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667646B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080078581.4

    申请日:2020-10-29

    Abstract: 连接器具备:外壳(10),具有多个腔室(11);密封构件(40),具有多个密封孔(43);后支架端子配件(80),穿过密封孔(43)插入于腔室(11)。密封构件(40)具有:主体部(41),配置于后支架(60)侧;及多个突部(42),从主体部(41)向前方突出。密封孔(43)是从主体部(41)至突部(42)沿前后方向贯通的形状。在外壳(10)与密封构件(40)之间设有允许突部(42)的位移的空间(21)。在外壳(10)设置有限制部(22),所述限制部(22)在多个突部(42)之间以空出间隙的状态配置。(60),在与外壳(10)之间保持密封构件(40);及

    连接器及其装配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855644A

    公开(公告)日:2006-11-01

    申请号:CN200610006870.5

    申请日:2006-02-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453 H01R13/422 H01R2201/2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避免舌片的错误插入。可在完全锁定位置和部分锁定位置之间移动的前壁构件50安装在阴性外壳10的前表面上。当前壁构件50处于完全锁定位置时,端子接头40插入到空腔11中,配合舌片70穿过前壁构件50的舌片插入孔51进入阴性端子接头40的主体部分41,以与弹性接触件45接触,并且解除锁定夹具可以穿过前壁构件50的夹具插入孔52插入到阴性外壳10的模具去除孔14中,以与锁定部分12接触,因而锁定部分12可以在解除锁定方向上弹性移动。当前壁构件50处于部分锁定位置处时,用于电连接测试的探测电缆60可以从前面插入到前壁构件50的夹具插入孔52中,并与探测板46的前表面接触,该探测板形成在阴性端子接头40的主体部分中不同于弹性接触件45的位置处。

    杆式连接器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571574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476342.3

    申请日:2019-06-03

    Abstract: 限制在两个壳体的脱离状态下杆转动时的动板的移动。在阴侧壳体(40)形成有突出尺寸比动板(18)的凸轮突起(23)大的凸轮销(41),在杆(24)形成有:凸轮槽(28),其在两个壳体(10、40)的嵌合、脱离过程中收纳凸轮突起(23)和凸轮销(41);和退避空间(31),其通过形成为与凸轮槽(28)连通且比凸轮槽(28)浅地凹陷的形态而限制凸轮销(41)的进入。在两个壳体(10、40)脱离且动板(18)位于保护位置的状态下杆(24)从初期位置向嵌合位置转动的过程中,凸轮突起(23)以与杆(24)不干涉的状态收纳于退避空间(31)内。

    接插件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8647C

    公开(公告)日:2003-05-14

    申请号:CN97100717.9

    申请日:1997-02-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4361 H01R13/5227

    Abstract: 一种电接插件,具有终端定位器和定位器插入孔。所需的空隙是曲拐形阻湿部或C形凹穴,以阻止水分从外部渗入。中央去湿孔经过接插件的中心,并通过相互之间的斜切口的配合而被密封。突出的帽盖遮护接插件壳体的啮合面。啮合的终端腔也有斜切的密封面。周围凸缘/槽有长而窄的空隙,以阻止水分迁移。

    连接器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9668A

    公开(公告)日:1997-09-17

    申请号:CN97100002.6

    申请日:1997-02-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641 H01R13/6272 H01R13/7032

    Abstract: 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它包括两个连接器外壳,在完全配合状态,一外壳具有锁定臂可与另一外壳啮接。除了在完全配合状态,弹簧件迫使外壳分离。在配合过程中,锁定臂被倾斜以使之压迫弹簧件。在完全配合状态,锁定臂运动到非倾斜状态,并且,弹簧件随之到达一个阻止锁定臂进一步运动而被倾斜的状态。因此可靠地抵制在啮接轴线上的强力的分离。

    连接器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667646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080078581.4

    申请日:2020-10-29

    Abstract: 连接器具备:外壳(10),具有多个腔室(11);密封构件(40),具有多个密封孔(43);后支架(60),在与外壳(10)之间保持密封构件(40);及端子配件(80),穿过密封孔(43)插入于腔室(11)。密封构件(40)具有:主体部(41),配置于后支架(60)侧;及多个突部(42),从主体部(41)向前方突出。密封孔(43)是从主体部(41)至突部(42)沿前后方向贯通的形状。在外壳(10)与密封构件(40)之间设有允许突部(42)的位移的空间(21)。在外壳(10)设置有限制部(22),所述限制部(22)在多个突部(42)之间以空出间隙的状态配置。

    接插件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0256A

    公开(公告)日:1998-01-14

    申请号:CN97100717.9

    申请日:1997-02-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4361 H01R13/5227

    Abstract: 一种电接插件,具有终端定位器和定位器插入孔。所需的空隙是曲拐形的,或C形的凹穴,以阻止水分从外部渗入。中央排放孔经过接插件的中心,并通过互相之间的斜切面的配合而被密封。突出的帽盖遮护接插件壳体的啮合面。啮合的终端腔也有斜切的密封面。周围凸缘/槽有长而窄的空隙,阻止水分迁移。

    连接器组件
    8.
    发明公开
    连接器组件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591947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280088409.6

    申请日:2022-12-09

    Abstract: 具备:连接器壳体,保持与电线的端部连接的端子;筒状的屏蔽壳,包围连接器壳体;筒状的编织线,包围从连接器壳体向第一方向延伸的电线;筒状的橡胶护罩,包围编织线;第一紧固部件,紧固橡胶护罩;以及第二紧固部件,紧固编织线。屏蔽壳具有筒状的护罩安装部和筒状的线安装部。橡胶护罩具有筒状的护罩主体和环状的密封部。筒状的护罩安装部在其外周侧具有供密封部接触的筒状的密封面和从密封面的第一方向侧的一部分向径向的外侧突出的第一突出部。

    杆式连接器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571574B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1910476342.3

    申请日:2019-06-03

    Abstract: 限制在两个壳体的脱离状态下杆转动时的动板的移动。在阴侧壳体(40)形成有突出尺寸比动板(18)的凸轮突起(23)大的凸轮销(41),在杆(24)形成有:凸轮槽(28),其在两个壳体(10、40)的嵌合、脱离过程中收纳凸轮突起(23)和凸轮销(41);和退避空间(31),其通过形成为与凸轮槽(28)连通且比凸轮槽(28)浅地凹陷的形态而限制凸轮销(41)的进入。在两个壳体(10、40)脱离且动板(18)位于保护位置的状态下杆(24)从初期位置向嵌合位置转动的过程中,凸轮突起(23)以与杆(24)不干涉的状态收纳于退避空间(31)内。

    连接器及其装配方法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855644B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610006870.5

    申请日:2006-02-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453 H01R13/422 H01R2201/2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避免舌片的错误插入。可在完全锁定位置和部分锁定位置之间移动的前壁构件(50)安装在阴性外壳(10)的前表面上。当前壁构件(50)处于完全锁定位置时,端子接头(40)插入到空腔(11)中,配合舌片(70)穿过前壁构件(50)的舌片插入孔(51)进入阴性端子接头(40)的主体部分(41),以与弹性接触件(45)接触,并且解除锁定夹具可以穿过前壁构件(50)的夹具插入孔(52)插入到阴性外壳(10)的模具去除孔(14)中,以与锁定部分(12)接触,因而锁定部分(12)可以在解除锁定方向上弹性移动。当前壁构件(50)处于部分锁定位置处时,用于电连接测试的探测电缆(60)可以从前面插入到前壁构件(50)的夹具插入孔(52)中,并与探测板(46)的前表面接触,该探测板形成在阴性端子接头(40)的主体部分中不同于弹性接触件(45)的位置处。

Patent Agency Ranking