测简单便捷,成本低,可用于日常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检测,可对车辆当前整体状态进行大致的检测评估,降低车辆因长期缺乏检测而造成较严重事故的可能性。

    一种电池系统熔断保护设计的递归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85589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1061778.5

    申请日:2020-09-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系统熔断保护设计的递归分析方法,步骤如下:步骤1,对电池系统划分层级,确定各层级的保护对象;步骤2,确定电池系统设计使用电流上限Imax_s;电池单体设计使用电流上限Imax_c;各个层级设计使用电流上限Imax_i;从第1层级开始,重复步骤3‑5进行第i层级的熔断保护设计分析:步骤3,确定电池系统中第i层级的防护需求及相应的电流防护边界要求;步骤4,确定第i层级外短路电流大小等级;步骤5,确定第i层级熔断保护设计的上限和下限。本发明,针对电池系统内的不同层级及成组单元进行熔断保护分析,保证电池在遇外短路事故时不发生起火或爆炸事故,在规定情况下对电池性能实现有效保护,同时提高熔断器正常应用的可靠性。

    一种锂离子电池电极扩散过程无损分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66553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210714553.8

    申请日:2022-06-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扩散极化过程无损分离方法,该方法利用电极和电池的热力学和扩散动力学间的匹配关系,根据辨识的全电池固相扩散系数,在基变换下分离电极的固相扩散过程。本发明主要包括如下步骤:首先,构建电极和全电池的热力学参数匹配关系,获取正负极的电压增量特性;然后,根据电极和全电池的电压增量来选取合适的SOC点进行交流阻抗测试;然后,利用交流阻抗测试和等效阻抗模型辨识电池固相扩散时间常数;最后,在基变换的理论下分离电极的固相扩散时间,结合电极的电压增量实现电极扩散内阻的无损分离。该方法步骤简单,易于在线实现,且可靠性高,适用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内部电极材料微观机理的无损检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