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58466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428418.8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光火打捆外送比例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方法包括:执行至少一次第一过程直至最小值收敛;将最后一次第一过程中得到的风力发电比例、光伏发电比例和火力发电比例,作为目标风力发电比例、目标光伏发电比例和目标火力发电比例;第一过程包括:基于碳排放代价的权重和平均度电代价的权重,将初始双目标函数转化为单目标函数;确定在单目标函数的约束条件满足的情况下单目标函数的最小值对应的风力发电比例、光伏发电比例和火力发电比例,以及最小值;基于所述最小值对应的风力发电比例、光伏发电比例和火力发电比例,更新碳排放代价的权重和平均度电代价的权重。
-
公开(公告)号:CN116552290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529863.7
申请日:2023-05-11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能源充电桩,包括充电主体以及充电线缆,所述充电主体一侧设置有用于容纳充电线缆的容纳箱,所述容纳箱内部设置有第一限位装置,外部设置有第二限位装置,所述第一限位装置包括两个位于上方的第一限位组件以及一个位于下方的第二限位组件,所述第二限位组件位于两个第一限位组件之间,所述充电线缆穿过第二限位组件形成第一折弯形态,所述容纳箱内部设置有竖直设置的导向装置,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可沿着导向装置上下线性移动。该发明解决了大尺寸充电线缆的容纳限位问题,避免了充电线缆散乱任意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116245403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045168.3
申请日:2023-01-30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30/0283 , G06Q50/06 ,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能源低碳效益评估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风‑氢‑煤耦合系统的低碳效益评估方法,包括:S1、基于风‑氢‑煤耦合系统中的历史风电装机数据,构建风电技术扩散模型,预测规划水平年的风电装机容量;S2、利用步骤S1预测的规划水平年的风电装机容量,模拟得到风‑氢‑煤耦合系统的生产规模;S3、识别风‑氢‑煤耦合系统的生产规模下的碳排放源,核算CO2排放量,构建风‑氢‑煤耦合系统低碳效益评估模型,计算风‑氢‑煤耦合系统的净收益和低碳效益。本发明能够对风‑氢‑煤耦合系统的碳排放总量做出量化计算,深入挖掘了风‑氢‑煤耦合系统的低碳效益。本发明适用于风‑氢‑煤耦合系统低碳效益的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5882762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485907.2
申请日:2022-11-24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构网型风电并网系统的频率优化控制方法。本发明考虑机组安全运行,分析风机源端运行特性和VSG功率控制回路的耦合关系,设计了基于扩张干扰观测器的风电虚拟同步控制策略,并对风机转速恢复策略进行优化,能够为构网型风机控制策略制定提供工程指导,能够提高构网型风电并网系统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270871B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010096531.0
申请日:2020-02-17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配电网N‑1安全评估的柔性互联装置容量配置优化方法,分别构建配电网的最小失电负荷和最小联络线开关动作次数目标函数;根据最小失电负荷目标函数确定N‑1安全评估预想事故集;确定配电网一般约束和配电网运行约束;求解最小失电负荷和最小联络线开关动作次数的目标函数;进一步确定优化后的柔性互联装置的换流器容量。本发明可计算得到不同支路故障后柔性直流装置换流器的优化功率,使得配电网的失电负荷和支路联络线开关动作次数尽可能的小,进而降低在发生N‑1故障后配电网的失电负荷,并提供无功支撑,减小配电网支路的无功传输,从而达到提高配电网运行可靠性和供电安全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102223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708583.8
申请日:2022-06-21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设有SVG的光伏并网系统及系统中回路成形的控制方法,控制器基于H∞控制理论的H∞回路成形控制,并网逆变器阻尼控制模块采用PI控制器分别接收逆变器侧直流电压实际值与逆变器直流侧电压参考值,并将信号输出通过电流内环控制器连接SPWM模块控,SPWM模块控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制连接逆变器,SVG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补偿端连接输出电路的信号输出端。控制方法包括回路成形、鲁棒镇定、控制器成形。本发明的控制系统结构简单,能够有效改善振动系统的阻尼特性,降低功率初始波动幅度、缩短振荡时间,配备的SVG动态无功补偿装置能够有效提升抑制功率振荡的能力,保证弱并网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本发明的控制系统适用于规模化的光伏电站进行并网。
-
公开(公告)号:CN113270871A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010096531.0
申请日:2020-02-17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配电网N‑1安全评估的柔性互联装置容量配置优化方法,分别构建配电网的最小失电负荷和最小联络线开关动作次数目标函数;根据最小失电负荷目标函数确定N‑1安全评估预想事故集;确定配电网一般约束和配电网运行约束;求解最小失电负荷和最小联络线开关动作次数的目标函数;进一步确定优化后的柔性互联装置的换流器容量。本发明可计算得到不同支路故障后柔性直流装置换流器的优化功率,使得配电网的失电负荷和支路联络线开关动作次数尽可能的小,进而降低在发生N‑1故障后配电网的失电负荷,并提供无功支撑,减小配电网支路的无功传输,从而达到提高配电网运行可靠性和供电安全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808590B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1910969792.6
申请日:2019-10-12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IPC: H02J3/1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变电站无功补偿装置的协同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涉及电力系统无功补偿技术领域,其中控制方法包括:控制目标变电站的磁控式并联电抗器工作在电压模式下,获取所述目标变电站的受控母线的电压值和所述磁控式并联电抗器的无功功率;如果所述磁控式并联电抗器的无功功率超过预设无功功率上限值且持续时间超过预设时间,则控制断开所述目标变电站的至少一组低压侧固定电容,以使所述受控母线的电压值调整至目标电压值。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使磁控高抗一直发挥动态无功补偿的作用,提高了磁控高抗的动态无功补偿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受控母线的电压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725820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594021.6
申请日:2020-06-24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阶动量跟踪控制的抑制电网低频振荡的装置,在STATCOM-BESS发挥其为电力系统补偿无功缺额调节有功交换增强电能质量基础上,通过STATCOM-BESS控制环附加辨识内外扰动因子的高阶动量跟踪控制器改善并保证了互联系统阻尼水平,增强并提升了系统稳定性能。与常规方式下较基本的PID附加阻尼控制作对比,本发明基于高阶动量跟踪控制器设计的STATCOM-BESS附加阻尼控制器调节及改善系统阻尼特性作用更为有效。本发明适用于电力系统设备技术领域,用于在风电场中抑制电网低频振荡。
-
公开(公告)号:CN110808590A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910969792.6
申请日:2019-10-12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IPC: H02J3/1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变电站无功补偿装置的协同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涉及电力系统无功补偿技术领域,其中控制方法包括:控制目标变电站的磁控式并联电抗器工作在电压模式下,获取所述目标变电站的受控母线的电压值和所述磁控式并联电抗器的无功功率;如果所述磁控式并联电抗器的无功功率超过预设无功功率上限值且持续时间超过预设时间,则控制断开所述目标变电站的至少一组低压侧固定电容,以使所述受控母线的电压值调整至目标电压值。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使磁控高抗一直发挥动态无功补偿的作用,提高了磁控高抗的动态无功补偿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受控母线的电压质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