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竖向承载力评估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957933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111345994.7

    申请日:2021-1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桩基竖向承载力评估方法及系统,属于桩基性能检测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待评估的桩基的结构参数;将获取的待评估的桩基的结构参数输入到训练好的预测模型中,获取动静对比系数预测值;其中,所述预测模型由训练集训练得到,所述训练集包括多个桩基的结构参数以及标记其对应的动静对比系数的标签;基于动静对比系数预测值,结合预先设计的允许的桩基沉降值以及桩基动刚度实测值,计算桩基竖向承载力。本发明可以准确方便的对复杂成因的数据进行训练评估,能够通过训练的精度来确保评估预测的准确性,对动静对比系数取值预测,弥补依靠工程经验对动静对比系数取值不准的缺陷,应用于工程实际中可快速准确的评估桩基竖向剩余承载力。

    一种铁路周期性桥梁结构的近场纵波波速反演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06251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474058.0

    申请日:2022-1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铁路周期性桥梁结构的近场纵波波速反演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铁路参数、周期性桥梁结构参数、轨道不平顺参数和场地土参数构建车辆—桥梁—地基土动力相互作用模型;利用模型对铁路周期性桥梁结构在近场地基土的振动响应进行理论分析,计算得出地面振动速度响应理论值;在实际的铁路周期性桥梁结构周围进行场地振动测试试验,获取地面振动速度响应实测值;将地面振动速度响应理论值和地面振动速度响应实测值进行对比验证,根据对比验证结果进行频谱分析、时频分析和波速反演,得到铁路周期性桥梁结构的近场纵波波速。本方法基于周期性桥梁结构振动理论和多普勒效应进行纵波的波速测试,具有较好的时间分辨率和较为稳定的测试结果。

    周期排桩隔振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952601A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11293490.8

    申请日:2019-12-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周期排桩隔振装置。该装置包括:周期化设计的排桩结构,该排桩结构中包括多个排桩,每个排桩的横截面形式为X型。排桩包括散射型排桩和局域共振型排桩,散射型排桩的散射体为单一材料,在局域共振型排桩的基体和散射体中间加入了不同材料的包裹层。排桩的布设方式包括六角晶格排列、正方晶格排列和不同长宽比的长方晶格排列。本发明的装置利用周期结构(排桩)的弹性波带隙特性,从而显著降低目标频段的振动水平,以满足减振需求。

    预制吸能弹性道床结构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012695B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610474966.8

    申请日:2016-06-2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制吸能弹性道床结构。道床上板和道床下板,在所述道床上板和/或所述道床下板的表面喷涂阻尼材料,将所述道床上板覆盖在所述道床下板的上面,所述道床上板和所述道床下板进行拼接,形成道床结构的整体。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预制吸能弹性道床结构,利用耗散振动能量的方式进行减振,具有结构预制、施工快速、精度高、维修便捷等特点,适合全线普遍使用。在解决地铁减振降噪问题的同时,不改变整条线路的合理轮轨关系,避免异常波磨的发生及发展,确保运营行车安全。

    一种全信息高精度传递函数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50653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675802.1

    申请日:2016-08-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90/50 G06F17/5095 G06F17/5009 G06F17/5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信息高精度传递函数预测方法,在频域内进行计算,考虑车轨系统的激振力序列的输入,通过解析或实测获取振源输入位置到敏感目标的传递函数序列进行振动预测,该方法包括解析传递函数快速预测方法、深孔激振实测传递函数预测方法和隧道内激振实测传递函数预测方法,解析传递函数快速预测方法用于初步预测阶段,深孔激振实测传递函数预测方法用于确认预测阶段,隧道内激振实测传递函数预测方法用于精准预测阶段。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可以考虑地铁列车激振作用的幅值及相位全部信息,可对地铁建设全周期的振动环境影响进行时域、频域、倍频程、z振级等所有参量的定量预测,具备高预测精度。

    轨道交通振动噪声对居民烦恼度影响评估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169118B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210795396.8

    申请日:2022-07-07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振动噪声对居民烦恼度影响评估方法及系统,包括:采用建筑结构周期性谱单元法为每一结构区构建单层住宅楼结构谱单元模型,利用结构中波的传播特性,并基于弹性波叠加法获得楼外测点‑室内测点的振动响应传递函数;根据楼外振动加速度响应以及楼外测点‑室内测点的振动响应传递函数获取结构区中各个房间的室内测点振动响应;获取各个房间的居民反馈的振动烦恼度调查问卷,利用振动烦恼度调查问卷以及对应的室内测点振动响应计算得到振动暴露‑响应关系曲线,基于振动暴露‑响应关系曲线评估轨道交通振动噪声对居民烦恼度影响。本发明能够做到不入户测试,大大降低测试工作量,提高计算效率,降低计算误差。

    多随机变量影响下的铁路高架线环境的振动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83160B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110466579.0

    申请日:2021-04-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随机变量影响下的铁路高架线环境的振动预测方法。包括:分析土参数的随机性对场地土振动传播与衰减的影响;基于轨道不平顺随机激励建立车‑线‑桥动力相互作用模型;根据土参数的随机性对场地土振动传播与衰减的影响和车‑线‑桥动力相互作用模型,建立桥梁‑群桩基础‑地基土动力相互作用模型,根据该模型借助计算机机器学习算法构建铁路高架线环境的振动预测体系,利用振动预测体系对高速铁路高架桥周围场地振动的传播和衰减进行预测。本发明能为高架铁路线环境振动的预测、评价和防治提供新思路,推动环境振动预测向智能化和定制化发展,能够为高速铁路高架线的规划及周围结构的减隔振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

    一种全信息高精度传递函数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50653B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610675802.1

    申请日:2016-08-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信息高精度传递函数预测方法,在频域内进行计算,考虑车轨系统的激振力序列的输入,通过解析或实测获取振源输入位置到敏感目标的传递函数序列进行振动预测,该方法包括解析传递函数快速预测方法、深孔激振实测传递函数预测方法和隧道内激振实测传递函数预测方法,解析传递函数快速预测方法用于初步预测阶段,深孔激振实测传递函数预测方法用于确认预测阶段,隧道内激振实测传递函数预测方法用于精准预测阶段。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可以考虑地铁列车激振作用的幅值及相位全部信息,可对地铁建设全周期的振动环境影响进行时域、频域、倍频程、z振级等所有参量的定量预测,具备高预测精度。

    利用建筑结构振动衰减率评估建筑物二次辐射噪声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67230A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710250493.8

    申请日:2017-04-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H17/0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利用建筑结构振动衰减率评估建筑物二次辐射噪声的方法,包括:在建筑物室内结构上设置测点和多个锤击点,在测点布置振动速度传感器,振动速度传感器连接数据采集仪;通过力锤对每个锤击点进行至少一次锤击,力锤与数据采集仪连接;通过振动速度传感器、力锤和数据采集仪采集并记录每次锤击时测点的振动速度和锤击点的锤击力;根据振动速度、锤击力以及每个锤击点到测点的距离计算建筑结构振动衰减率;根据建筑结构振动衰减率评估建筑物二次辐射噪声的辐射量级及降噪效果。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方法操作简便,耗时少,去除了人为因素的影响,准确性和可靠性高。

    一种自由落轴冲击激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614139B

    公开(公告)日:2017-07-18

    申请号:CN201410748820.9

    申请日:2014-12-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自由落轴冲击激振装置,包括主门架、激振质量块、激振锤头和起吊部件;所述主门架横跨在待测试的铁轨上方,所述铁轨包括左右两侧的钢轨;所述主门架的横梁上设有向下方钢轨方向竖直延伸的导向轴,所述激振质量块与所述导向柱可滑动的连接,左右两侧的所述激振质量块之间通过横轴固定连接;所述激振锤头设置在所述激振质量块的底部,且所述激振锤头在竖直方向可调节高度;所述起吊部件一端与所述主门架的横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横轴连接。采用上述结构后,激振锤头可同步地对双侧钢轨进行激振,并且当两侧的钢轨存在高差时,能够通过调节激振锤头的高度来保证激振的同步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