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双层模型预测控制的双馈风机调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44966B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010067094.X

    申请日:2020-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层模型预测控制的双馈风机调压方法,首先建立双层模型预测控制框架,基于系统频率、风机并网点电压和双馈风机转子内环的动态,建立系统频率电压响应及风机转子内环的预测模型;对于上层风场模型预测控制器,设计并求解正常及紧急工况下相应的优化问题,得到风场有功与无功功率的参考值;对于下层双馈风机转子侧模型预测控制器,设计并求解相应的优化问题,以实现上层功率参考指令的有效跟踪。该发明通过双层模型预测控制策略使得风场参与并网点电压调节,在正常及紧急工况下及时响应并网点电压变化,进而提高风场电压可控性和系统电压稳定性。本发明可以为双馈风机参与调压以及双馈风机电压穿越控制器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一种磁阀式可控电抗器电磁仿真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51953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010442028.6

    申请日:2020-05-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数字仿真建模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磁阀式可控电抗器电磁仿真建模方法,将电抗器三相绕组等效为感抗值L随直流励磁电压平均值E’k变化的可变电感;磁阀式可控电抗器输入直流励磁电压平均值E’k和输出交流电流基波分量I’m1的关系,以及输出交流电流基波分量I’m1和等效电感值L的关系,进而给出三相绕组感抗值L和输入直流励磁电压平均值E’k的关系曲线;暂态时磁阀式可控电抗器的电感值根据关系曲线以及实时输入的直流电压值得到,并基于上述参数在DIgSILENT软件中构建可变电感的电磁暂态模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该模型反映了仅考虑基波动态的磁阀式可控电抗器电磁时间尺度动态,适用于大电网电磁暂态仿真分析。

    一种磁阀式可控电抗器电磁仿真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51953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10442028.6

    申请日:2020-05-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数字仿真建模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磁阀式可控电抗器电磁仿真建模方法,将电抗器三相绕组等效为感抗值L随直流励磁电压平均值E’k变化的可变电感;磁阀式可控电抗器输入直流励磁电压平均值E’k和输出交流电流基波分量I’m1的关系,以及输出交流电流基波分量I’m1和等效电感值L的关系,进而给出三相绕组感抗值L和输入直流励磁电压平均值E’k的关系曲线;暂态时磁阀式可控电抗器的电感值根据关系曲线以及实时输入的直流电压值得到,并基于上述参数在DIgSILENT软件中构建可变电感的电磁暂态模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该模型反映了仅考虑基波动态的磁阀式可控电抗器电磁时间尺度动态,适用于大电网电磁暂态仿真分析。

    一种基于双层模型预测控制的双馈风机调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44966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067094.X

    申请日:2020-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层模型预测控制的双馈风机调压方法,首先建立双层模型预测控制框架,基于系统频率、风机并网点电压和双馈风机转子内环的动态,建立系统频率电压响应及风机转子内环的预测模型;对于上层风场模型预测控制器,设计并求解正常及紧急工况下相应的优化问题,得到风场有功与无功功率的参考值;对于下层双馈风机转子侧模型预测控制器,设计并求解相应的优化问题,以实现上层功率参考指令的有效跟踪。该发明通过双层模型预测控制策略使得风场参与并网点电压调节,在正常及紧急工况下及时响应并网点电压变化,进而提高风场电压可控性和系统电压稳定性。本发明可以为双馈风机参与调压以及双馈风机电压穿越控制器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一种考虑多不确定性因素的电力系统演化路径规划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10668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073297.8

    申请日:2024-0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多不确定性因素的电力系统演化路径规划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拉丁超立方抽样方法构建不同水平年电力系统典型结构形态,之后利用K‑medoids聚类算法对场景进行筛选和缩减,作为后续电力系统形态演化模型考虑不确定性优化的基础;然后建立电力系统形态演化的双层优化模型并求解,所述电力系统形态演化的双层优化模型为:目标函数为总成本之和最小,上层约束为各阶段新增机组容量约束、最终阶段的可再生能源渗透率约束与碳排放目标约束,下层约束为各典型场景下系统的运行约束;最后,采用改进雷达图对演化路径进行表征。本发明通过对若干指标进行分析形成评价体系,有助于指导电网公司进行相关建设,使电网转型的过程更加平稳、高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