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陷性黄土地区长短桩基础模型的试验装置以及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97660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754167.5

    申请日:2018-07-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3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长短桩基础模型的试验装置以及试验方法,该试验装置包括箱体(1)、模型桩底座(2)、长模型桩(3)和短模型桩(4)、桩顶传力承台(5)、伪静力试验加载系统以及多个试验数据感应采集设备和各自的数据接收设备。本发明的应用能够克服现场试验困难与数值模拟研究不足,实现不同竖向加载工况,有效模拟长短桩基础在黄土土层中的受力情况,准确地反映出不同工况对应的承载特性和变形特性。并且,本发明进一步包括水平加载架等实现对模型桩进行水平加载试验的部件,弥补了已有该类型试验的不足,能够研究桩体水平受荷时的承载特性和变形特性。

    砖混结构改为框架结构的承重墙改梁结构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22540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810243737.4

    申请日:2018-03-23

    Abstract: 砖混结构改为框架结构的承重墙改梁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在圈梁3下做临时托换结构,所述临时托换结构是由脚手架8、工字钢7和20015080mm钢板5组成;待圈梁3下两端两组临时托换结构施工完毕则开始拆除两端承重墙2,所述拆除承重墙应遵循“由两端向中部”的顺序进行;待圈梁下两端承重墙拆除后开始进行构造柱4加固,待承重墙2全部拆除后开始加固圈梁3,圈梁新增受力钢筋11是布置在工字钢7下面;待加固后梁柱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时进行拆除临时托换结构,所述拆除临时托换结构只需将工字钢7长出圈梁3宽部分直接切断。

    一种使用红砂岩的路基填料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57517A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711130463.X

    申请日:2017-11-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28/001 C04B2111/0075 C04B18/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红砂岩的路基填料及其制作方法,该路基填料是由黄土和红砂岩制成,其中,黄土的质量百分比为25%~35%,其余为红砂岩;路基填料的含水率为6%~10%。相应的制作方法包括:按配比称重黄土和红砂岩;将红砂岩充分碾压破碎后与黄土混合均匀,并测量混合料的含水率;参考含水率与预设含水率范围的关系,采取晾晒风干或者洒水处理措施使得混合料的含水率处于预设含水率范围内,即得到路基填料。本发明采用黄土对红砂岩进行改良使其达到路基填筑标准的优质填料,其最大干密度大、压实效果好且工程造价低,有效的解决了红砂岩工程性质差的特性,使其变废为宝,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义。

    一种防冻害渗水盲沟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11893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458213.7

    申请日:2018-05-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冻害渗水盲沟及其施工方法,该渗水盲沟设置于冻土深度(9)以下且具有1%~2%纵坡比降,包括碎石透水层(6)、中粗砂渗滤层(4)、支承层(2)以及网孔排水管,并且使用两层透水土工布实现中间碎石透水层、外层中粗砂渗滤层包裹的圆柱形结构。能够有效、顺畅地将地基水下渗到冰冻线下,减少整个地基区域的地下渗水,有效防止冻害的发生;能够使地基渗水沿沟道自行排出;能够有效防止渗水盲沟周边土颗粒进入盲沟,防止盲沟堵塞,进而能够使盲沟永久使用。此外,本发明施工方法步骤简单,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节约了工程成本,也可应用于一些填方地基工程地基排水工程中,值得大范围推广。

    砖混结构改为框架结构的承重墙改梁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8056684U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20398629.X

    申请日:2018-03-23

    Abstract: 砖混结构改为框架结构的承重墙改梁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框架梁、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其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是由原圈梁(3)、工字钢(7)、钢板(6)、圈梁新增受力钢筋(11)构成,圈梁新增受力钢筋(11)是在工字钢(7)外的圈梁新增截面(9)内穿过;钢筋混凝土框架柱是由原构造柱(4)、构造柱新增受力钢筋(12)、U型螺旋杆箍筋(13)和扁钢(14)构成,构造柱新增受力钢筋(12)是植于构造柱新增截面(10)内并通过U型螺旋杆箍筋(13)穿过墙体与扁钢(14)相连接固定。(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高填方地基现场直剪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6208672U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21291511.4

    申请日:2016-11-29

    Abstract: 一种高填方地基现场直剪试验装置,透明保护罩(20)上从下向上依次安装下垫板(7)、滚排(6)、上垫板(5);在上垫板(5)上依次安装竖向自动加载机构(18)、传力钢柱(4)、用于承受堆载的平台钢梁(2)以及堆载(19);在透明保护罩(20)的一侧从里向外依次安装前垫板(15)、切向自动加载机构(14)、后垫板(13);自动加载控制机构(17)通过电缆(16)与切向自动加载机构(14)和竖向自动加载机构(18)相连,在透明保护罩(20)的另一侧的透明保护罩(20)上分别安装竖向位移传感器(3)和切向位移传感器(8);数据采集机构(10)通过位移传感器电缆(9)和竖向位移传感器(3)和切向位移传感器(8)相连。

    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长短桩基础模型的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8501758U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21090106.5

    申请日:2018-07-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长短桩基础模型的试验装置,该试验装置包括箱体(1)、模型桩底座(2)、长模型桩(3)和短模型桩(4)、桩顶传力承台(5)、伪静力试验加载系统以及多个试验数据感应采集设备和各自的数据接收设备。本实用新型的应用能够克服现场试验困难与数值模拟研究不足,实现不同竖向加载工况,有效模拟长短桩基础在黄土土层中的受力情况,准确地反映出不同工况对应的承载特性和变形特性。并且,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包括水平加载架等实现对模型桩进行水平加载试验的部件,弥补了已有该类型试验的不足,能够研究桩体水平受荷时的承载特性和变形特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防冻害渗水盲沟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183720U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申请号:CN201820712825.X

    申请日:2018-05-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冻害渗水盲沟,该渗水盲沟设置于冻土深度(9)以下且具有1%~2%纵坡比降,包括碎石透水层(6)、中粗砂渗滤层(4)、支承层(2)以及网孔排水管,并且使用两层透水土工布实现中间碎石透水层、外层中粗砂渗滤层包裹的圆柱形结构。能够有效、顺畅地将地基水下渗到冰冻线下,减少整个地基区域的地下渗水,有效防止冻害的发生;能够使地基渗水沿沟道自行排出;能够有效防止渗水盲沟周边土颗粒进入盲沟,防止盲沟堵塞,进而能够使盲沟永久使用。此外,本实用新型施工方法步骤简单,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节约了工程成本,也可应用于一些填方地基工程地基排水工程中,值得大范围推广。(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高填方地基排水盲沟

    公开(公告)号:CN206204970U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21291006.X

    申请日:2016-11-29

    Abstract: 一种高填方地基排水盲沟,包括纵向排水盲沟(10)和横向排水盲沟(11),纵横向排水盲沟相互交错呈井字形分布,组成排水盲沟网,排水盲沟结构由素填土层(2)、土工布(3)、软式透水管(4)、第一细砾石层(5)、粗砾石层(6)、第二细砾石层(7)、土工格栅(8)组成;从地基表层的泉眼(12)处开始沿水流方向(13)设置具有喇叭口形状和预设坡度的排水槽,排水槽底部铺设预设厚度的素填土层(2),素填土层(2)上依次铺设土工布(3)、第一细砾石层(5)、粗砾石层(6)、第二细砾石层(7)、土工格栅(8),其中第一细砾石层(5)内安放软式透水管(4)。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