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轮毂铸造模具系统及轮毂铸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07260B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011262699.0

    申请日:2020-11-12

    Abstract: 改进的轮毂铸造模具系统及轮毂铸造方法,包括有轮毂铸造模具,轮毂铸造模具中设置有形成轮毂的铸造型腔,铸造型腔包括中部的轮芯腔、外围的轮辋腔以及连通轮芯腔与轮辋腔的轮辐腔;其特征在于,在靠近轮辐腔中部区域的模具腔壁体上设置有冷媒管,冷媒管用于让位于其侧边的轮辐腔中的金属液局部率先凝固形成轮辐结节;在轮毂铸造模具中还设置有杆通道,杆通道经轮辐腔与轮辋腔之间相交的模转角部位连通铸造型腔,在杆通道中活动穿插有压杆,压杆的尾端面形状适配于轮辋与轮辐之间的转角过渡部位;由于转角过渡部位就位于轮辐结节的侧边位置,轮辐结节能够为压杆压实补缩提供反向支撑力,从而让转角过渡部位在双向压力下实现补缩。

    改进的轮毂铸造模具系统及轮毂铸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07260A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11262699.0

    申请日:2020-11-12

    Abstract: 改进的轮毂铸造模具系统及轮毂铸造方法,包括有轮毂铸造模具,轮毂铸造模具中设置有形成轮毂的铸造型腔,铸造型腔包括中部的轮芯腔、外围的轮辋腔以及连通轮芯腔与轮辋腔的轮辐腔;其特征在于,在靠近轮辐腔中部区域的模具腔壁体上设置有冷媒管,冷媒管用于让位于其侧边的轮辐腔中的金属液局部率先凝固形成轮辐结节;在轮毂铸造模具中还设置有杆通道,杆通道经轮辐腔与轮辋腔之间相交的模转角部位连通铸造型腔,在杆通道中活动穿插有压杆,压杆的尾端面形状适配于轮辋与轮辐之间的转角过渡部位;由于转角过渡部位就位于轮辐结节的侧边位置,轮辐结节能够为压杆压实补缩提供反向支撑力,从而让转角过渡部位在双向压力下实现补缩。

    一种旋压下模及其应用的轮毂旋压模具

    公开(公告)号:CN115519019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1084916.0

    申请日:2022-09-06

    Abstract: 一种旋压下模及其应用的轮毂旋压模具,包括固定模块以及滑动布置于固定模块上的若干个滑动模组,滑动模组对应轮毂的轮辐与轮辋连接部;其特征在于,滑动模组包括能够沿径向滑动的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向外侧滑动的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的外壁面能够拼接形成平滑过渡的外壁面组,若干个滑动模组的外壁面组能够相连接并形成环形面,至少部分环形面沿径向向外凸出到固定模块的侧壁面外侧;相邻的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能够先后滑动并具有行程差,向内侧滑动的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能够错位布置于固定模块的侧壁面内侧,通过在固定模块上设置滑动模组,既保证模具在轮毂毛坯在旋压成型时在轮辋与轮辐的交接部形成减重沟槽,又能让轮毂顺畅轻松脱模。

    改进的轮毂铸造模具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6370117U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22489536.2

    申请日:2021-10-15

    Abstract: 改进的轮毂铸造模具系统,包括有轮毂铸造模具,轮毂铸造模具中设置有形成轮毂的铸造型腔,铸造型腔包括中部的轮芯腔、外围的轮辋腔以及连通轮芯腔与轮辋腔的轮辐腔;其特征在于,在靠近轮辐腔中部区域的模具腔壁体上设置有冷媒管,冷媒管用于让位于其侧边的轮辐腔中的金属液局部率先凝固形成轮辐结节;在轮毂铸造模具中还设置有杆通道,杆通道经轮辐腔与轮辋腔之间相交的模转角部位连通铸造型腔;还包括有集成顶板,在杆通道中活动穿插有压杆,压杆的顶端连接在集成顶板上,压杆的尾端面形状适配于轮辋与轮辐之间的转角过渡部位;轮辐结节能够为所述压杆压实补缩提供反向支撑力,从而让所述转角过渡部位在双向压力下实现补缩。

    一种旋压下模及其应用的轮毂旋压模具

    公开(公告)号:CN218191963U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22364402.2

    申请日:2022-09-06

    Abstract: 一种旋压下模及其应用的轮毂旋压模具,包括固定模块以及滑动布置于固定模块上的若干个滑动模组,滑动模组对应轮毂的轮辐与轮辋连接部;其特征在于,滑动模组包括能够沿径向滑动的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向外侧滑动的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的外壁面能够拼接形成平滑过渡的外壁面组,若干个滑动模组的外壁面组能够相连接并形成环形面,至少部分环形面沿径向向外凸出到固定模块的侧壁面外侧;相邻的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能够先后滑动并具有行程差,向内侧滑动的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能够错位布置于固定模块的侧壁面内侧,通过在固定模块上设置滑动模组,既保证模具在轮毂毛坯在旋压成型时在轮辋与轮辐的交接部形成减重沟槽,又能让轮毂顺畅轻松脱模。

    金属轮毂的铸造模具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869031U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720636459.X

    申请日:2017-06-04

    Abstract: 金属轮毂的铸造模具,包括上下分置的上模、下模,以及设置在所述上模和下模之间的侧模,在所述上模、下模和侧模之间形成所述轮毂的铸造型腔,所述侧模的上部设置有能够与所述上模配合密封所述铸造型腔的上结合环面;其特征在于,从径向横截面看,所述上结合环面分为左段上结合面、右段上结合面以及衔接于所述左段上结合面、右段上结合面之间的中段上结合面;所述左段上结合面、右段上结合面位于同一个上基准圆弧上,所述中段上结合面向外偏离所述上基准圆弧,所述中段上结合面和所述上基准圆弧之间的偏距从左、右两端向中间逐渐变大。能有效对所述侧模进行热变形补偿,避免或减少所述轮毂铸件出现飞边缺陷,提高了所述轮毂铸件的合格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铝合金轮毂模具的复合冷却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1161789U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921712738.5

    申请日:2019-10-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铝合金轮毂模具的复合冷却结构,包括上模、下模、侧模,所述上模、所述下模、所述侧模之间形成模腔,所述模腔包括有轮辋模腔、轮辐模腔、法兰盘模腔;所述上模中对应法兰盘模腔位置处设置有水雾冷却管路,所述水雾冷却管路上分布有水雾喷头朝向所述法兰盘模腔;可以综合不同冷却的强弱优势,实现立体的复合水冷,优化模具工艺性,对不同位置提供不同需求的冷却方式。

    带有简易密封结构的模具

    公开(公告)号:CN208895124U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821576536.8

    申请日:2018-09-27

    Abstract: 带有简易密封结构的模具,包括用于围成制品型腔的模块,在模块上设置有上盖板和下冷却基体,在下冷却基体上设置有冷却槽,上盖板盖设在冷却槽上,在上盖板上设置有密封凸台,密封凸台上设置有一对左右分置的密封斜面,一对密封斜面分别密封结合冷却槽的左、右槽侧壁,在上盖板上设置有上下延伸贯穿密封凸台的盖板通孔,在冷却槽的槽底壁上设置有对应盖板通孔布置的连接底孔,紧固螺栓穿过盖板通孔拧紧到连接底孔上。这样,紧固螺栓能够给予一对密封斜面均匀的下压力,使一对密封斜面均能够恒定地压靠在冷却槽的左、右槽侧壁上,提高上盖板和下冷却基体之间的密封性,同时减少紧固螺栓的占用空间,简化密封机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