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54134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224055.X
申请日:2023-03-09
Applicant: 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邢东矿 ,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山地面固废材料半地下分布式仓储及卸载系统,属矿山固废材料仓储技术领域。由洗车房、封闭式钢结构棚化车间、卸料仓、仓下给料机、带式输送机、投料车间、投料井、控制系统8个部分组成,能进行矿山地面固废材料的分布式仓储、精准给配料计量等功能。实现对地面固废材料的合理化处置,防止地面矸石山的随意堆积,破坏地表生态,同时该系统多处使用自动化系统,达到了减人增效的目的。以弥补现有技术中进行充填开采的固废材料缺少合理的存储及运输管理,严重影响地表生态的问题,实现对矿山地面固废材料的合理化处置,为矿山地面固废材料的处置及存储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其结构式简单、功能齐全、便于推广,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052457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108356.2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E21F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隧道施工粉尘治理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涉及隧道施工粉尘治理技术领域,在喷雾参数的预设取值范围内进行多次取值,得到多个喷雾参数数据,对于每一喷雾参数数据,以喷雾参数数据和当前的隧道环境数据作为输入,利用训练好的预测模型得到喷雾参数数据对应的治理后隧道粉尘浓度的预测值,选取治理后隧道粉尘浓度的预测值的最小值所对应的喷雾参数数据作为目标参数数据,基于目标参数数据进行粉尘治理,从而能够根据隧道环境数据选取使治理后隧道粉尘浓度最小的喷雾参数数据来进行粉尘治理,可根据实际施工现场自动动态调节喷雾参数,提高降尘效果,降低降尘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364994B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10211823.4
申请日:2020-03-2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综采转充填连续推进协同开采方法,属安全开采技术领域。开采方法包含综采开采、过渡推进段开采和固体充填开采三个阶段,在设定的综采段和固体充填段之间引入过渡衔接段的开采,形成综采段‑过渡推进段‑固体充填段三位一体的连续推进协同开采,通过在过渡衔接段完成改变综采‑充填液压支架的支护状态与顶板管理方式的改变,并安装后顶梁、多孔底卸式输送机和夯实机构;固体充填段采用综采‑充填液压支架充填支护状态支护顶板,将固体物料回填采空区管理顶板。有利于发挥固体充填与传统综采双重优势,对各类保护煤柱的开采和延长工作面推进长度有重要意义,同时提高资源回收率,规模化处理矸石等固体废弃物,达到安全绿色高效开采。
-
公开(公告)号:CN111364994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2010211823.4
申请日:2020-03-2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综采转充填连续推进协同开采方法,属安全开采技术领域。开采方法包含综采开采、过渡推进段开采和固体充填开采三个阶段,在设定的综采段和固体充填段之间引入过渡衔接段的开采,形成综采段-过渡推进段-固体充填段三为一体的连续推进协同开采,通过在过渡衔接段完成改变综采-充填液压支架的支护状态与顶板管理方式的改变,并安装后顶梁、多孔底卸式输送机和夯实机构;固体充填段采用综采-充填液压支架充填支护状态支护顶板,将固体物料回填采空区管理顶板。有利于发挥固体充填与传统综采双重优势,对各类保护煤柱的开采和延长工作面推进长度有重要意义,同时提高资源回收率,规模化处理矸石等固体废弃物,达到安全绿色高效开采。
-
公开(公告)号:CN105597717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511001010.8
申请日:2015-12-2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电协同再生粉末活性炭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调节池、提升泵、光电协同再生反应器、沉淀池,光电协同再生反应器内设有紫外灯、负载二氧化钛的颗粒活性炭、BDD阳极、不锈钢阴极、隔网、环形的曝气管,曝气管连接有曝气泵,BDD阳极和不锈钢阴极与直流电源连接,调节池内设有搅拌器,沉淀池设有排水管和排碳管。系统在再生粉末活性炭的过程中,曝气的同时进行紫外照射负载二氧化钛的颗粒活性炭进行光催化反应、BDD阳极与粉末活性炭构成三维电极进行电化学氧化,隔网用于分离颗粒活性炭和粉末活性炭。能高效的对饱和粉末活性炭进行再生,尤其适用于环保领域产生的饱和粉末活性炭。
-
公开(公告)号:CN112710805A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1911015981.6
申请日:2019-10-24
Applicant: 陕西涌鑫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测试矿井水可视化渗流及净化特性的实验系统,属于岩石渗流领域。其试验装置包括试样制备系统;由固定架、钢化玻璃套筒、外箍体、锥形底盘、轴向加载组件、分区套筒等组成的可视化渗流系统;由可调频率水泵组成的供水系统;由水质检测装置、压力传感器、测压表、摄像机、流量计和计算机组成的数据采集及分析系统。其实验方法包括控制试样轴压、水压、渗流路径下的渗流特性和水净化关系。本发明可以准确模拟不同级配的破碎煤岩体在周期来压、径高比、渗流路径、水压等作用影响下的渗流特性和矿井水净化程度,能够可视化探究渗流与净化耦合关系,用以揭示不同条件下采空区顶板渗流特性和矿井水的净化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795911A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2010789749.4
申请日:2020-08-0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新疆工程学院
IPC: G01N1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同雾化液滴粒径测试装置和方法,包括不同雾化液滴生成系统、粒径测试分析系统和控制系统;不同雾化液滴生成系统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压力表、储气室、电磁阀、单向阀一、储水室、单向阀二、雾化喷嘴,储气室通过导气管与高压空气瓶连接;粒径测试分析系统包括激光粒度分析仪和图像采集系统;电磁阀、激光粒度分析仪和图像采集系统分别与控制系统有线或无线连接。可以实现不同雾化液滴的生成及其粒径值的研究测试,从而为研究人员提供操作更为便捷的不同雾化液滴生成及粒径测试方式,以及详尽的雾化液滴粒径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0159305B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1910293265.8
申请日:2019-04-12
Applicant: 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IPC: E21D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采深大采高复合顶工作面煤壁注浆参数优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实地检测煤体的普氏硬度系数F、工作面内裂隙的组数M和间距N以及规则情况,工作面仰角α、煤壁片帮发生的位置以及深度P、顶板冒顶的高度H;根据检测结果判断是否依次符合情况一、情况二或情况三;对于三种情况分别采用三种不同的注浆方案。本发明针对工作面不同的实际情况,按照分等级对待,使得整体的施工在满足安全生产的前提下,用料最省,达到最好的资源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5597717B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511001010.8
申请日:2015-12-2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电协同再生粉末活性炭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调节池、提升泵、光电协同再生反应器、沉淀池,光电协同再生反应器内设有紫外灯、负载二氧化钛的颗粒活性炭、BDD阳极、不锈钢阴极、隔网、环形的曝气管,曝气管连接有曝气泵,BDD阳极和不锈钢阴极与直流电源连接,调节池内设有搅拌器,沉淀池设有排水管和排碳管。系统在再生粉末活性炭的过程中,曝气的同时进行紫外照射负载二氧化钛的颗粒活性炭进行光催化反应、BDD阳极与粉末活性炭构成三维电极进行电化学氧化,隔网用于分离颗粒活性炭和粉末活性炭。能高效的对饱和粉末活性炭进行再生,尤其适用于环保领域产生的饱和粉末活性炭。
-
公开(公告)号:CN119293550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277378.6
申请日:2024-09-12
Applicant: 南京市测绘勘察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6F18/24 , G06F18/23 , G06N3/0442 , G06N3/045 , G06N3/084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InSAR时序大范围形变结果的分类与预测方法,涉及地面沉降预测领域。该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利用时序InSAR技术获取并验证预定区域的长时间序列地表形变数据;针对长时间序列地表形变数据分别完成趋势向聚类和空间向聚类,提取出沉降热点区域;基于沉降热点区域建立沉降热点区域形变预测模型;利用预测模型预测未来预定时长内沉降热点区域的地面沉降趋势,并输出沉降预测图。与常规方法相比,该发明不仅能够建立多点地面沉降预测模型,而且通过无监督分类精确提取出沉降热点区域,最后提供热点区域的未来沉降预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在提高预测模型的运行效率和精度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