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076915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110418146.8
申请日:2021-04-19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6V40/16 , G06V10/147 , G06V10/44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8 , G06N20/10 , H04N23/695 , H04N23/6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器学习的人脸识别装置,通过卷积神经网络与自设线性SVM分类器对人脸特征进行识别检测,转换为控制信号后控制摄像头转动。本发明提供的人脸识别装置其功效在于准确的识别人脸与检测目标的位置,相对于传统的人脸识别系统卷积层设置的不合理,采用多重采样,细化采用区间提升了精确程度,还解决以往摄像头无法做到大幅度偏转,视角范围较为单一,安装方式也较为繁琐和死板的问题,利用稳定云台、横向电机和纵向电机等器材,增强了其灵活度,增大了可追踪范围,通过四角的吸力装置还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安装在一些光滑表面,省时省力,有效提高了此装置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080998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281743.0
申请日:2021-03-16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脑电的专注状态等级评定方法和系统,采集被试者专注状态下的脑电信号;对左、右脑电信号进行处理,获得多个情感信息频段,对该情感信息频段进行特征提取,获得多个相对应的节律特征;基于节律特征计算专注度,基于处理后的左、右脑电信号计算左、右脑电信号的相干性;基于专注度和左、右脑电信号的相干性,获得专注等级评价指标。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和系统,采用两通道数据进行专注度计算并将结果进行实时可视化,将等级评定指标压缩在0至1之间,越接近于1则说明左右脑电信号变化一致性强,既,专注状态更认真,将专注等级也随着专注度同时显示在显示模块,本发明将专注状态进行具体量化,可以更直接更客观的反应专注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030492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1536082.2
申请日:2022-12-02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6V40/10 , A61B5/378 , A61B5/00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N3/0442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脑电信号的不良图片识别方法及系统,属于计算机识别技术领域,获取人的由待识别的图片诱发的脑电信号;利用预先训练好的检测模型对获取的脑电信号进行处理,判断所述待识别的图片是否含有不良信息;其中,所述预先训练好的检测模型由训练集训练得到,所述训练集包括多张包含有不良信息的图片以及标注由所述不良信息诱发的脑电信号的标签。本发明基于脑机接口获取脑电信号的不良信息鉴别系统,通过检测由不良信息图片诱发出的P300信号对图片序列是否含有不良信息进行判断,不需要大量图片训练集与计算资源;直接对脑电信号进行检测,具有较高可靠性,实现了脑‑机之间的协同合作。
-
公开(公告)号:CN113080998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110281743.0
申请日:2021-03-16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脑电的专注状态等级评定方法和系统,采集被试者专注状态下的脑电信号;对左、右脑电信号进行处理,获得多个情感信息频段,对该情感信息频段进行特征提取,获得多个相对应的节律特征;基于节律特征计算专注度,基于处理后的左、右脑电信号计算左、右脑电信号的相干性;基于专注度和左、右脑电信号的相干性,获得专注等级评价指标。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和系统,采用两通道数据进行专注度计算并将结果进行实时可视化,将等级评定指标压缩在0至1之间,越接近于1则说明左右脑电信号变化一致性强,既,专注状态更认真,将专注等级也随着专注度同时显示在显示模块,本发明将专注状态进行具体量化,可以更直接更客观的反应专注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735155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110096771.5
申请日:2021-01-25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8G1/08 , G08G1/083 , H05B47/11 , H05B47/115 , H05B4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路口交通信号灯的智能控制系统,包括:第一判断模块,第一判断模块用于根据南北方向车流量和东西方向车流量的差值判断交通信号灯的工作模式,控制器根据相应工作模式下的东西、南北方向红绿灯分配时间对红绿灯进行控制;第二判断模块,第二判断模块用于根据特种车辆所在车道的红绿灯情况判断交通信号灯是否进入应急工作模式,应急工作模式下,控制器将该车道的红灯强制转为绿灯;第三判断模块,第三判断模块用于根据环境光线强度等级判断交通信号灯的输出亮度,控制器根据输出亮度控制交通信号灯灯光变强或变弱。本发明大大缓解了交通路口的堵塞拥挤情况,相应减少了车辆的尾气排放,为应急情况的处理提供高效的便利。
-
公开(公告)号:CN113080971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388664.X
申请日:2021-04-12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检测眨眼信号判断疲劳状态的方法和系统,通过实时获取被试者的前额脑电信号和后枕脑电信号;基于该前额脑电信号和后枕脑电信号,提取眨眼信号;根据单个所述眨眼信号的周期内峰值至谷值的时间设置判断阈值;通过所述眨眼信号与所述判断阈值进行比较,判断被试者的疲劳状态。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和系统,采用便携式生理电脑电采集设备进行实时采集以及数据处理,使检测更加的便捷以及迅速。并利用简便快捷的算法快速检测疲劳,降低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13076915A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110418146.8
申请日:2021-04-19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器学习的人脸识别装置,通过卷积神经网络与自设线性SVM分类器对人脸特征进行识别检测,转换为控制信号后控制摄像头转动。本发明提供的人脸识别装置其功效在于准确的识别人脸与检测目标的位置,相对于传统的人脸识别系统卷积层设置的不合理,采用多重采样,细化采用区间提升了精确程度,还解决以往摄像头无法做到大幅度偏转,视角范围较为单一,安装方式也较为繁琐和死板的问题,利用稳定云台、横向电机和纵向电机等器材,增强了其灵活度,增大了可追踪范围,通过四角的吸力装置还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安装在一些光滑表面,省时省力,有效提高了此装置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058511A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911300660.0
申请日:2019-12-17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恒压供水系统,属于供水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控制器、变频器、水泵、水流信息采集装置,通过水泵在水源取水输出给用水端;所述水流信息采集装置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采集用水端的水流信息,并发送给所述控制器;控制器连接所述变频器,用于根据水流信息发出变频器频率控制信号,并发送给所述变频器;变频器连接水泵的伺服电机,用于根据所述频率控制信号控制伺服电机的转速。本发明实现了水压检测及调节的可视化与即时化,具有能耗低,精准度高,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可以有效避免功率浪费过大的问题;同时,由PLC控制水泵进行变频或者工频的启动、停止、变频运动,使水泵的转速在调节过程中达到更小的误差,确保供水过程压力的恒定。
-
公开(公告)号:CN107845284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710877895.0
申请日:2017-09-26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车位共享系统,包括:客户端,用于查询目的地车位使用状态以及预约、使用车位;地锁,设置在车位上,与云平台进行无线通信,根据客户端指令和/或车位使用状况自动升降;云平台,与客户端进行无线通信,提供目的地车位使用状态和车位预约、使用入口。本申请考虑到城区上班族在居住区和办公区之间的出行规律,结合许多地区、尤其是一线城市普遍存在的停车位供需缺口大与停车位空置率高问题并存的现状,通过一个更好的车位资源分配方法来充分利用空闲车位资源,弥补不同场所在不同时间的车位需求差,来满足更多人的停车需求,大大缓解出行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1457464U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1922378822.4
申请日:2019-12-26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H05B47/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照明设备控制系统,属于照明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红外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外界环境中的人体红外信号;光照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外界环境的光照强度;控制器,用于结合所述人体红外信号和所述光照强度信号,控制照明设备的接通或关断;其中,所述控制器中设有光照强度阈值,当外界环境的光照强度大于所述光照强度阈值时,控制器控制所述照明设备关断;当外界环境的光照强度小于所述光照强度阈值且有人体红外信号,则控制器控制所述照明设备接通。本实用新型通过人体红外线和光照的综合控制,提高了照明设备的控制智能化程度,提高了照明质量,节约了电能,延长了照明设备使用寿命,降低了维护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