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459909A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810161908.9
申请日:2018-02-27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6F9/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9/5072 , G06F9/5016
Abstract: 一种适于并行处理的多体分离网格重叠方法及系统,包括细化网格块表面面元;标记各网格块边缘单元;对边缘单元分类存储;根据存储的边缘单元,判断不同物体的网格块之间是否存在重叠位置关系;针对不同物体的存在重叠位置关系的网格块进行挖洞和洞边界回溯,对重叠边界寻找贡献单元,从而实现并行处理的多体分离网格重叠。本发明利用笛卡尔包围盒对网格块表面进行几何近似,通过对不同物体的网格块表面的笛卡尔包围盒的位置辨识,快速判定网格块间是否重叠。在并行计算中,只对存在重叠位置关系的网格块进行重叠操作,避免对全局网格的频繁调用,解决大型重叠网格的内存需求大和计算效率低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630570B
公开(公告)日:2019-03-05
申请号:CN201410602344.X
申请日:2014-10-31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虚拟机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飞行器虚拟样机运行流程辨识方法。本发明技术方案利用有向图相关理论,结合虚拟样机的系统特点,实现了各模型运行次序的动态确定,提高了虚拟样机的搭建效率。与现有的采用静态指定虚拟样机运行流程的方法相比,本方法的有益效果为:1)在模型个数较多时能够有效降低模型执行次序出错的概率;2)能够自动对各模型的执行顺序进行辨识,提高了虚拟样机的搭建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480735A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10682576.5
申请日:2022-06-16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飞行器数学仿真软件框架自动构建方法,属于系统仿真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S1:将各学科模型进行封装,并将信息存放在模型库中;S2:读取图形化的仿真流程描述文件;S3:对文件进行DTD约束验证;若文件无效,则执行S13;若有效,则执行S4;S4:解析文件;S5:连接模型库,若连接失败,则执行S13;若连接成功,则执行S6;S6:从模型库获取S3解析得到的信息;S7:检查输入输出是否匹配;S8:若不符合连接规则,执行S13;若符合,则执行S9;S9:确定各模型的执行次序;S10:生成基本的仿真程序框架;S11:添加对模型初始化函数的调用代码;S12:添加对模型运行函数的调用代码,得到数学仿真软件,解决了现有技术框架搭建速度慢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611082A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611033266.1
申请日:2016-11-14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的径向基函数支撑点精简方法,该方法通过对求解线性方程组过程中的优化,将求解一系列线性方程组的浮点计算量由O(N4)降低到O(N3),其中N为精简后的径向基函数支撑点个数,大大提高了方程组求解的效率,显著提高了精简径向基函数支撑点的速度,从而提高动网格技术的效率,突破气动外形优化设计、非定常流动仿真以及气动弹性力学仿真中的动网格技术“瓶颈”,此外本发明采用Choleskey分解法求解线性方程组,Choleskey分解法数值稳定性比列主元高斯消去法更高,能够更加精确地求解线性方程组。
-
公开(公告)号:CN102479268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010564253.3
申请日:2010-11-29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系统仿真技术领域,具体是FORTRAN的飞行器联邦成员异构协同互操作方法。目的是基于FORTRAN将仿真专业模型封装成为联邦成员,进行分布式协同仿真。包括:调用约定匹配的堆栈管理;调用约定匹配的目标例程命名;目标外部例程名统一转换;匹配仿真模型的参数传递调用约定;匹配数据类型;整合面向过程的FORTRAN函数与面向对象的VC/C++函数;完成基于FORTRAN的飞行器仿真模型的回调函数;协同互操作功能模块的实现;基于FORTRAN的HLA联邦成员的异构协同互操作实现。优点在于FORTRAN模型不仅能够基于协同仿真软总线被调用,也可以通过协同仿真软总线对基于C/C++等开发的仿真服务进行调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459909B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1810161908.9
申请日:2018-02-27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6F9/50
Abstract: 一种适于并行处理的多体分离网格重叠方法及系统,包括细化网格块表面面元;标记各网格块边缘单元;对边缘单元分类存储;根据存储的边缘单元,判断不同物体的网格块之间是否存在重叠位置关系;针对不同物体的存在重叠位置关系的网格块进行挖洞和洞边界回溯,对重叠边界寻找贡献单元,从而实现并行处理的多体分离网格重叠。本发明利用笛卡尔包围盒对网格块表面进行几何近似,通过对不同物体的网格块表面的笛卡尔包围盒的位置辨识,快速判定网格块间是否重叠。在并行计算中,只对存在重叠位置关系的网格块进行重叠操作,避免对全局网格的频繁调用,解决大型重叠网格的内存需求大和计算效率低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961242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729343.X
申请日:2018-07-04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郭灵犀 , 李谦 , 潘红九 , 王玲 , 吴旭生 , 张志龙 , 孙宝亮 , 商学谦 , 张鹏宇 , 申泽帆 , 郑宇 , 张星 , 底亚峰 , 初立民 , 雷净 , 张浩 , 王斌 , 苗树喜 , 高鹏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T7/0012 , G06K9/6218 , G06K9/66 , G06T2207/20081 , G06T2207/3009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荧光染色图像CTC智能识别方法,其基于小样本数据集训练,包括以下步骤:基于小样本数据集训练;读入采集的原始荧光图像;图像质量评估;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基于模型的隐性特性匹配;基于特征的显性特性过滤;对疑似CTC目标进行标注、计数;生成供判读用的疑似CTC细胞图像。该方法针对数据集的体量,设计与之匹配的合理的网络模型用于训练,将基于人工智能方法的“隐性规则”与基于特征方法的“显性规则”相结合,并辅以若干预处理方法,目的是:在数据集不够大、复杂背景下,仍然能够得到足够精确的CTC识别算法模型对CTC进行智能识别,解决CTC识别结果的“漏检”问题,同时有效降低CTC识别结果的“误检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874556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025219.0
申请日:2017-01-13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源项的网格变形方法,包括:根据确定的精简支撑点集,采用径向基函数插值算法,得到变形后的边界网格;采用超限插值算法,将所述变形后的边界网格位移插值到内场网格,得到超限插值后的变形网格;根据基于源项的椭圆型方程,对所述超限插值后的变形网格进行光顺优化,得到优化后的变形网格。本发明克服了现有的网格变形技术存在的变形效率低和变形鲁棒性差的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902747A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210394335.7
申请日:2012-10-17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滑翔飞行器总体性能仿真试验流程自动化管理方法,本发明由网格信息前处理、网格搜索算法、映射关系算法、信息映射、后处理等步骤组成。本发明是一种根据输入的网格信息,通过分析将其分解为若干子问题,按网格信息的特征依次从各模块中寻找适当的解决方法,并将它们有机组合的方法。通过使用本方法,能够在各种异构网格进行信息映射,不受网格划分方法以及所需映射的信息内容的限制,对沟通各专业领域起到相当的促进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777992A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210396368.5
申请日:2012-10-18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系统仿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跨异构操作系统的一种I/O密集型协同交互仿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⑴确定跨异构操作系统协同仿真交互中的开发环境;⑵确定协同仿真交互运行的源码库;⑶确定协同仿真交互运行的应用开发接口API;⑷信息协同交互步骤;⑸在Linux操作系统中,安装、配置协同交互仿真环境;⑹编写CMakeLists.txt;⑺工程编译成功之后,将提供协同交互服务的支撑软件中的可执行文件到usr/bin目录下,使得能够在Linux下被成功调用;⑻构建InfiniBand高速网体系作为协同交互仿真的网络环境;⑼用IP网和IB网结合的IPoIB体系控制跨操作系统协同交互仿真软件在InfiniBand体系下运行;⑽基于InfiniBand体系的跨操作系统I/O密集型协同交互的通信方法;⑾基于InfiniBand体系的跨操作系统协同交互流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