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59782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29414.7
申请日:2024-04-29
Applicant: 内蒙古工业大学
IPC: C08G83/00 , C02F1/36 , C02F1/30 , C02F1/70 , B01J31/22 , B01J35/50 , B01J35/39 , C02F101/30 , C02F101/34 , C02F101/36 , C02F101/38 , C02F10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形貌可控的硫功能化金属有机框架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催化材料的配体为噻吩‑2,5‑二羧酸,金属源为铋盐,通过调节金属与配体的比例使得MOFs材料具有不同的形貌,包括微米花球状、蛛网状和微米花状。本发明通过使用噻吩‑2,5‑二羧酸作为含S原子的有机配体,以铋盐为金属源制备获得一系列S‑MOFs材料中,蛛网状的催化材料性能相较于其他形貌的性能明显提高,同时制备实验工艺简单;配体与金属比例不同的Bi‑TDC表现出不同的超声‑光协同催化活性;S原子的掺入使得材料具有光敏性,增加了可见光的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627365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476947.4
申请日:2018-12-04
Applicant: 内蒙古工业大学
IPC: C08F120/56 , C08F2/04 , C08F4/8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120/56 , C08F2/04 , C08F4/8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齿脂肪族胺基双酚类金属钴络合物催化丙烯酰胺(AM)进行分散聚合制备聚丙烯酰胺(PAM)纳米微球的方法,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用分散聚合方法,将AM、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和金属钴络合物溶解在乙醇‑水中,在分散剂PVP的作用下,形成均一稳定的PAM分散体系。经测定,粒径最小为200nm。较现有的PAM的分散体系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没有使用乳化剂;在聚合配方中只用到单体、引发剂、催化剂和分散剂,聚合工艺简单易于操作,反应条件温和;使用金属钴络合物作为单一催化剂,不仅可以使AM在短时间内聚合,而且此类催化剂用量少,效率高,作用广泛,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5601590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610107321.0
申请日:2016-02-26
Applicant: 内蒙古工业大学
IPC: C07D295/13 , C08G63/08 , C08G63/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称丙胺吗啉类六配位双配体锆络合物及在内酯开环聚合中的应用。其制备方法如下:将配体(I)与Zr(OiPr)4的摩尔比为2∶1进行反应,然后从反应产物中收集目标产物(II)。本发明所阐述的锆络合物含有两个丙胺吗啉类配体,是一种有效的内酯开环聚合催化剂,可用于己内酯、丙交酯等内酯的开环聚合反应。本发明的丙胺吗啉类六配位双配体锆络合物的优点十分明显:原料易得,合成路线简单,分离纯化容易,同时具有高催化活性,单体与催化剂摩尔比达到15万以上。催化所得的聚内酯具有较高分子量,较窄的分子量分布,能够满足工业部门的需要。其结构具有以下通式: 。
-
公开(公告)号:CN103319179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310188414.7
申请日:2013-05-14
Applicant: 内蒙古工业大学
IPC: C04B35/50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介电可调材料及其合成方法,其化学式为La2NiMn1-xZrxO6(0≤x≤0.2)。本发明采用凝胶-燃烧法合成粉体烧结得到新型介电可调陶瓷材料。Zr掺杂后样品的XRD衍射结果表明在Zr掺杂范围内所有的样品结构均为单斜相。改性后陶瓷材料的品质因子相对于La2NiMnO6室温条件下都有所提高,尤其是La2NiMn0.84Zr0.16O6的品质因子在25℃、偏压电场40V/cm、频率2kHz时比La2NiMnO6提高了5倍以上。此外,样品介电可调率在室温附近仍然在60%以上。因此本发明合成的介电可调材料为室温下低驱动电场介电可调器件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9627365B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1811476947.4
申请日:2018-12-04
Applicant: 内蒙古工业大学
IPC: C08F120/56 , C08F2/04 , C08F4/8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齿脂肪族胺基双酚类金属钴络合物催化丙烯酰胺(AM)进行分散聚合制备聚丙烯酰胺(PAM)纳米微球的方法,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用分散聚合方法,将AM、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和金属钴络合物溶解在乙醇‑水中,在分散剂PVP的作用下,形成均一稳定的PAM分散体系。经测定,粒径最小为200nm。较现有的PAM的分散体系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没有使用乳化剂;在聚合配方中只用到单体、引发剂、催化剂和分散剂,聚合工艺简单易于操作,反应条件温和;使用金属钴络合物作为单一催化剂,不仅可以使AM在短时间内聚合,而且此类催化剂用量少,效率高,作用广泛,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5601590B
公开(公告)日:2018-04-03
申请号:CN201610107321.0
申请日:2016-02-26
Applicant: 内蒙古工业大学
IPC: C07D295/13 , C08G63/08 , C08G63/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称丙胺吗啉类六配位双配体锆络合物及在内酯开环聚合中的应用。其制备方法如下:将配体(I)与Zr(OiPr)4的摩尔比为2∶1进行反应,然后从反应产物中收集目标产物(II)。本发明所阐述的锆络合物含有两个丙胺吗啉类配体,是一种有效的内酯开环聚合催化剂,可用于己内酯、丙交酯等内酯的开环聚合反应。本发明的丙胺吗啉类六配位双配体锆络合物的优点十分明显:原料易得,合成路线简单,分离纯化容易,同时具有高催化活性,单体与催化剂摩尔比达到15万以上。催化所得的聚内酯具有较高分子量,较窄的分子量分布,能够满足工业部门的需要。其结构具有以下通式。
-
公开(公告)号:CN106633019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0944140.3
申请日:2016-11-02
Applicant: 内蒙古工业大学
IPC: C08G63/82 , C08G63/08 , C08F120/18 , C08F4/80 , C08F283/02 , C08F220/18 , C07C217/58 , C07C215/50 , C07F15/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63/823 , C07C215/50 , C07C217/58 , C07F15/065 , C08F4/80 , C08F120/18 , C08F283/02 , C08G63/08 , C08F22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齿脂肪族胺基双酚类配体钴络合物及在内酯开环聚合中的应用。其制备方法如下:将配体(I)与Co(OAc)2﹒4H2O反应,然后从反应产物中收集目标产物(II)。本发明所阐述的多功能钴络合物含有多齿脂肪族胺基双酚配体,是一种高效的内酯开环聚合催化剂,也可以有效控制丙烯酸酯类单体进行活性自由基聚合,还可以催化环内酯与丙烯酸酯类单体进行共聚。本发明的多齿脂肪族胺基双酚类配体钴络合物的优点十分明显:原料易得,合成路线简单,易于分离纯化,聚合条件温和,同时具有高催化活性与不死聚合的特点。催化所得的聚合物具有较高分子量,较窄的分子量分布,能够满足工业部门的需要。其结构具有以下通式:
-
公开(公告)号:CN110128140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353330.1
申请日:2019-04-29
Applicant: 内蒙古工业大学
IPC: C04B35/50 , C04B35/48 , H01M10/0562 , H01M10/05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镱铝共掺杂石榴石型Li7La3Zr2O12锂离子导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固体电解质制造领域。本发明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新型石榴石结构的锂离子导体Li7La3-xYbxZr2O12(x=0.1-0.4)。本发明的镱铝共掺杂石榴石型立方相LLZO陶瓷最高离子电导率为3.15×10-4S cm-1。此外,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原料成本低廉,循环性能好及循环效率较高。因此采用本发明合成工艺可以大规模生产固体电解质。本发明制备的致密陶瓷固体电解质可能应用于全固态锂离子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5622815B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610001873.3
申请日:2016-01-05
Applicant: 内蒙古工业大学
IPC: C08F120/56 , C08F4/80 , C08F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卟啉钴催化丙烯酰胺(AM)进行分散聚合制备纳米微球聚丙烯酰胺(PAM)的方法,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用分散聚合方法,将AM和间‑四羟乙基(4‑甲氧苯基)卟啉钴(II)溶解在乙醇‑水、DMF‑水中,在分散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作用下,形成均一稳定的PAM分散体系,其相对分子质量可达4.253×105,得到聚丙烯酰胺微球的粒径为最小150nm。较现有的PAM的分散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没有使用乳化剂和引发剂;在聚合配方中只用到单体、卟啉钴催化剂和稳定剂,聚合工艺简单易于操作,反应条件温和;使用卟啉钴作为单一催化剂,不仅可以使AM在短时间内聚合,而且此类催化剂用量少,效率高,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4787802B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510221020.6
申请日:2015-05-04
Applicant: 内蒙古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单分散不同形貌氧化锆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材料制备的领域,其特征在于,采用模板法,确定SDS/Tritionx?100/H2O体系中三者配比,通过调控反应物的浓度来控制所制备纳米粉体的形貌。其步骤如下:(1)确定SDS/tritionx?100/H2O体系的相单相区域。采用0.5?2mol/L的氯氧化锆及1?13mol/L的氨水取代三元体系的水,充分混合二者,25℃下恒温1?24小时,采用乙醇及水洗涤离心数次,直至洗涤液显中性为止。50?80℃干燥得到的粉体,500?700℃下煅烧2小时,即得到不同形貌的纳米氧化锆。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模板法,通过调节反应物浓度合成不同形貌的纳米氧化锆,制备方法简单,制备条件温和,所制备的粉体在后续处理中不易团聚。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