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93550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277378.6
申请日:2024-09-12
Applicant: 南京市测绘勘察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6F18/24 , G06F18/23 , G06N3/0442 , G06N3/045 , G06N3/084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InSAR时序大范围形变结果的分类与预测方法,涉及地面沉降预测领域。该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利用时序InSAR技术获取并验证预定区域的长时间序列地表形变数据;针对长时间序列地表形变数据分别完成趋势向聚类和空间向聚类,提取出沉降热点区域;基于沉降热点区域建立沉降热点区域形变预测模型;利用预测模型预测未来预定时长内沉降热点区域的地面沉降趋势,并输出沉降预测图。与常规方法相比,该发明不仅能够建立多点地面沉降预测模型,而且通过无监督分类精确提取出沉降热点区域,最后提供热点区域的未来沉降预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在提高预测模型的运行效率和精度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1173004B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010205944.8
申请日:2020-03-23
Applicant: 南京市测绘勘察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型预制桩拉链式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所述异型预制桩包含异型桩端板和异型桩身。异型预制桩桩身由混凝土材料制作,且施加预应力,桩身内部设置钢筋笼,桩腹为空心圆形状;所述异型预制桩为不规则短T型;施工方法为现场将异型预制桩错位对称施工;所述两根错位的异型预制桩紧密扣接形成链条式支护结构;所述异型预制桩对扣施工结束后,在并列的两根异型预制桩接缝处进行小直径高压旋喷搅拌桩施工,形成高压旋喷搅拌止水体以封堵异型预制桩并列形成的缝隙;异型预制桩顶部设置混凝土冠梁。本发明特别适用于场地狭小的施工环境,且节约混凝土和止水搅拌桩水泥用量,同时可以增强基坑支护结构的整体性和抗侧向变形的能力,经济和环境效益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18115009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486744.2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 宁波大学 , 南京市测绘勘察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南京大学
IPC: G06Q10/063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时空大数据驱动的海岸带风能资源评估方法与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将海岸带区域分为近岸区域和离岸区域;根据近岸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确定近岸区域风能资源开发适宜性;根据离岸区域的离岸距离和水深条件确定离岸区域风能资源开发适宜性;根据海岸带区域内的风速数据确定风力发电功率;基于风力发电功率、近岸区域风能资源开发适宜性和离岸区域风能资源开发适宜性确定海岸带风能资源评估结果。本发明通过将海岸带区域分为近岸区域和离岸区域,考虑了海岸带区域内的土地利用类型、离岸距离和水深条件等因素对风能开发适宜性的影响,能够客观且全面的评估海岸带的风能资源,使得评估结果更具可操作性,为风能资源开发提供了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6950148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913373.7
申请日:2023-07-25
Applicant: 南京市测绘勘察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坑工程水平位移控制平差方法、存储介质及设备,该平差方法包括:在基坑的4个角落分别布设观测桩,在每一个观测桩上架设一台机器视觉测量仪,确定机器视觉测量仪的方位角;在每一台机器视觉测量仪的观测方向延长线上布设一个不动点,并在基坑的任意一条边上布设多个待测点标靶;观测一段时间后,通过机器视觉测量仪获取每个观测桩的观测偏移量并计算出观测桩间的距离变化值;通过每个观测桩的观测偏移量以及观测桩间的距离变化值建立平差方程;建立法方程和最小范数条件,求解平差方程,获取观测桩位移参数的最优估计结果,改正到待测点标靶的观测数据中。该方法有效填补了在复杂基坑环境下的摄影测量高精度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5909074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553745.1
申请日:2022-12-06
Applicant: 南京市测绘勘察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V20/10 , G06V10/764 , G06V10/26 , G06T7/136 , G06T7/3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跨尺度植被指数引导的城市植被高分辨率制图方法。主要步骤包括:1)对两景覆盖同一区域、获取时间相近的Sentinel‑2 L2A影像和高分RGB影像进行重采样、几何配准、辐射校正等预处理操作;2)提出一个新的跨尺度植被指数,初步提取城市植被覆盖范围,并通过阈值分割自动得到城市植被和非城市植被样本;3)利用自动生成的样本训练语义分割模型DeepLab v3+,训练好的模型可直接预测得到城市植被的高分辨率制图结果。本方法的技术优势在于无需任何人工样本标注,而自动得到高精度的城市植被高分辨率制图结果,可为大尺度的城市植被高分制图提供一种成本低而效果佳的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4429455A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210008313.6
申请日:2022-01-05
Applicant: 南京市测绘勘察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T7/00 , G06K9/62 , G06V10/762 , G06V10/7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载激光点云辅助影像植被三维变化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机载激光雷达(LiDAR)点云数据和影像数据获取,用商业化软件生成彩色点云并分类地表点。根据激光点距地表距离分类出低矮植被层、中植被层和高植被层,并识别出其中的植被。归一化植被地物的高程值,采用直接对比法计算两期植被的平面和高度变化,从而获得植被三维变化信息。本发明统计植被的三维变化,实现了植被三维变化的计算,精度可以达到95%以上,比现行的技术方法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测绘和调查工作,效率可以提高2倍以上,并且提供了一种针对地面上的植被吸收碳量计算中植被体积的计算方法,为我国早日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4325693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557634.3
申请日:2021-12-19
Applicant: 南京市测绘勘察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InSAR时序形变结果的采空区中心形变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空区中心InSAR时序形变结果获取,划分训练样本和预测样本;确定嵌入维度和预测步长,建立基于支持向量机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SVR)的预测模型;根据训练样本数据,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对模型进行训练,获取最优模型参数;将最优参数带入模型,输入预测样本,得出模型预测结果。与常规方法相比,该算法不需要依赖矿区先验信息,能够快速准确地为采空区中心提供变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4092419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317392.0
申请日:2021-11-09
Applicant: 南京市测绘勘察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T7/00 , G06K9/62 , G06T5/40 , G06V10/77 , G06V10/7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地表点位的点云空间位置质量自动检查方法,包含如下步骤:激光点云数据和控制点文件准备;根据获得的检查点文件按照一定的半径搜索阈值从原始激光点集中查找目标点集;根据地表点与非地表点之间法线指向通常不一致的情况,采用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实现两者之间的分离;从地表点集中提取道路标线点,最后查找距离检查点最近的道路标识线从而完成点云空间位置质量的自动检查。本发明技术的应用,能够减少人工的干预,提高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817481B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1711257891.9
申请日:2017-12-01
Applicant: 南京市测绘勘察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InSAR形变监测中大气噪声校正的RF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差分干涉图中PS点提取;利用空间带通滤波对包含PS点的干涉图进行处理,获取大气噪声与DEM的关系;采用拓展式稳健估计算法,计算出函数模型的参数值及大气垂直分层噪声;利用时间域的高通滤波和空间域的低通滤波计算大气湍流混合噪声;计算并去除大气噪声,分离出形变信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较大程度地削弱干涉图中大气延迟的影响,有效提高InSAR形变监测的精度和可靠性;适合于时间序列PS‑InSAR形成的差分干涉图,提高了方法的普适性;既可以有效去除干涉图大气噪声中垂直分层部分,又可以削弱湍流混合部分,提高了方法的全面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173003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2010205846.4
申请日:2020-03-23
Applicant: 南京市测绘勘察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箱型扣接钢桩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箱型钢桩,所述的箱型钢桩包括大截面箱型钢桩,所述的大截面箱型钢桩扣接在小截面箱型钢桩上,所述的截面箱型钢桩和小截面箱型钢桩通过两端扣接连成连续钢墙,形成一个整体支护结构。本发明通过箱型钢桩自身的扣接连接,延长渗水路径,降低基坑或河岸渗水、漏水的几率。大、小两种截面的箱型钢桩相互扣接,形成连续的箱型钢墙,其抗弯刚度相比于传统U型钢板桩或H型钢桩,刚度大幅度地增加,有利于抵抗基坑或河岸变形,而且可以减小支护结构的宽度,增大地下空间的利用率。本发明具有抗弯性能好、承载力高、施工速度快、结构组合方便、箱型钢桩可重复利用等优点,其技术经济效益突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