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6248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03555.0
申请日:2024-10-09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分布式配电网电压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网电压协同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本发明方法首先获取时间尺度和优化约束条件;然后若当前时刻满足时间尺度的第一层控制的条件,则将传统电压调节设备的控制模型作为目标控制模型;若当前时刻不满足时间尺度的第一层控制的条件,则将光伏逆变器的控制模型作为目标控制模型;最后根据优化约束条件,采用粒子群算法对目标控制模型进行求解,根据求解的结果调控传统电压调节设备或光伏逆变器。本发明实施方式为传统电压调节设备和光伏逆变器分配了不同的时间尺度,结合了传统电压调节设备调节幅度大和光伏逆变器响应速度快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5824292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325703.2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电缆的寿命预估方法,其使用了一种电力电缆寿命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包括防护壳和PLC控制器,所述防护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带自锁功能的万向轮,所述防护壳向前侧开口设置,且开口处的铰接有防护盖,所述底板、防护壳和防护盖均设有防辐射涂层。本发明多种检测方式可分开进行,也可综合进行,既能建立电缆的单因素仿真模型,也能建立电缆的多因素方仿真模型,便于用户根据电缆的使用场景对电缆的寿命进行综合判断,大大提高了检测的效率,且多组检测件可活动多方位检测,能够减少程序,提高检测效率,通过固定夹持,大大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能够防止电缆脱落对装置造成损害。
-
公开(公告)号:CN112308207B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010962246.2
申请日:2020-09-14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IPC: G06N3/04 , G06N3/08 , G06F30/27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网络模型训练方法、避雷器过电压电性预测方法和装置。所述网络模型训练方法包括:按设定规则从样本集中获取样本,所述样本包括电网的电压低于第一设定阈值时,电网中的避雷器的第一电性参数,及电网的电压高于第二设定阈值时所述避雷器的第二电性参数;将样本的第一电性参数输入当前的RBF网络模型,根据当前的网络参数,得到输出数据;判断当前的输出数据与第二电性参数间的误差是否小于设定误差阈值;若否,根据当前的输出数据调整当前的网络参数,返回执行所述按设定规则从样本集中获取样本的步骤。能够通过模型预测的方法确定避雷器的高压电性,易于实现,且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0429651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1910798602.9
申请日:2019-08-27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多总线并网系统的灵活电能质量控制方法,该方法无需任何额外的硬件参与,无需复杂的控制器,通过分工协作的方式同时为低压和高压总线提供电能质量增强服务,解决了级联H桥单元功能单一,利用率低的难题。即使在涉及不同额定电压的复杂非线性负载时,所提出的方法也可以有效地减少谐波。
-
公开(公告)号:CN112308207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10962246.2
申请日:2020-09-14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IPC: G06N3/04 , G06N3/08 , G06F30/27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网络模型训练方法、避雷器过电压电性预测方法和装置。所述网络模型训练方法包括:按设定规则从样本集中获取样本,所述样本包括电网的电压低于第一设定阈值时,电网中的避雷器的第一电性参数,及电网的电压高于第二设定阈值时所述避雷器的第二电性参数;将样本的第一电性参数输入当前的RBF网络模型,根据当前的网络参数,得到输出数据;判断当前的输出数据与第二电性参数间的误差是否小于设定误差阈值;若否,根据当前的输出数据调整当前的网络参数,返回执行所述按设定规则从样本集中获取样本的步骤。能够通过模型预测的方法确定避雷器的高压电性,易于实现,且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0429651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10798602.9
申请日:2019-08-27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多总线并网系统的灵活电能质量控制方法,该方法无需任何额外的硬件参与,无需复杂的控制器,通过分工协作的方式同时为低压和高压总线提供电能质量增强服务,解决了级联H桥单元功能单一,利用率低的难题。即使在涉及不同额定电压的复杂非线性负载时,所提出的方法也可以有效地减少谐波。
-
公开(公告)号:CN119891213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488528.8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航检分公司 ,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超高压供电分公司 ,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PC: H02J3/0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改进电磁混合式潮流控制器稳态电压源模型构建方法,该发明专利包括:基于改进电磁混合式潮流控制器拓扑,所形成的改进电磁混合式潮流控制器稳态电压源模型;“Sen”变压器串联部分由一个等效电压源和内阻抗组成,并联部分为受控电流源,通过调节抽头位置完成对注入电压的离散调节;旋转潮流控制器串联部分有一个受控理想电压源和一个受控内阻抗组成,并联支路为受控电流源,通过改变α1和α2的大小,完成对注入线路电压的连续调节。改进电磁混合式潮流控制器串联部分为“Sen”变压器和旋转潮流控制器串入线路电压矢量之和,并形成一个较大范围内任意的连续调节电压矢量。最终,本申请能够实现对高电压等级输电线路潮流的有效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9561050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510125792.3
申请日:2025-01-27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鄂尔多斯供电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源配电网领域,提供一种有源配电网合环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方法包括:获取分布式电源的运行数据及负荷数据;进行拉丁超立方抽样,得到光伏半不变量和负荷半不变量;对光伏半不变量和负荷半不变量进行矩阵变换和级数展开,得到合环电流的累积分布函数和概率密度函数;获取不同合环操作策略下合环点两侧馈线的关键电流数据,将关键电流数据输入累积分布函数和概率密度函数,得到安全评估指标值;将安全评估指标值最优的合环操作策略作为目标合环操作策略,按照目标合环操作策略对有源配电网进行合环控制。通过拉丁超立方抽样和级数展开的方式确定每种合环操作策略的安全评估指标值,提高了合环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324511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447516.0
申请日:2024-10-16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源配电网电能质量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压与谐波协同治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本发明电压与谐波协同治理方法实施方式,其通过分析无功电压灵敏度对每个分布式电源接入节点电压的影响性,以调节无功为主减小有功出力为辅调节分布式电源的出力,并在减少有功出力时,将减少的有功通过储能装置进行储能,即对电能质量调节实现分布式电源发电的最大化消纳,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并且本发明实施方式还利用了分布式电源和储能装置的剩余容量,来进行电压和谐波的治理,减少了电能治理设备资源的投入。
-
公开(公告)号:CN118469154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909800.9
申请日:2024-07-09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30/0283 , G06Q50/06 ,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智能电网领域,尤其涉及基于分布式能源消纳的智能微电网评价系统及方法,包括通过智能感知设备和传感器,收集微电网中每个节点的能源产量、消耗和储存情况以及微电网运行中的关键数据信息并进行预处理;根据微电网规模进行类别划分,定义并计算第一能源消纳效率;通过获取的负荷需求情况和能量损耗情况,得到能源消纳效率的调整参数;同时对能源成本进行适度调整;根据能源消纳效率的调整参数与预设的能源消纳效率的调整参数进行比较,得到调整后的能源消纳效率;然后结合相关数据信息,建立微电网评估模型。本发明实现了对微电网的实时评估和优化调控,提高了微电网的能源消纳效率和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