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851597B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510152750.5
申请日:2015-04-01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MnO2、多孔碳、Fe2O3层层复合的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是以Fe2O3为核,多孔碳为中间层,MnO2为外壳的层层结构的纳米复合材料。首先以铁盐、尿素、糖、离子液体为原料,一步水热合成单分散的C/Fe2O3复合材料,再以C/Fe2O3为核,高锰酸钾、锰盐为原料,水热合成具有层层结构的MnO2/C/Fe2O3纳米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尺寸均一,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1630734B
公开(公告)日:2012-04-25
申请号:CN200910086282.0
申请日:2009-06-09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nventor: 康晓红
IPC: H01M4/04
Abstract: 一种用改性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制备电极片的方法,将经过氟化处理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以N-甲基-2-吡咯烷酮为溶剂,将粘结剂PVDF,乙炔黑(或碳纤维)和活性物质按质量比2∶(1-3)∶6混合后迅速搅拌均匀制成浆料;把浆料均匀地涂敷于集流体上铜箔或者泡沫镍;将湿电极在真空烘箱中于120℃干燥12h,制成电极片。本发明通过化学反应,在现有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4Ti5O12表面引入氟离子,完成了对负极材料改性,使其具有很好的电池动力学性能、循环性能和高倍率充放电容量,从而提高了以该材料作为负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615670B
公开(公告)日:2011-01-19
申请号:CN200910090762.4
申请日:2009-08-10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nventor: 康晓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钛酸锂复合导电剂的制备方法,其在现有导电剂VGCF表面引入氟离子,通过化学反应使其与活性材料和集流体之间具有更好的相容性,得到经过氟化处理的改性导电材料VGCF,从而起到更好地收集微电流的作用;然后将所制备的改性导电材料VGCF与乙炔黑按一定质量比混合,制成电极片。根据本发明方法,通过表面氟化的线性导电剂VGCF与粒状导电剂乙炔黑相配合,在电极中不但能够形成良好的导电网络,还能够有效地提高锂离子在电极材料中的迁移速率,进而提高负极材料Li4Ti5O12的高倍率充放电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944620B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1010242566.7
申请日:2010-08-02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多元复合物为载体的燃料电池催化剂及制备方法,涉及一种燃料电池催化剂及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粒状碳材料(C1)与线状碳材料(C2)的混合材料作为碳基体材料,在这两种基体材料上采用沉淀热分解法制备碳载体和氧化物的复合载体MOx-(C1+C2),然后再采用原位化学还原法制备Pt/MOx-(C1+C2)催化剂。MOx为CeO2、SnO2、Co3O4或NiO。C1为碳黑、碳微球或介孔碳。C2为碳纤维或碳纳米管。线状碳材料与粒状碳材料的结合形成了三维复合网络结构,加大了催化剂的三相反应活性区;掺杂的金属氧化物增强了催化剂的抗CO能力,提高了铂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094192A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申请号:CN201110062608.3
申请日:2011-03-15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C23C18/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铝合金表面化学镀镍镀液的制备方法及其废镀液的再生方法,解决了制备铝合金表面化学镀镍的镀液的污染及其使用后的再生问题。该镀液使用硫酸镍、次磷酸钠、柠檬酸、醋酸钠以及醋酸作为原料进行配制,不含有铅、镉等重金属盐。再生方法采用了氧化钙和乙酸钙除去亚磷酸根的方法,再加入碳酸铵除去过量的钙离子,使用抽滤的方法除去微溶物。最后补加镀镍过程中损失的镍盐和次磷酸钠,即可继续投入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1630734A
公开(公告)日:2010-01-20
申请号:CN200910086282.0
申请日:2009-06-09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nventor: 康晓红
IPC: H01M4/04
Abstract: 一种用改性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制备电极片的方法,将经过氟化处理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以N-甲-2-吡咯烷酮为溶剂,将粘结剂PVDF,乙炔黑(或碳纤维)和活性物质按质量比2∶(1-3)∶6混合后迅速搅拌均匀制成浆料;把浆料均匀地涂敷于集流体上铜箔或者泡沫镍;将湿电极在真空烘箱中于120℃干燥12h,制成电极片。本发明通过化学反应,在现有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 4 Ti 5 O 12 表面引入氟离子,完成了对负极材料改性,使其具有很好的电池动力学性能、循环性能和高倍率充放电容量,从而提高了以该材料作为负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0553761C
公开(公告)日:2009-10-28
申请号:CN200710119224.4
申请日:2007-07-18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有序碳载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催化剂的制备方法。采用多孔阳极氧化铝为模板,含碳有机物作为碳源,浸渍法使碳源填充到模板的孔道中,在惰性气体保护下高温石墨化,在孔道内生成有序碳纳米管。去除模板,在有序的碳纳米管上担载金属Pt,制得有序碳纳米管为担体的燃料电池催化剂。由于采用有序碳纳米管为载体,金属Pt得以均匀分散在比表面积很大的纳米管上,增加了催化剂的表面积和反应活性点,提高了Pt的利用率,从而减少了贵金属的用量,降低了催化剂成本,而且有序的碳纳米管孔道可以作为燃料电池系统中水的排除通道,解决了燃料电池排水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852033B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510152101.5
申请日:2015-04-01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H01M4/485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钛酸锂三维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钛酸四丁酯、氢氧化锂、糖、离子液体为原料,一步水热合成单分散的钛酸锂/石墨烯/C三维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一步水热合成构筑了钛酸锂与点、面碳材料的三维复合,有效改善了钛酸锂负极材料的倍率性能。还原氧化石墨和煅烧钛酸锂在低温空气气氛中同时完成,有效简化了操作过程,优化了实验条件。本发明制备的钛酸锂三维复合负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1615669B
公开(公告)日:2011-06-22
申请号:CN200910090761.X
申请日:2009-08-10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nventor: 康晓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用导电剂VGCF的改性方法,本方法在现有导电剂VGCF表面引入氟离子,通过化学反应使其与活性材料和集流体之间具有更好的相容性,得到经过氟化处理的导电剂VGCF,从而起到更好地收集微电流的作用。根据本发明方法,既能减小电极的接触电阻,加速电子的迁移速率,同时也能有效地提高锂离子在电极材料中的迁移速率,进而提高负极材料Li4Ti5O12的高倍率充放电性能,并能够显著提高可充电二次锂离子电池的大电流充放电容量和循环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916866A
公开(公告)日:2010-12-15
申请号:CN201010242554.4
申请日:2010-08-02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复合碳材料为载体的燃料电池催化剂及制备方法,涉及一种燃料电池催化剂及制备方法。该催化剂表示为Pt/(C1+C2),碳载体为粒状碳材料(C1)和线状碳材料(C2)的混合物体。采用粒状碳材料(C1)与线状碳材料(C2)的混合材料作为碳基体材料,在这两种基体材料上采用原位化学还原法制备Pt/(C1+C2)催化剂。粒状碳材料包括碳黑、碳微球或介孔碳。线状碳材料包括碳纤维或碳纳米管。线状碳材料与粒状碳材料的结合形成了三维复合网络结构,加大了催化剂的三相反应活性区,提高了铂的利用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