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20621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655271.4
申请日:2024-05-24
Applicant: 石家庄铁道大学 , 北京东方计量测试研究所
IPC: G06F30/18 , G06F30/20 , G06F17/11 , G06F11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静电放电监测天线的建模与性能预测方法,涉及静电放电测试方法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建立静电放电模拟器对金属板的静电放电模拟器;S2:建立非平衡馈电圆极化柔性天线三维模型;S3:仿真并得到非平衡馈电圆极化柔性天线的性能参数;S4:模拟构建静电放电电磁环境;S5:通过所述天线接收端口获取静电放电信号;S6:静电放电监测天线性能预测。所述方法能够针对不同类型的静电放电监测天线进行性能预测,且预测结果准确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476279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404541.6
申请日:2023-10-27
Applicant: 北京东方计量测试研究所
IPC: H01B7/28 , H01B7/29 , H01B7/17 , H01B7/18 , H01B7/04 , H01B7/02 , H01B7/282 , H01B11/22 , H01B9/00 , H05B3/54 , H05B3/56 , G02B6/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航天用宽温域光电复合缆,包括外护套和设置在外护套内的光缆和若干电导体芯,还包括:MLI隔热膜层和保温加强层,分别设置在外护套的外表面和内表面上;加热装置,包括分布在光缆的两侧的加热丝和加热电路导体,光缆设置在光电复合缆的中心轴线上,加热丝沿光缆的长度方向设置,其一侧侧面抵靠在光缆的一侧侧面上;加热丝与加热电路导体连通,加热电路导体用于在与电源接通后向加热丝供电;填充层,填充在保温加强层与光缆、电导体芯之间。本发明通过加热丝首先对光缆进行加热,避免因航空航天复杂工作环境产生光衰影响信息传输;本发明采用多层复合材料组成隔热保温结构,具有良好的隔热、抗拉压、防护粒子辐射等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687569A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011575949.6
申请日:2020-12-28
Applicant: 北京东方计量测试研究所
IPC: H01L21/66 , H01L29/20 , H01L29/77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氮化镓器件特性的调制方法和结构。方法主要包括:对氮化镓器件施加外界电场,外界电场通过逆压电效应耦合作用于氮化镓器件;通过变化外界电场的强度和方向对氮化镓器件的特性进行调制。本发明可以根据氮化镓器件不同的应用场景,通过调整外界电场的强度和方向,对氮化镓器件特性进行特定调制,以适应不同场景下氮化镓器件应用需求,促进氮化镓器件性能的更充分发挥,带动氮化镓器件在宇航、雷达、电子对抗等国防军事领域以及5G、电力电子等民用领域的更有效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907810B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1711068968.8
申请日:2017-11-03
Applicant: 北京东方计量测试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真空度可调的平行板电极电磁场辐照放电系统,包括电磁场辐照装置、平行板放电装置、真空环境模拟装置和检测装置;所述电磁场辐照装置设置在所述真空环境模拟装置外侧,可以模拟外界复杂电磁环境辐照情况,平行板放电装置可以模拟实际环境中不同平行板放电的情况,真空环境模拟装置提高了实验的可重复性,结合检测系统共同构成了电磁场辐照诱发真空环境下平行板放电系统。该系统用于研究电磁辐射发射相关技术,和电磁辐射对诱发平行板放电系统的影响等问题,为防护设备提供准确的数据,从而降低了铁路系统的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08226648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810063344.5
申请日:2018-01-23
Applicant: 北京东方计量测试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双线式防静电手腕带,所述双线式防静电手腕带包括:腕带连续监测仪和双线腕带;所述双线腕带,用于绑定在人体手腕上,所述双线腕带内部设置有与人体手腕皮肤相接触的金属电极;所述腕带连续监测仪,用于连接所述双线腕带,使所述双线腕带接地,同时监测所述人体手腕的电压。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双线式防静电手腕带的实时接地监测装置。本发明采用施加双极性对称电压的方式,在测量电阻时,可以避免提高被测人员的电位。在保留了防静电腕带接地功能的同时,不仅能实时监测接地电阻的大小还能实时监测人体的电压。
-
公开(公告)号:CN103618178A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1310692874.3
申请日:2013-12-17
Applicant: 北京东方计量测试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零待机零功耗节能插座,包括插座本体和插座本体上设置的主控插孔座,该插座本体中还包括自动开关继电器JK1、手动触控按键开关K1、电源模块以及按顺序连接的电流监测模块、信号调理模块,比较模块、延时控制模块、继电器驱动模块和J1继电器线包;所述继电器JK1和手动触控按键开关K1并联后一端连接在外接电路入口的火线L上,另一端分别连接电源模块以及通过电流监测模块连接主控插孔座。本发明插座通过各个模块和J1继电器线包之间的信号传速和作用,控制JK1继电器的开合,从而控制主副控插孔座的开合,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节能环保,并且该插座使用方便,安全环保,易于推广普及。
-
公开(公告)号:CN117590021B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311409979.3
申请日:2023-10-27
Applicant: 北京东方计量测试研究所
IPC: G01P5/18 , G01C11/02 , G01C11/04 , G06V10/141 , G06V20/5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失重飞机真空舱的粒子图像测速系统,包括:高速图像采集子系统、全景影像采集子系统、照明子系统、控制子系统,高速图像采集子系统包括高速相机采集器和沿失重飞机真空舱的侧壁依次布设的若干台高速相机,全景影像采集子系统包括至少两组全景相机,分别设置在失重飞机真空舱的上部和下部;控制子系统,包括便携式工控机、相机同步触发器、相机设置与控制软件、图像数据分析软件和同步触发线缆,便携式工控机通过相机同步触发器控制高速相机和全景相机同步触发,实现多台高速相机接力高速拍摄粒子运动影像,可实现对不同粒径粒子的关键时刻的全过程跟踪拍摄,提高了测速系统的测量精度和减小系统误差、扩大测速系统的使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2687569B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011575949.6
申请日:2020-12-28
Applicant: 北京东方计量测试研究所
IPC: H01L21/66 , H01L29/20 , H01L29/77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氮化镓器件特性的调制方法和结构。方法主要包括:对氮化镓器件施加外界电场,外界电场通过逆压电效应耦合作用于氮化镓器件;通过变化外界电场的强度和方向对氮化镓器件的特性进行调制。本发明可以根据氮化镓器件不同的应用场景,通过调整外界电场的强度和方向,对氮化镓器件特性进行特定调制,以适应不同场景下氮化镓器件应用需求,促进氮化镓器件性能的更充分发挥,带动氮化镓器件在宇航、雷达、电子对抗等国防军事领域以及5G、电力电子等民用领域的更有效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832213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849548.9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北京东方计量测试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导体静电防护技术领域的静电防护器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静电防护器件鲁棒性较差的问题。其包括: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在接入需要静电防护的电路后,当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任一端遭遇静电脉冲时,电容的极板发生电子迁移,由于静电发生时间极短,此时电子迁移可看做电容短接,碳纳米管导通两端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静电脉冲通过第一端子、碳纳米管和第二端子形成的通路逃开需要静电防护的电路,从电源端口流走;没有静电脉冲时,电容阻隔直流电通过。
-
公开(公告)号:CN117590021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409979.3
申请日:2023-10-27
Applicant: 北京东方计量测试研究所
IPC: G01P5/18 , G01C11/02 , G01C11/04 , G06V10/141 , G06V20/5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失重飞机真空舱的粒子图像测速系统,包括:高速图像采集子系统、全景影像采集子系统、照明子系统、控制子系统,高速图像采集子系统包括高速相机采集器和沿失重飞机真空舱的侧壁依次布设的若干台高速相机,全景影像采集子系统包括至少两组全景相机,分别设置在失重飞机真空舱的上部和下部;控制子系统,包括便携式工控机、相机同步触发器、相机设置与控制软件、图像数据分析软件和同步触发线缆,便携式工控机通过相机同步触发器控制高速相机和全景相机同步触发,实现多台高速相机接力高速拍摄粒子运动影像,可实现对不同粒径粒子的关键时刻的全过程跟踪拍摄,提高了测速系统的测量精度和减小系统误差、扩大测速系统的使用范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