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粉尘治理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052457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108356.2

    申请日:2023-08-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隧道施工粉尘治理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涉及隧道施工粉尘治理技术领域,在喷雾参数的预设取值范围内进行多次取值,得到多个喷雾参数数据,对于每一喷雾参数数据,以喷雾参数数据和当前的隧道环境数据作为输入,利用训练好的预测模型得到喷雾参数数据对应的治理后隧道粉尘浓度的预测值,选取治理后隧道粉尘浓度的预测值的最小值所对应的喷雾参数数据作为目标参数数据,基于目标参数数据进行粉尘治理,从而能够根据隧道环境数据选取使治理后隧道粉尘浓度最小的喷雾参数数据来进行粉尘治理,可根据实际施工现场自动动态调节喷雾参数,提高降尘效果,降低降尘成本。

    一种综采转充填连续推进协同开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64994B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10211823.4

    申请日:2020-03-24

    Abstract: 一种综采转充填连续推进协同开采方法,属安全开采技术领域。开采方法包含综采开采、过渡推进段开采和固体充填开采三个阶段,在设定的综采段和固体充填段之间引入过渡衔接段的开采,形成综采段‑过渡推进段‑固体充填段三位一体的连续推进协同开采,通过在过渡衔接段完成改变综采‑充填液压支架的支护状态与顶板管理方式的改变,并安装后顶梁、多孔底卸式输送机和夯实机构;固体充填段采用综采‑充填液压支架充填支护状态支护顶板,将固体物料回填采空区管理顶板。有利于发挥固体充填与传统综采双重优势,对各类保护煤柱的开采和延长工作面推进长度有重要意义,同时提高资源回收率,规模化处理矸石等固体废弃物,达到安全绿色高效开采。

    一种综采转充填连续推进协同开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64994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2010211823.4

    申请日:2020-03-24

    Abstract: 一种综采转充填连续推进协同开采方法,属安全开采技术领域。开采方法包含综采开采、过渡推进段开采和固体充填开采三个阶段,在设定的综采段和固体充填段之间引入过渡衔接段的开采,形成综采段-过渡推进段-固体充填段三为一体的连续推进协同开采,通过在过渡衔接段完成改变综采-充填液压支架的支护状态与顶板管理方式的改变,并安装后顶梁、多孔底卸式输送机和夯实机构;固体充填段采用综采-充填液压支架充填支护状态支护顶板,将固体物料回填采空区管理顶板。有利于发挥固体充填与传统综采双重优势,对各类保护煤柱的开采和延长工作面推进长度有重要意义,同时提高资源回收率,规模化处理矸石等固体废弃物,达到安全绿色高效开采。

    一种光电协同再生粉末活性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597717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511001010.8

    申请日:2015-1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电协同再生粉末活性炭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调节池、提升泵、光电协同再生反应器、沉淀池,光电协同再生反应器内设有紫外灯、负载二氧化钛的颗粒活性炭、BDD阳极、不锈钢阴极、隔网、环形的曝气管,曝气管连接有曝气泵,BDD阳极和不锈钢阴极与直流电源连接,调节池内设有搅拌器,沉淀池设有排水管和排碳管。系统在再生粉末活性炭的过程中,曝气的同时进行紫外照射负载二氧化钛的颗粒活性炭进行光催化反应、BDD阳极与粉末活性炭构成三维电极进行电化学氧化,隔网用于分离颗粒活性炭和粉末活性炭。能高效的对饱和粉末活性炭进行再生,尤其适用于环保领域产生的饱和粉末活性炭。

    一种测试矿井水可视化渗流及净化特性的实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710805A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1911015981.6

    申请日:2019-10-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测试矿井水可视化渗流及净化特性的实验系统,属于岩石渗流领域。其试验装置包括试样制备系统;由固定架、钢化玻璃套筒、外箍体、锥形底盘、轴向加载组件、分区套筒等组成的可视化渗流系统;由可调频率水泵组成的供水系统;由水质检测装置、压力传感器、测压表、摄像机、流量计和计算机组成的数据采集及分析系统。其实验方法包括控制试样轴压、水压、渗流路径下的渗流特性和水净化关系。本发明可以准确模拟不同级配的破碎煤岩体在周期来压、径高比、渗流路径、水压等作用影响下的渗流特性和矿井水净化程度,能够可视化探究渗流与净化耦合关系,用以揭示不同条件下采空区顶板渗流特性和矿井水的净化程度。

    不同雾化液滴粒径测试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95911A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2010789749.4

    申请日:2020-08-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同雾化液滴粒径测试装置和方法,包括不同雾化液滴生成系统、粒径测试分析系统和控制系统;不同雾化液滴生成系统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压力表、储气室、电磁阀、单向阀一、储水室、单向阀二、雾化喷嘴,储气室通过导气管与高压空气瓶连接;粒径测试分析系统包括激光粒度分析仪和图像采集系统;电磁阀、激光粒度分析仪和图像采集系统分别与控制系统有线或无线连接。可以实现不同雾化液滴的生成及其粒径值的研究测试,从而为研究人员提供操作更为便捷的不同雾化液滴生成及粒径测试方式,以及详尽的雾化液滴粒径信息。

    一种光电协同再生粉末活性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597717B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511001010.8

    申请日:2015-1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电协同再生粉末活性炭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调节池、提升泵、光电协同再生反应器、沉淀池,光电协同再生反应器内设有紫外灯、负载二氧化钛的颗粒活性炭、BDD阳极、不锈钢阴极、隔网、环形的曝气管,曝气管连接有曝气泵,BDD阳极和不锈钢阴极与直流电源连接,调节池内设有搅拌器,沉淀池设有排水管和排碳管。系统在再生粉末活性炭的过程中,曝气的同时进行紫外照射负载二氧化钛的颗粒活性炭进行光催化反应、BDD阳极与粉末活性炭构成三维电极进行电化学氧化,隔网用于分离颗粒活性炭和粉末活性炭。能高效的对饱和粉末活性炭进行再生,尤其适用于环保领域产生的饱和粉末活性炭。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