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88971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211163621.2
申请日:2022-09-23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列车延误下的线网客流控制与列车调整协同优化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列车延误发生的时间、位置和时长特征,进行铁路线网延误场景的聚类迭代,随机生成延误场景;构建铁路线网客流控制离线模型,利用延误场景对铁路线网客流控制离线模型进行进站离线强化学习训练,得到优化后的铁路线网客流控制离线模型;根据实际延误发生场景生成在线训练环境,利用在线训练环境对所述优化后的铁路线网客流控制离线模型进行强化学习的在线训练,得到铁路线网客流控制与运行调整协同优化方案。本发明能够在列车发生不确定性延误时,在路网层面上考虑乘客行为与列车运行计划,给出客流控制与列车运行具体方案,提升路网运营服务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8907188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0610632.3
申请日:2024-05-16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驱动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调整模糊推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的处置记录提取列车运行调整措施,构建列车运行调整措施决策树模型;基于列车实际和计划运行图数据,对突发事件区段的微观调整特征进行提取,分析实际运行中的区段列车拥堵程度、列车客流拥挤度指标对列车运行调整的影响,结合列车运行调整决策树模型,构建列车运行调整模糊集合及模糊推理规则;对模糊神经网络的模糊推理参数进行标定;从突发事件区段逆向遍历列车,基于微观调整特征根据参数标定后的模糊神经网络进行列车运行调整决策。本发明为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下列车运行调整策略的决策提供技术支持,提升运营的安全与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289064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602128.9
申请日:2024-05-15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灵活编组的网络化列车运行图编制方法。该方法包括:设置路网的线路、车站、区间、换乘相关参数,获取各线路的初始列车时刻表;对路网各线路根据客流时间分布差异进行大小编组适应性时段划分,调整各线路的列车编组;通过网络化配流获取各线路的客流需求,进行各线路的列车时刻表运力运量匹配优化和线间换乘衔接优化,得到各线路初步优化后的列车时刻表;基于各线路初步优化后的列车时刻表计算路网运力运量指标统计结果,勾画车底,输出各线路的最终优化后的列车时刻表及运行图。本发明为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行图编制及线间衔接优化提供共性支撑,为科学运营组织提供技术条件,提升路网运营服务水平,减少运力资源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17422199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425940.0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北京轨道交通路网管理有限公司 , 北京协同创新轨道交通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6Q10/063 , G06Q10/04 , G06Q50/4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出站点的确定方法及装置、非易失性存储介质、电子设备。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出行记录表,并确定出行规律表;根据刷卡进站信息中的目标交易账号,并根据发生概率,确定出站点;在出行规律表中无法确定与目标交易账号对应的出站点的情况下,预测目标对象的第一出站点和第二出站点,并确定出站点;若在出行规律表中不存在目标交易账号,或者,若出行规律表中存在目标交易账号,刷卡进站信息中的进站点与出行规律表中的进站点无法匹配,第二出站点或第一出站点无法预测,确定第三出站点,并根据第三出站点,确定出站点。本申请解决了由于相关技术无法实时确定乘客的出站点等出行信息,造成的客运管理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743683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30247.4
申请日:2023-12-15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6F16/9535 , G06F18/23 , G06N20/00 , G06Q50/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乘客出行方案推荐模型训练方法、系统及推荐方法及系统,属于城市轨道交通出行智能服务和数字化管理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从时空、频次等多维度形成客群指标和标签体系,构建细粒度客群标签自动化生成方法。基于累计前景理论构建面向个体的出行方案实时推荐模型,通过融合出行时长预测值,实现进行出发时间、到达时间、出行路径和出行时长的联合出行方案实时推荐,提高推荐时效性,为乘客提供出行可预测性诱导服务。因此,本发明对于乘客个性化出行即时决策、行车组织在线调整决策、出行伴随式服务、客流培育等方面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6564551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0558408.X
申请日:2023-05-17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16H50/80 , G06Q10/0635 , G06Q50/26 , G06Q50/40 , G06F18/25 , G06F18/2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知识驱动的城市轨道交通风险辨识方法。该方法包括: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基础数据进行解析;基于数据解析结果获取多源数据融合的风险场景集合;根据病例流调信息、仿真病例的出行场景和所述风险场景集合,获取潜在风险站点的空间伴随者初步筛选结果;根据潜在风险站点的空间伴随者的可观测出行属性,对病例风险断面索引集合进行循环匹配,确定潜在风险列车集合,获取基于潜在风险列车的时空伴随者的筛选结果;对时空伴随者在站点和列车层面进行风险叠加量化,获取基于个体风险叠加映射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风险量化。本发明方法可以控制风险传播,为政府控制突发事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数据支持,为企业运营提供辅助决策。
-
公开(公告)号:CN116341921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211557287.9
申请日:2022-12-06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6Q10/0637 , G06Q50/30 ,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驱动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换乘衔接能力评估方法。该方法通过构造换乘站线间物理衔接模型以及映射唯一车站ID的方法,对换乘站中的列车换乘衔接行为进行了模拟仿真,提出了一种基于topsis的对换乘衔接效率的评价模型,该模型可用于评价地铁线网中不同时段换乘站的换乘衔接效率、不同时段一个换乘站的各个换乘方向的换乘衔接效率以及一个换乘站的一个换乘方向上所有列车服务的换乘衔接效率。本发明可以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公司以及相关部门实时查看线网中各个车站、每个车站的不同换乘方向以及每个换乘方向的所有列车服务的衔接效率,以便及时调整运营策略,从而有效的避免运力浪费,降低换乘站滞留乘客数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187527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211685159.2
申请日:2022-12-27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动态仿真的列车运行图快速疏解优化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列车运行的基础数据与约束条件,该基础数据包括:输入仿真时段长短、线路运用车底数、线路车站数量、列车始发站发车间隔、列车交路划分、停站、始发列车发车时间和客流起点到终点OD需求;基于所述列车运行的基础数据根据列车运行图的最小时间节拍,遍历所有车站的上下行方向的时间节拍,生成满足各种约束条件与动态停站时间的无冲突列车到发时刻;利用无冲突列车到发时刻计算并输出疏解后的列车运行的关键指标。本发明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行图编制与列车运行调整的冲突疏解优化提供共性支撑,为科学运营组织提供技术条件,提升路网运营服务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6167616B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211708495.4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6Q10/0635 , G06Q50/26 , G06F16/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驱动的突发事件下城市轨道交通风险点量化方法。该方法包括: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城市轨道交通风险传播机理进行分析,挖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风险场景的风险传播规律,构建基于风险源‑风险传播载体‑风险传播受体‑风险叠加量化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城市轨道交通风险传播结构范式和城市轨道交通风险传播耦合模式的实体、关系和属性三元组单元;基于城市轨道交通风险传播耦合模式的三元组单元对流调报告文本数据进行规范化拆解,构建病例出行链,构建城市轨道交通风险传播知识图谱模型,进行城市轨道交通风险点量化。本发明方法可以辅助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及时调整运营策略,对政府制定防治措施提供重要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6341921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211557287.9
申请日:2022-12-06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6Q10/0637 , G06Q50/30 ,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驱动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换乘衔接能力评估方法。该方法通过构造换乘站线间物理衔接模型以及映射唯一车站ID的方法,对换乘站中的列车换乘衔接行为进行了模拟仿真,提出了一种基于topsis的对换乘衔接效率的评价模型,该模型可用于评价地铁线网中不同时段换乘站的换乘衔接效率、不同时段一个换乘站的各个换乘方向的换乘衔接效率以及一个换乘站的一个换乘方向上所有列车服务的换乘衔接效率。本发明可以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公司以及相关部门实时查看线网中各个车站、每个车站的不同换乘方向以及每个换乘方向的所有列车服务的衔接效率,以便及时调整运营策略,从而有效的避免运力浪费,降低换乘站滞留乘客数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